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書迷正在閱讀:蘭言之約、撩錯人后她引火上身(重生)、公主,還騙婚嗎?、清穿之懋嬪的養兒日常、系統逼我恪守男德[快穿]、我靠養豬走上巔峰、我,霸總,開始咸魚、霸總的大哥[穿書]、豪門貴婦的擺地攤日常、頂流他姑奶奶是祥云小仙女
那可是真厲害啊! 果然腦子聰明的娃娃干什么都通透,冉家那群人這才走了多久,本家眼看著就要興盛起來了! 后面的日子就像老胡預料的一樣,陽坡的工坊似乎生意不錯,他們鎮上有不少人也去尋找機會。這些人在青州待久了也會回傳一些訊息,就比如陽坡的工坊蓋不下,冉七郎準備另找一塊地建新的。 老胡一開始還沒動心思,后來聽女婿隨口念叨,說冉七郎好像在湖溪和桐佲之間猶豫,似乎還想想好到底建在哪里。 要說湖溪和桐佲二選一,那老胡就很有想法啦。 湖溪和桐佲挨著,兩家地方大差不差,平時來往密切。他們桐佲鎮雖然人沒有湖溪都,但是田地卻比湖溪好,冉七郎要建場,那肯定是桐佲拔得頭籌。 結果萬萬沒想到,冉七郎選了湖溪。 老胡去找女婿理論,結果被女婿勸著喝了頓酒。原來冉七郎是覺得桐佲的田地太好,造工坊太糟蹋地方,所以選了湖溪的一塊貧地。 他這么說,老胡就心平氣和了。不愧是念過書的娃娃,想的就是周到,半點都不浪費。原本就這么平和地去吃動工酒,結果好巧不巧在桃花村遇到了老冤種錢酉匡的二舅。錢二舅和老胡年輕的時候就不對付,老了更是誰都不服誰,三言兩語就上升成為兩個村鎮的罵戰。 說起來,當初分地的時候他們桐佲是占了便宜,可這不都是一百年前的老黃歷了么!?他們后來由村子變成鎮子,那都是靠著大家伙的努力,和地不地的有什么關系!? 可吵架這事,那就沒有講理的,翻舊賬只能越翻越火大,最后亂開地圖炮,無差別遷怒,直至由叫囂變成約戰。 兩家約的是一季的收成,關于種田這事老胡有信心,他們桐佲鎮的地是出了名的好,最差也是中田,桃花村拿這事跟他們比完全是自取其辱,不然他們也不至于糾結這么多年。 定好賭約之后,老胡馬上召集鎮上最會種田的老把式們開了一個小會,中心議題就是怎么能把田里的出產提到最大。 老胡可不敢小看桃花村,對方田地雖然不行,但架不住他們用上了冉七郎的肥啊!雖然不知道冉七郎的肥和他們自制的肥有什么差別,可人家可是墨宗大學院出來的狀元,而且聽說大學院的教習們也都和他一起搞,這一聽就不是普通的肥料! 胡員外你放心,咱們也有制肥的地方,都是做熟了手藝,只要材料夠,保準把地澆得壯壯的! 一位老農人笑道。 以前不是也有那洋人來咱們這兒搞洋肥,說的磕磕絆絆咱們也不懂,用了他那個肥料還燒苗。洋人都搞不明白的玩意,俺覺得桃花村那個作坊也不能咋出彩,沒啥可怕的。 就是就是!咱們桐佲人祖祖輩輩就是會伺候田地,這塊咱就沒服氣過誰! 墨宗大學院的教習咋啦,就天天坐房子里琢磨哪有咱們在田里得來的通透,嘴把式不行! 話雖然這樣說,可老胡始終覺得心里不踏實。這一季他得閑就往桃花村跑,眼見著對家的苗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壯實,心里這個滋味就甭提了。 他一方面預感自己這回要顏面不保,一方面又很稀罕桃花村的莊稼,更別說人家每天下田還有大師手把手的教授,可是把老胡眼饞壞了。 想了又想,琢磨了又琢磨,最后還是拉下老臉跟自家的把式們商量,想要派人過去跟學。 如今的把式們也沒之前那樣硬氣了,一個個蔫頭耷腦的,跟霜打的茄子一樣提不起精神。 還有啥精神,拼了老命伺候的苗,那就是沒有人家的看著壯實。按說這一季風調雨順難得老天爺賞臉,全鎮的老老小小也都齊心協力幫著他們拾糞腳底??杀炔簧暇褪潜炔簧?,越是有經驗的老把式就越能看到差別。 其實他們自己也估量過,要是按照現在的這個種法,桐佲鎮這一季已經十分可觀,他們真的很難想到比這還要好收成是個什么樣,仙人撒的瓊脂玉露么?! 去吧。 老胡嘆了口氣。 輸給人家墨宗大學院的大先生們不丟人,你們要真學了本事回來,讓咱們鎮的苗苗也長得那樣好,敲鑼打鼓給人送禮算啥,拜個先生還得給束脩呢。 他這樣說,幾個老把式也齊齊點頭,瞬間放下了心理包袱。 對啊,他們是去拜師傅,又不是拜桃花村那群人,不丟人。 湖溪產的肥料要真是得用,那等他們學明白了用法,明年買些給自家地里也用上,這不是件好事? 就這樣,實驗田的學農隊伍越來越龐大,臨近幾個村鎮的農人都派代表過來,想要看看桃花村這么好的莊稼是怎么種出來的。 一開始大家的確有點抹不開,還糾結臉面和村鎮的差別??墒呛芸?,眾人就都被化肥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每天忙著消化新知識都來不及,哪還有閑情逸致去計較些有的沒的。直至后來,彭先生給他們劃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大家分工合作記筆記講解知識點,那點隔閡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混成親如一家人了。 是以到了收成這天,方圓百里的人只要得空的就都趕來桃花村,大家都想看看這上了湖溪化肥的地,到底能產出多少莊稼。 這里面,錢酉匡是最緊張的,因為他已經把畝產八石的牛吹出去了,而且還吹得人盡皆知,真要是垮了他第一個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