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書迷正在閱讀:蘭言之約、撩錯人后她引火上身(重生)、公主,還騙婚嗎?、清穿之懋嬪的養兒日常、系統逼我恪守男德[快穿]、我靠養豬走上巔峰、我,霸總,開始咸魚、霸總的大哥[穿書]、豪門貴婦的擺地攤日常、頂流他姑奶奶是祥云小仙女
那些部落雖然叛出大雍,但越境放牧的卻往往是些普通牧民,百年間幾部落通婚,大家說不定還都沾親帶故。普通牧民是為了活命,攆肯定是要攆的,但總不能直接架槍把人給打死,最多就是驅離。 但沒有武力威懾,就算攆走了還能再回來。 西北地域廣大,邊防軍的守土任務十分繁重,還要應對叛軍部落時不時的小動作,哪有精力盯著這些越境牧民?! 往往等草場都被啃了,衛戍軍才收到線報??扇チ艘彩峭砹?,草都進了牛羊的肚子里,這一季的休牧算是徹底泡湯。 自家草場剩的不多,西北衛戍軍總不能與民爭利,于是剛剛收復的蒼峰山南麓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蒼峰山南麓是兵部配發新型東海制連發槍后,由阿木爾郡郡守程烈親自帶兵打下來的,打得常年盤踞在蒼峰山北的拉西亞霍姆琴查騎兵直接退倒了哀帝時代的對峙線。 但這肯定不是結束,因為過了蒼峰山,再往西就是廣闊的平原,正適合東海制新式履帶車的發揮。這也是為什么兵部將定制的第一批履帶車撥付西北,程烈又能理直氣壯上奏要求囤積柴油的原因。 哀帝時代的對峙線已經是無奈妥協的產物,現在西北的腰桿贏了,誰他娘的還跟你妥協,自然是吃了老子都給老子原封不動連帶利息的吐出來! 當然這些軍情大事肯定不會讓下面人的知道,但蒼峰山未來是后方腹地這事板上釘釘。 西北五軍頭其實還有個更大膽的想法,如果錢酉匡這老小子搞錢的法子真的奏效,那他們便渾水摸魚多要些利息,然后仿照著蒼峰山模式再多蓋幾個牧場。 反正自古以來,牧人的腳步從未停歇,牛羊去哪里,哪里不就是大雍的草場嗎? 都得算數的! 第211章 軍頭們的想法很好,可真正實行起來事情卻不那么容易。 蒼峰山已經是他們能拿得出來的最適合建牧場的地方了,然而與真正的牧場相比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別的不說,單就草場的面積和種類就完全不能與天然的西北大草原相比。 你們有沒有考慮過自己種植牧草? 金弼問德利吉。 反正不都是草嗎?天然的和種植的應該也沒什么差別吧。我們這一路運牛羊過來,喂的都是在補給點買來的草料,牛羊吃著也不錯。 話是這么說,可自古以來西北便沒有種植牧草的傳統啊! 得立吉抓了抓頭。 曾經的西北大草原茂密廣闊,是牛羊天然的樂園。牧人們只要跟隨著牛羊的腳步,一年下來也能收獲滿滿,根本不需要費心費力。 幾百年以來,西北的牧民就是這樣過的,逐水草而居。后來因為放牧的人越來越多,原本茂密的草場也出現了一塊又一塊的荒蕪。起初牧人們也不在意,反正草場這么大,這塊吃沒了換一個地方便是了。 沒想到多年以后,荒蕪的地方幾乎遍布整個草原,到大雍立朝的時候,西北絕大部分的草場都需要輪休。 但種草?這能行嗎? 行不行的也不是他一個小小的校衛能夠質疑的,畢竟西北五郡和東??I的青州商社簽訂了協議,將蒼峰山牧場全權交由青州商社運營,到了期限以后才會徹底移交。 所以不論是船上的牛羊還是未來的草場,這些暫時都是青州商社說了算。是以德利吉雖然心中疑惑,但也沒有多說什么,反而是對兩人的要求無一不應,盡心盡力的招待。 清算了這趟赴海西的盈利,金弼和楚玉決定暫時留在蒼峰山。 他們受到海船運輸牛羊的啟發,準備在蒼峰山建造一個類似船艙一樣的養殖區,并且同步開辟苜蓿田,并按照山地酋長教授的經驗種植草料。 酋長說苜蓿每年可割23次,見到花開了便可以收割第1茬。這是一年中質量最高的草料,牛羊吃了長筋骨,最后一次要在打霜之前完成,這時候的料也能吃,但卻不如之前來的豐富,需要混些其他的雜料喂養。 既然是是由青州商社運營,那么青州特產化肥和農機車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金弼從西北衛戍軍已經退役的傷兵中選了一部分人作為牧場的員工,說起來這也是東海的傳統之一,安置在戰場上為家國浴血奮戰的勇士,不但解決了他們之后的生計,還能確保牧場的安全,一舉兩得。 阿木爾郡守程烈聽了十分高興。 他早就眼饞東??ぐ仓脗姆ㄗ?,無奈自家打仗雖然沒得說,但境內產業有限,實在養活不了那么多弟兄,只能日??粗骺谒?。 現在自己的手底下也有了產業,老程馬上提筆給另外四家兄弟寫信,可得好好炫耀了一下。 給哥哥弟弟們說件奇事,前兩天青州商社忽然跟我要人,要的還是從戰場上下來的傷兵。我就覺得奇怪,我說你們要這些人做什么,結果他們說蒼峰山的牧場需要人。你說巧不巧啊,正好前陣子有不少傷兵下來,大家跟著我老程出生入死不容易,雖說現在兵部不拖欠咱們撫金了,可我老程總想給大家多張羅點兒???。正發愁上哪兒琢磨些錢呢,這真是想什么來什么,就有人給送枕頭了嗎! 西北五郡的郡守都是武將出身,平時經常在一起交流剿匪平叛的經驗,彼此間說話也不搞文鄒鄒的那一套,怎么想就怎么寫,內容全是大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