第141頁
第136章 所以是過了。肖瀟重復道。 底下坐著的監生這才紛紛鼓掌,同時為肖瀟叫好。平臺上的博士中也有些人對肖瀟露出了些許笑意,不再像之前一樣肅然。祭酒讓監丞拉起余太清,咳嗽幾聲說道: 這第一道題便是解了,那么請肖助教解一下第二道。 余太清設下的第二道難題便是一個上聯,它只有五個字,歷史上最早出自明代陳子升的作品《中洲草堂遺集》。但是這個世界是沒有明朝的,所以肖瀟也不知道余太清是從哪里得來這個上聯,或者說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不過對于肖瀟來說這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肖瀟從小學便聽過這五個字,而且知道怎么對下聯 煙鎖池塘柳。 陳子升當年作了三個對句,寓于四首《柳波曲》詩中,皆以五行對五行。其一為燈垂錦檻波。所在之詩為:煙鎖池塘柳,燈垂錦檻波?;夭ǔ踉囄?,折柳即聞歌。和燈垂錦檻波,煙鎖池墉柳。妄夢五湖湄,郎家大堤口。一般地說,詩中之對仗,若未單獨使用,不當作對聯看。但他在兩詩自序中說:客有以煙鎖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屬余為對句,因成《柳波曲》二首,與好事者正之??梢姛舸瑰\檻波是專為對煙鎖池塘柳而作的,相對獨立,故可作對聯看了。其二為烽銷極塞鴻。所在之詩為:煙鎖池塘柳,烽銷極塞鴻。東枝罷春水,南翼怨秋風。其三為鐘沉臺榭燈。所在之詩為:煙鎖池塘柳,鐘沉臺榭燈。燈心紅縷密,柳眼綠波澄。 這回肖助教不可能還解得出來吧?有監生搖頭,若是能對得出,那四門學、太學任他挑,又怎么在算學當一個小小的助教? 你懂什么!算學的監生正好聽到便怒了,我們助教是因為想要開創一門新學問才留在算學的!我們助教可是什么都會! 說是這么說,然而算學里的監生也不乏心里打鼓的,生怕肖瀟說解不出來在這里出丑。他們倒是不在乎,可是如果國子監因為這個找肖瀟算賬怎么辦?他們算學本來就只有兩個老師 我對燈垂錦檻波。 正在監生們嘀咕之時,肖瀟淡定地說道。而此時余太清才剛剛從對吉他愛不釋手的狂熱中清醒過來,聽到肖瀟的回答不禁呆愣在原地。 煙鎖池塘柳的結構上五個字使用五行作為偏旁,以此描繪出一個幽靜的池塘綠樹環繞、煙霧彌漫的景象,我便也以景相對。有什么不妥嗎? 余太清這才反應過來,細細思索剛要稱妙,國子學的一個博士卻站了出來:五行怎能同位相對?況且這五個字都是寫物,下聯也應當以物相對才是。 祭酒點頭,其余的博士也稱若不是需要對仗工整,他們早就對出來了。余太清此時也沉默下來,畢竟他也不能此時說肖瀟通過讓國子監這么多人丟面子,于是只憂慮地看了肖瀟一眼??墒切t會害怕嗎?他當即擺出一副思考的樣子,然后在有博士想開口的時候淡淡一笑說: 鏡涵火樹堤。 上聯寫煙霧彌漫的池塘景象,那我下聯便對池塘水影倒照的美色。平仄相對,五行錯位;火樹既是一種樹名,又可以是夕陽或者燈光效果。涵可繪物,池邊有小橋,橋有涵洞也是有可能的;鏡字則形容池塘水面平靜如鏡,肖瀟看著正絞盡腦汁找不當之處的博士眾人,嘴角微微翹起,這一聯可又有什么不妥之處? 肖瀟環顧了一圈啞口無聲的博士等人,然后悠悠說道:其實這一聯也不工整,因為五行相生相克,這一聯只是錯位卻沒有對應上。 我這里還有一聯,桃燃錦江堤。格律、意境、機關全契合,你們覺得怎么樣? 這下連原本在底下小聲討論的監生們也不說話了。坐在最前面的國子學監生都震驚地看著這個天才少年郎,一時之間都感到備受打擊,倒是榮子晉最先帶頭鼓起掌來。國子學的博士們臉色卻是有些不好看,有紅有綠有黑,還有人的臉色正跟信號燈一樣一會兒一個色。 過了!余太清大聲說道,一臉的敬佩。這時監丞才走去敲銅鑼 第二題已解,現在請肖助教解第三題! 余太清的第三題是漢諾塔問題。此時有人將一個漢諾塔送上來放到桌子上,余太清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對肖瀟說道:這是我在書上看到的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便拿出來當做這第三道了。先前是我怠慢,還請肖先生將這一道也解出來讓我受教一番! 肖瀟卻是搖了搖頭:不必了。 什么叫不必了?有博士像聞到血腥味的鬃狗一樣一哄而上,要知道說的可是解開三道!若是肖助教解不出來這一道那么也是算輸了的! 是這么個道理! 人無信不立,肖助教可不要忘了自己當初承諾的 我說我解不開了嗎?肖瀟冷漠地打斷他們的詰問,我說的是沒有這個必要演示,因為我有更好的辦法計算出需要多長時間。 在現代,漢諾塔問題是源于印度一個古老傳說:大梵天創造世界的時候做了三根金剛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從下往上按照大小順序摞著64片黃金圓盤,然后命令婆羅門把圓盤從下面開始按大小順序重新擺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他規定,在小圓盤上不能放大圓盤,在三根柱子之間一次只能移動一個圓盤,余太清第三道題便是問需要多少次或者說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