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書迷正在閱讀:蘭言之約、撩錯人后她引火上身(重生)、公主,還騙婚嗎?、清穿之懋嬪的養兒日常、系統逼我恪守男德[快穿]、我靠養豬走上巔峰、我,霸總,開始咸魚、霸總的大哥[穿書]、豪門貴婦的擺地攤日常、頂流他姑奶奶是祥云小仙女
王騫一邊聽一邊點頭,然后又問起家中目前的情況。 家里啊 王大伯砸吧了一口煙袋。 給分了50畝地,地是好地,但咱們家的人還有一部分沒遷過來,開田的人手肯定不夠。 之前說可以租農機車,但軍墾那邊一直沒啥消息,這不就過來了嗎。 這事王騫也是知道的。 他就在雞鳴村小隊駐防,對于農機車的事十分關注,心里也在替衛軍著急。 人都忽悠來了,結果說好的機器跟不上這不是讓人指著脊梁骨罵他們衛戍軍說話不算數嘛! 好在今天,東海的農機車及時送到了。 這回就好了,我聽說有一部分車是留出來專門租借給農戶的,爹、大伯你們早點下手,現在來北境種地的人還不算多,你們去說肯定能先用上! 是啊! 大伯把煙袋在地上磕了磕,隨手別在腰后。 那我這就去找人說。 我看行。 王騫點頭。 你要是租到了機器,我休沐日回去給家里開田,我開這些玩意可順手了,隊長說過段時間還要送我去邕城專門學習開車呢。 是啊! 王二叔一臉驚喜。 那可是好!你要是學會了這門手藝,以后就算是回家也不愁沒飯吃,可不是誰都能cao作這大家伙哩! 王大伯比弟弟見識多謝,聞言便繼續追問。 是像鎮上公塾那種嗎?你不是開的挺好的,為啥還要送你去學? 這件事,王騫其實也說不太清楚。 他只是隱約知道學得不單單是農機車,可能還有別的什么。 而且軍衛對這事非常重視,之前就做了好幾次選拔,挑的人都是各村屯中的好手,王騫也算是過五關斬六將才拿到了名額。 這次機會很難得,要是把握好了就是翻身一輩子的事。 所以他只能含混地說道。 農車有很多種,哪能都會呢 這話倒是沒錯。 王二叔點了點頭,鼓勵兒子。 之前在村里就看到你們用那小農機車,這才多久的功夫,就換了這么多花樣,是得好好地學。 好小子,好好干!分給咱們家的地這么大,有得是地方給你施展!咱們老王家祖上就是北境的人,現在終于回了老家,咱可不能給老祖宗丟人! 黑水蛇鎮中心的一處剛建好不久的水泥房中,正有一大群人聚集此地,圍著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在熱絡地談話。 這里是新設立的北境臨時軍管部,在戰時的一切事物暫時都有北境衛戍軍負責。今天出席交接儀式的副指揮使同時也兼任北境臨管負責人,軍墾和黑火油工場都是他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被圍在當中的人卻不是他,而是大名鼎鼎的農科專家彭沖。 不管是哪一科,墨宗大學院的大師周圍從來不缺乏前來學習求教的人,彭師也是一樣。 因為找他的人太多,他索性在臨管會舉辦了一場北境種植培訓班,軍墾的各村屯都有派人過來學習。 今天的內容有點特別,除了關于寒地作物的選擇和種植,還增加了關于農機cao作的注意事項。是以不單單是軍墾的兵丁,還有之前在空場圍觀農機交接演示的外地商人,也都循著文冊找到了臨管處,聽得格外專注。 而來自西南某小城的某農政,眼睛死死黏在了船機的圖片上,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動心。 他所在的省份也是水稻種植區,城周附近遍布大大小小的水塘。以前這些水塘都是撂荒的,現在若是能用這船機 那個船一天能耕多少水田?農政直接了當地舉手問道。 如果持續干活最多30畝。 真能那么多? 新元商社的雇員回答。 船型耕田機的效率是經過農部的種植組驗證過的,還有農部的認定文書,肯定不騙人。 聽他這樣說,在座眾人頓時議論紛紛。 牛耕的話,一天頂多是六畝地。要是用了船耕田機,一天頂的上5頭牛哩! 牛在水田里走的快,但也不可能快太多,還是用船實在。 南方的水田,由于常年浸泡在水中,土地較軟,耕地的難度要比北方的旱地簡單一些。耕地的速度也要更快一些。 可即便是最強壯的耕牛,吃最好的精料,水田一天也就是六畝,再多牛就不行了。 就是苦了后面扶犁的人。 這一臺船耕機,五倍于耕牛的效率,足以讓每一個水稻種植戶心動。 這一臺多少錢? 農正問道。 商社雇員說了個數。 倒也還行。 小城農正摸了摸下巴。 雖說對于普通農戶肯定是不便宜,但對于衙門來說價格也不算高。 畢竟是機關師造出來的緊密機器嘛,機關哪有便宜的?最近兩年州府內的糧庫緊張,他們可以仿照北郡衛戍軍那種模式,添置一些機器再由服農的役工cao作,也算給州府增加些收入。 養一頭牛,特別是耕地的牛,吃的不好的話就不長膘,瘦巴巴的沒有力氣干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