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書迷正在閱讀:蘭言之約、撩錯人后她引火上身(重生)、公主,還騙婚嗎?、清穿之懋嬪的養兒日常、系統逼我恪守男德[快穿]、我靠養豬走上巔峰、我,霸總,開始咸魚、霸總的大哥[穿書]、豪門貴婦的擺地攤日常、頂流他姑奶奶是祥云小仙女
		
		    高文淵說道。    冉昱沒說話。    這事他也暢想過,不過卻被三哥潑了一盆冷水。    朝中西洋派當權,兵部下設的軍械所都仿制不出巴虎羅孚,大員們根本不相信東海一個小兵器局能造出合用的火器,還在一心一意聯絡商社買現成的。    也不單單是信任的問題。    崔慎沉聲。    商社采購是有利益的,就算咱們造的再結實耐用,他們也不會選。    小院里再次陷入了沉默,沒人說話,心中滿是說不出的憋悶。    咦,你們都在?    門聲響動,一個胖胖的身影邁進了小院的門檻,原來是東??な劐X酉匡。    錢郡守今天又是微服,穿得十分接地氣。也不知他時從哪兒趕過來的,腦門上還掛著汗,說話有點喘。    七郎啊,你趕緊收拾一下,今天晚上咱們就出發,跟我去一趟京城。    啊?京城?    冉昱一愣。    為什么要去京城,還這樣著急?    可還沒等他問出聲,錢郡守就拋出了一個石破驚天的大消息。    太后是太后要見見咱們!    第97章    太后要見阿昱?!    崔慎與高文淵對視了一眼,都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擔憂。    當今皇太后溫夢璇,原本只是泰成郡王的繼室。泰成郡王是遠近聞名的病秧子,與前王妃結籬十五年未有所出,溫夢璇嫁入泰成王府的第二年便懷有身孕,只是這孩子生下來沒多久,泰成郡王就一命歸西,留下一對孤兒寡母。    悼帝駕崩,身后沒有留下子嗣。宗府數了數封氏族中的男丁,發現血脈最近的就只剩下汝陽王和泰成郡王。汝陽王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齡,泰成郡王還是個幼兒,兩個人選半斤八兩,全看雙方能拉到多少支持。    最后還是泰成郡王勝出,登基成了新帝。    爭位的時候,北郡和中都郡都選擇了泰成郡王,西北郡附議,南部諸郡這權力支持汝陽王,雙方一度鬧得非常激烈,可以說,今上是被北郡中都郡扶上了勤政殿。    崔慎沉聲說道。    我原以為溫太后上位以后會對南部諸郡施加報復,然而在去年的新政中,她卻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針對性,政策制定的還算是公允,說明她是一個很有政治智慧的人。    偏還是有偏向的,偌大的版圖當然不可能一碗水端平。但即便是孤懸海中的東???,錢酉匡也只能罵罵稅制改革不合理,稅頭太重,挑不出朝廷故意為難他的把柄。    當時東海的問題在于青州遇襲,冉氏出走,百業荒廢。如今新的頂梁柱已經支棱起來了,第一年的稅表做的漂漂亮亮,也聽不到錢胖子罵陳閣葵壞心眼爛良心了。    但是朝中現在當權的是西洋派。    高文淵的眉頭緊皺。    我在昂德蘭的時候聽說過陳磬鐘,他這個人十分推崇米列顛文化,是配學勞動中被影響得最深的那群人,他有很多想法做法都是傳習米列顛的先例。    個人cao守和品性不論,陳磬鐘對于泰相在立國之初確立的發展計劃書并不認同,認為做法早已落后,希望能夠全盤引入海西的制度,矯正回歸到正確路線。    正確路線    聞言,崔慎嗤笑一聲。    那他又憑什么覺得泰相的計劃不是正確路線呢?    他頓了頓,語氣略微有些緩和。    從目前來看,陳磬鐘似乎也不能完全左右朝政。至少謝敏達病重的時候,他屬意的人選在中都郡完全沒掀出水花,想來是太后沒有應允。    倚仗卻又不言聽計從,不讓自己和新帝成為任何一方的提線木偶,溫太后也是個妙人。    現在這個妙人忽然說要見冉昱,這可能是因為什么?    哈哈哈    在一旁一直沒怎么吭聲的錢酉匡,忽然干笑了兩聲。    要我說,你們也不用想那么多,沒準太是因為聽說了磺胺的故事所以才想見見冉七郎的呢?    此話一出,三人的視線立刻轉向他,都是目光灼灼。    什么意思?    高文淵先開口道。    太后怎么知道磺胺的故事的?    那還用說,看錢胖子的表情就知道到底是誰給捅上去的。    錢酉匡覺得自己身為一郡之首的威嚴受到了挑釁,馬上端起架子說道。    怎么?這事還不能說?    他朝著北邊的天空拱了拱手。    本官身為東??な?,蒙陛下和太后的信任,對郡內負有監察職責,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冉七郎和陳穎達造出了磺胺,此物利國利民,必須要上達天聽。    他一番話說得不土不洋,架子倒是擺了個十成十,壓得三人都不敢再聲討他。    他們忽然意識到,甭管錢胖子平時有多接地氣,他畢竟還是東??な?,大家思考問題的角度和立場并不完全一致。    既然太后召見,那當然得好好準備準備。    冉昱笑著問錢酉匡。    錢大人也一起覲見嗎?覲見太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禮儀,說起來我還是第一次入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