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書迷正在閱讀:蘭言之約、撩錯人后她引火上身(重生)、公主,還騙婚嗎?、清穿之懋嬪的養兒日常、系統逼我恪守男德[快穿]、我靠養豬走上巔峰、我,霸總,開始咸魚、霸總的大哥[穿書]、豪門貴婦的擺地攤日常、頂流他姑奶奶是祥云小仙女
做牙行的都會說話,三兩句就能捧的人心中舒服。 但此刻隨從的心中卻是在反復翻騰。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他家少爺是怎么七拐八拐找到了這家青雀胡同的老戶,這根本就毫無道理啊! 高文淵想了想,又接著問道。 和帝年間開的張,這可有些年頭了。不過我記得京城最近一次地震是在哀帝年間,走了水可是麻煩,牙行的頁冊怕不是都給燒沒了吧。 所謂頁冊,就是牙行登記物件的記錄薄,可以說是一家牙行最值錢的東西。趙婆婆聽高文淵說起頁冊,還以為他在質疑她們青雀牙行的實力,連忙招呼孫子把頁冊箱都搬出來。 孫子一邊搬,她還一邊笑著給解釋。 那哪兒能呢?這都是祖宗傳下來的寶貝,據說當年走水的時候也是先可著這些寶貝搬,家里的鍋碗瓢盆都顧不上了。 青雀牙行的確還保存著當年的頁冊,大都是用正體小楷寫的,字跡工整,內容詳盡,還配了房宅的簡圖。不過筆跡各不相同,看得出有男有女,有些紙頁發黃透墨,不知保存了多久。 高文淵專挑年深日久的翻,果然很快就找到了目標。 這一間 他指著頁冊上的一處鋪子,笑道。 我看這間就很不錯,臨街又寬敞,價格也不算高,就去這處看看吧。 第59章 高文淵挖寶 他指著冊子上的一處房子,大喇喇對趙婆婆說道。 趙婆婆一臉為難。 可叫貴人誤會了,這些冊子是我家牙行經年積累下來的老頁,您手里的那本還是京城走水前的東西,現在怕是已經都改換了。 改換了? 高文淵完全不在意。 改換了也沒啥,房子沒了地不是還在? 我看這叫青雀巷子的地方就不錯,有鳥,這上面寫的還挨著海赟王舊居,妥妥的興發之地啊! 聽他這樣說,趙婆婆思索了片刻。 那貴人的意思是選了青雀巷?可叫貴人知曉,青雀巷在哀帝年間被拆分成到兩個坊市,現在已經不叫這個名字了。 那倒是無所謂。 高文淵搖頭。 反正出門遇鳥這句箴語已經應在你家了,在你這選什么都沒毛病。你這這么多本冊子,偏那本我第一眼就看中了,這就是命。 趙婆婆無法,只得應下,幫他找尋原青雀巷的鋪子。 也就是她家祖上是在青雀巷開的張,對周遭的房地都有扎實的記錄,不然哪里去找一條百年前就已經消失的小巷?! 貴人,您說的那塊地,現在怕是在這里了。 趙婆婆的孫子捧著一本頁冊送到高文淵的面前。 按照當年的記載,青雀巷的原址是在城西通天坊和彩云坊之間,京城走水以后,彩云坊整個被燒毀,火災也蔓延到青雀坊,所以在之后的規劃中,所有走水的地被統一劃歸重建的彩云坊。 靈帝年間,輔國法師要修建三寶善德寺,當時選中的就是彩云坊西側的一片空地。因為善寺附近不能有勾欄瓦舍,所以整個彩云坊又經歷了一次規劃,現在那塊地改名叫做柳枝胡同。 這是個十八九歲的少年,口齒含混遲緩,一字一句都說得有些吃力。但他的邏輯卻異常清晰,把整個青雀巷幾次很重要節點都簡要點出,幾句話講的明明白白。 少年有點緊張,仿佛很久都沒說過這么多的話,一邊說還一邊小心地觀察著高文淵的表情,生怕因為自己的言語不利,讓貴人覺得不耐煩。 我家的賬冊上倒是記了幾處柳枝胡同的院子。 高文淵聽得很認真,不時提出一些問題,倒是和他之前隨意的模樣完全不一樣。 等少年一一回答完畢,他便在牙行提供的輿圖上看了良久,最后選定了一處店鋪。 于是幾人又搭乘車夫的蒸汽車前往目的地,果然在院中找到了一棵銀杏樹。高文淵不知道這里到底是不是冉昱信上說的地方,但按照青雀牙行的記錄,這地的確就是在當初海赟郡王舊宅的巷尾沒錯了。 不過這房子只租不賣。因為三寶善德寺的關系,整個彩云坊都不算商業區,是以店鋪的租價倒是不高。 敢叫貴人知曉,此處有不少賭坊。 趙婆婆提醒高文淵。 明面上寺廟附近不許有勾欄瓦舍,但賭場卻是不禁的,柳枝胡同口就有一家大賭坊,人流混雜,時常有地痞滋事。 無妨。 高文淵笑著搖頭。 亂才更和他的心意。龍魚混雜的地方就沒人關注他到底在院中挖什么,搞些小手段也十分方便。 在支付了租費和牙行的傭金后,他又額外給車夫包了個紅包,車夫歡歡喜喜地走了。 這院子,也是夠破敗的了。 聽著隔壁賭坊的喧鬧聲,隨從長吁了一口氣,忍不住有些嫌棄。 表少爺是要挖坑,他們家少爺就跟著起哄,還特地賃了一個破院子下來,這不是瞎鬧嘛?! 你還愣著干什么? 高少爺繞著院子轉了兩圈。 趕緊動手挖樹,注意別把根給碰壞了,說不定是百年的老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