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書迷正在閱讀:蘭言之約、撩錯人后她引火上身(重生)、公主,還騙婚嗎?、清穿之懋嬪的養兒日常、系統逼我恪守男德[快穿]、我靠養豬走上巔峰、我,霸總,開始咸魚、霸總的大哥[穿書]、豪門貴婦的擺地攤日常、頂流他姑奶奶是祥云小仙女
于是在家屬的強烈要求下,青州醫堂準備使用冉昱和陳穎達合成出來的新型藥劑磺胺。 錢酉匡和陳平也收到了消息,兩人均是風塵仆仆地趕來。前者滿臉喜氣地勉勵了冉昱一番,后者則是抽出馬鞭,準備當場教子。 這是醫堂,不許喧嘩打鬧。 醫堂長指著門口的牌匾說得義正辭嚴。 大雍最早的醫堂是孝誠懿濟仁皇后創辦的,建堂之初就定下了規矩,百年來一直被遵守。 陳平悻悻地收回了馬鞭,惡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心中暗罵這小兔崽子不省心,離家出走竟然還能惹出這么大的亂子! 那治病救人的東西那么容易造嗎?!聽說還是自家兒子胡亂cao作搞出來的失敗品,收到消息的陳平當即血壓升高,腦門一跳一跳地疼。 現在可倒好,被病人家屬認死理了!人真要病死怨不得別人,可要是吃了他兒子的藥給毒死了,他這禍可是闖大了! 陳平開口勸了兩句,被孫家人誤以為是要阻攔。病急亂投醫的孫家人干脆立了一份生死狀,由孫大海牽頭,一家人整整齊齊都在上面蓋了手印,保證孫三河發生什么都不會找醫堂、冉昱和陳穎達鬧事。 陳平見狀也不好再說,再說就是攔著不給活路了。他對自家兒子沒信心,但對冉七郎還是有點信任的,想著總不能掐斷了人家最后這點盼頭。 于是,磺胺有記錄以來的第一次真正臨床應用,就在一片略顯詭異的氣氛中開始了。 孫家人在求神拜佛,郎中們圍在一起討論使用劑量,錢郡守坐在板凳上琢磨新作坊放在哪兒,而陳郡尉 陳郡尉差人去通知老妻,得準備些厚禮,不管孫三河能不能活下來,他們都得給冉家人和謝大師賠禮壓驚。 好在冉昱的意見起了決定作用,因為他是唯二服用過磺胺的人,而且還拿出了相對合理的使用方案。 在孫家人的協助下,醫堂的郎中給孫三河服下了藥粒,剩下能做的就只有觀察,以及焦急的等待。 好在,孫三河命不當絕,在服用磺胺藥粒的第二天早上,他的溫度開始有了明顯的下降。 孫三河艱難地睜開眼,出現在模糊視野中的是他的媳婦。楊金枝原本再給丈夫掖被子,見他微微張開了眼,頓時喜極而泣。 三河,三河醒了! 啥?!醒過來了!?能活了?! 呼啦啦,一群孫家人都圍了上來,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氣。 雖然大家都說生死有命,可誰不希望親人能活下來?!之前危急當頭都說要用藥,現在藥真的起了作用,當初張羅的人也都暗暗松了口氣,覺得沒坑了兄弟。 孫三河的嘴巴蠕動了一下。 他想問自己躺了多久,可嗓子火燒火燎一樣的疼,根本發出任何聲音。 還是他媳婦楊金枝機靈,給他喂了點水,這才舒服了些。 你都昏睡了四天啦 楊金枝抹了抹眼睛。 大娃險些就沒爹了,你讓我們娘倆可怎么辦 孫三河心中更是難受。他病的整日都昏昏沉沉,可每每清醒總能看到媳婦在忙碌,這段時間可真是苦了她。 好了,好了。 孫大海抹了把臉,咧嘴笑笑。 小三子能醒過來是好事,大家都得高興。 是都很高興,連醫堂里的郎中都非常高興。 這是大雍歷史上第一次有人使用磺胺類藥治療,他們的手記就是第一手的使用指南! 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了新的選擇治療病人,像孫三河這樣用大蒜素無法控制感染的患者,他們可以用上磺胺了! 醫堂長看向錢郡守,他想問問這叫做磺胺的藥劑什么時候能夠造出來,好讓他們的病人使用。 錢郡守哪兒說得出?他現在還沉浸在幸福的苦惱中。 哎呀,青州今年的年景大有起色,已經有不少遷走的場坊聞風回來,有意動工的也是不少。 一個兩個都來找他,他都不知道該把這個藥場建在哪里啦。 不過拿嬌歸拿嬌,錢酉匡還是很知道輕重緩急的。 人命要緊,建造制藥坊是一等一的大事,可是耽誤不得! 和他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崔慎和陳平。崔慎是看到了磺胺藥在軍政領域的價值,這才特地把陳穎達試藥的事透給了陳督尉,引導他掀開這層窗戶紙。 東海衛常年與海上的賊寇纏斗,早年沒有趁手的火器,東海衛的軍兵打的都是白刃戰,因傷感染的不在少數。 那這時代,就算有了大蒜素,感染也不是百分百能夠控制的,實在不行那就只能截斷肢體,青州兵器局的那些傷兵護衛大都是這樣來的。 崔慎不知道磺胺對感染的控制會有多大的作用,可從大黃和孫三河的情況來看,它無疑是能夠補足大蒜素的短板,拯救一部分傷患。 這樣就夠了。 只要能夠多救回一些人,這個藥造的就有意義,他們做的一切都值得。 錢郡守,崔慎上前一步,壓低了聲音,示意錢酉匡單聊。 這藥,還是郡府出面來造吧。 啊?! 錢酉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的。他下意識地掏了掏耳朵,一臉疑惑地看向崔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