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頁
書迷正在閱讀:蘭言之約、撩錯人后她引火上身(重生)、公主,還騙婚嗎?、清穿之懋嬪的養兒日常、系統逼我恪守男德[快穿]、我靠養豬走上巔峰、我,霸總,開始咸魚、霸總的大哥[穿書]、豪門貴婦的擺地攤日常、頂流他姑奶奶是祥云小仙女
睡不著,他就開始跟金川吉閑聊,說一些大牢里的有的沒的小道消息。 說來也奇怪,金川吉他聽他說話,原本還惶恐的情緒逐漸平穩了不少。這倒不是偷兒的話有什么神奇的功效,而是他東一句西一句說了不少牢里的情況。金川吉琢磨了一下,覺得并沒有什么可疑的情況發生,漸漸也算安下了心。 直到,萬慶舟遇襲。 萬慶舟被抓進大牢,著實出乎金川吉的意料之外。 他雖然咬出了不少人,但萬慶舟卻是一個字都沒吐,畢竟這人是真跟海倭國外事省有聯系。 萬慶舟這條線是他父親金川一郎親自經營的。當初金川一郎從海西洲回來繼承家業,在瀨戶城中遇到了受雇于某海西洲大商社的萬慶舟。萬慶舟雖然沒有去過海西洲的,但他一直自詡海西洋行的人,與同樣具有海西背景的金川一郎相談甚歡。 友誼自那時候結下,這中間當然也少不了雙方的刻意經營。 后來萬慶舟投靠西洋派坐上了都德知府的寶座,金川一郎在都德也出了不少力,這才有后來繁華的小瀨戶。 彼時馮德志是新川的內線,金川一郎聯結的則是萬慶舟,兩家在瀨戶城互別矛頭,金川一郎靠著萬慶舟和都德城還隱約占了些上風。 金川吉深知萬慶舟的重要性,他來了都德城根本不敢聯系萬知府,雙方原本也不應該又任何交集。 無奈清江教和萬慶舟也有關聯。金川吉入了教團之后竟然在幾次祭典上見到了萬慶舟本人。雖然只是遠遠的看過幾眼,但也足夠讓他心生不祥之感。 他父親為了保證萬慶舟的安全幾乎不會直接聯系他,所以大概也不知道萬慶舟此人竟然勾連廣泛,連清江教都敢參加! 那他之前小心翼翼到底是為了啥?! 心中雖然生氣,但金川吉還是很有節cao,被抓之后雖然胡亂攀扯,但每次都會盡量避開所有能夠牽扯萬慶舟的人或事情。 他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小心了,結果沒想到萬知府還是進了大牢。 好在身為朝廷命官的萬慶舟就算不認罪,輕易也沒人敢對他用大刑,而萬慶舟所屬的西洋派現在也是朝中閣葵,陳磬鐘就算為了派系顏面也不可能不救他! 金川吉為萬知府cao碎了心,天天盼著西洋派的官僚過來搭救萬慶舟。 結果救人出獄的沒等到,殺人滅口的倒是緊隨而至。 就在萬慶舟入獄的第三天,晚飯后不久,金川吉忽然聽到鐵窗外傳來一聲哀叫。 啊啊啊 他忍不住把腦袋努力的伸出窗外,看到的卻是一群獄卒急匆匆抬著擔架跑過,聲音便是從那擔架上發出來的,上面的人他也認識,正式都德知府萬慶舟! 第253章 萬慶舟死了。 這件事就像一顆飛羽火箭彈炸進了黑火油,讓原本就暗潮涌動的大雍朝堂瞬間燃起了滔天烈焰。 烈焰的中心直指東??の敬奚?。萬慶舟是都德知府,正經的朝廷文官,而且并不隸屬于東海衛戍軍的管轄之下。 不管姓崔的之前立下過多少功勞,收復了多少失土,朝廷的法令就是法令!誰都不能逾越! 李侍郎說的沒錯!文脈豈能讓那些個軍伍出身的兵痞壓在頭上?!這天下還有沒有天理了! 都德城隸歸中都郡管轄,就算萬知縣有罪那也要中都衛戍軍樞機處調查,他一個東海衛的手伸得倒是長,長此以往,豈不大雍都要受控于他!? 這兩日,朝堂上不斷有人上湊要求徹查萬慶舟案,言說個中定然有大冤情,萬慶舟的死因蹊蹺,不排除是崔慎挾私報復。 這道理其實說不太通,畢竟崔慎和萬慶舟幾乎完全沒有交集,沒交集的人更談不上私底下結怨,已經身為東??の镜拇奚鲗嵲跊]有理由殺掉萬慶舟。 朕就是這么覺得的。 小皇帝端正地坐在母親跟前,背脊挺直,一臉認真地說著自己對于朝局的看法。 這也是溫太后培養兒子的一種方式。雖然小皇帝年紀還小,但身為一國之君他也要履行自己的義務,每天都要跟著母后一同上朝,下朝后如果有小朝會,小皇帝也要在一旁聽奏。 溫太后覺得自己的兒子以后要獨當一面,現在就要學會看人察人。聽不懂奏報沒什么,兒子可以觀察,下了朝她在給兒子細細講解每個大臣都奏報了什么,慢慢兒子就能自己體會和揣度底下人的心思了。 這對于一個皇帝來說,很重要。 萬慶舟一案,溫太后并沒有細講,小皇帝自己就聽懂了。 他去東海的時候路過都德城,那是一座和青州完全不同的城市,遠遠望過去很是有些異域風情。 萬慶舟他沒見過,不過此人大概的生平他都知道。東海衛上報的樞機密報母親也給他看了,說起來這萬慶舟做的壞事可真是不少,就算不被毒殺將來也是要砍頭的。 何況,抓捕萬慶舟的密令還是他親自下的。 崔郡尉做的很好,萬慶舟那人死有余辜。只是未經公審他便這么輕松的死了反倒是便宜,不然定要將他的罪責公布天下。 說到這里,小皇帝抓了抓頭,疑惑地道。 東海樞機營已經將全案的材料上交大理寺,那些人還有什么好吵的?難不成他們還想替萬慶舟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