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書迷正在閱讀:蘭言之約、撩錯人后她引火上身(重生)、公主,還騙婚嗎?、清穿之懋嬪的養兒日常、系統逼我恪守男德[快穿]、我靠養豬走上巔峰、我,霸總,開始咸魚、霸總的大哥[穿書]、豪門貴婦的擺地攤日常、頂流他姑奶奶是祥云小仙女
蕭郡守即將入住兵部,蕭家在北郡的聲勢必將再上一層樓。 雖然接任郡守和郡尉的都不是蕭家人,但蕭烈成在江北之戰中表現出色,早已被北郡的派閥看成是未來的繼承人,他說的話足以代表蕭家。 現在的他,已經不大需要母親出手去壓制岳家的躁動了。從戰場歸來,經歷過血與火洗禮的蕭少爺早已脫胎換骨,自帶煞氣和威嚴。 當然,這些都是在外人面前,如果換成是自家好友,蕭烈成便還是那個可以騎著兩輪車在曠野中做野狗狂奔的阿成,半點架子也端不起來。 怎么,黑火油加工場的便宜你還沒占夠,現在還想蹭農機車? 嘿嘿嘿,哥哥你不要這么見外嘛,老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雞蛋不能放一個籃子。東海的好東西已經夠多了,聽說最近要建鋼鐵廠啦,鋼鐵場那要多少地方,東??ぞ湍敲创?,再多也裝不下,不如給弟弟些便宜 滾蛋!誰是你哥哥,你比我還長了幾個月,叫哥哥好惡心! 別,哥,哥啊 冉小昱站在一旁看好友和表哥笑鬧,忽然覺得這一年過去,大家好像都有些不一樣了。 表哥不再頑劣輕佻,雖然依舊是社交場上的紅人,但行事卻多了幾分端重和威嚴。阿成卸掉了無形的枷鎖,輕裝上陣,反而比之前更加輕松活潑,野蠻生長。 雖然方向不同,可都在朝著更美好的方向走,就如同青州、東海,他們的國家。 真好。 第184章 蕭烈成十分看好內燃車,盡心竭力想替北郡拉到這個聚寶盆。 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慧眼識寶貝的不單單他一個,他血緣上的長兄比他下手還早了許多。 早在履帶車和兩輪車第一版樣品造出以后,崔慎就對履帶車表達了異乎尋常的興趣,并且提出了一份詳盡的改進構想。 這些構想中的一部分以目前的技術條件冉昱還做不到,但也的確有些給他提供了新思路,之后的第二版、第三版都是在這份計劃書的基礎上改進完成,直至今天蕭烈成看到的實物。 某種程度上說,履帶車其實是阿昱小組和三哥合作完成的產物,事關軍情此事早已上報給兵部。 兵部尚書空缺,現在代為主事的是侍郎陳平。陳平在東海多年,一看到冉七郎的名字就知道有好事,對這份報告十分看重。 他不但細細研讀,還對隨報告上來的模型反復研究,越看越覺得喜歡。 好!太好了!不愧是冉七郎,這小玩意造得實在精致,真想看看他們說的真家伙是個什么樣啊! 陳平回家跟夫人念叨。 陳夫人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但她知道夫君身居要職,不該問的不該說的一個字都不會開口。 但聽到冉七郎的名字,陳夫人似乎也能猜到些什么。她的兒子陳穎達最近一直在冉七郎的小組中,自從丈夫升職入京后她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見到兒子,心中難免掛念。 阿木什么時候能來京?這都大半年了,也不知道他過得怎樣吃得飽穿的暖不?有沒有餓瘦了。 嗐。 陳平抓了抓頭,有點不愛聽夫人的念叨。 他們家素來都是實行鐵血教子,流血流汗不流淚,長子和次子跟著海衛吃的苦多去了,餓瘦了算什么事?! 可這話卻不能跟夫人講。他們夫妻現在就剩陳穎達一根獨苗苗了,夫人看得比眼珠子都重。雖說慈母多敗兒,好在這個兒子也算爭氣,雖然沒有繼承他們家祖傳的武將衣缽,但跟著冉七郎和墨宗大學院的先生們一起研究,這在他們陳家也是有學問的秀才了! 想到這里,陳平默默閉上了嘴,決定不跟夫人探討敏感話題。 但東海送來的報告他都記在了信上。隔日便在小朝會上奏報,提出支持研制新型戰車的計劃。 陳平的理由很明確,新型戰車不單在北境收復失地和未來的防衛中需要,在西部作戰中也有很重要的用處。 大雍的西部邊界是平原,緩坡一路延伸到門梁關經由虎耳墓峽谷走廊連接至安霍洼地。安霍洼地目前處于分裂狀態,六七個小國主爭奪高原的控制權,暫時還無暇對大雍的西邊界伸手。 但這種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的。在一百年前安霍洼地一直存在一個穩定的政權。這個政權由西胡王庭的后代和部分本地土著混居而成,天然對于大雍的土地懷有貪念,羨慕雍朝的繁華富庶,眼見著原本強盛不可一世的帝國昏君疊出,安霍貴族們便動了心思。 門梁關以東草場豐美,林木茂密,還有城鎮和豐富的食物。安霍洼地雖然也建有城,但與大雍相比最多算是規模大的一些村屯,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幸好安霍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之前說這是由西胡后代和本地土著聯合組成的統治,在百年中雙方不但沒有融合抱團,反而因為血統和信仰越發涇渭分明,直到王國崩裂,陷入混戰。 雖然也有小股散兵襲擾,但邊軍都能應對,始終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 這也算是祖宗保佑了。 閣葵陳磬鐘嘆了口氣,后面的話他沒說,但在座眾人其實都心知肚明。 在國朝遭遇荒帝、戾帝、哀帝等幾個倒霉荒帝的時候,虎視眈眈的西邊鄰居自己也陷入了動亂,還分崩離析,這真心是國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