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書迷正在閱讀:蘭言之約、撩錯人后她引火上身(重生)、公主,還騙婚嗎?、清穿之懋嬪的養兒日常、系統逼我恪守男德[快穿]、我靠養豬走上巔峰、我,霸總,開始咸魚、霸總的大哥[穿書]、豪門貴婦的擺地攤日常、頂流他姑奶奶是祥云小仙女
話雖然這樣說,可在場的幾人都明白,當校衛哪有做船把頭來的賺錢?朝廷的軍餉根本指不上,整個東海衛都靠著冉家的織園吃糧,崔慎就是冉家的人,在冉家的船隊多舒服。 崔師弟不是那樣的人。 鄭橋的表情有些復雜。 他是早崔慎兩期的師兄,日常雖然沒什么私人交往,但崔令長的大名在雍西軍校無人不曉,某些記錄至今還掛在榮譽榜的頭名。 崔慎善謀略,從來都是謀定而后動。鄭橋的表弟是崔慎的密友,曾聽他親口說過,回冉氏是為了護住幼弟。 冉七郎當年是由崔令長護送著上學的,他有能力造槍,那崔慎出現在茂頭衛所絕不單單是賣槍。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能造出這樣好用的連發槍,崔令長多半是要從戎,親手護住冉七郎這個金寶貝! 有同樣想法的還有督衛陳平,只不過他的金寶貝不是冉七郎,而是他手中的這把小小的手槍。 陳衛尉原本是準備讓下屬都過來試試物件,結果因為打得興起,一時之間也顧不上別人,自己一個人便把崔慎帶來的彈丸消耗得一干二凈。 即便這樣,他還是覺得意猶未盡,心里埋怨崔三怎么不多帶些彈藥,一點都不大氣。 這槍和他之前用過的任何一把都不一樣,沒有擊錘機構,出槍時不用擔心會鉤掛衣物。這槍的擊針也沒有擊針簧,而是采用杠桿拉扯復進簧的彈力推動擊針,雙層筒套的設計非常精巧,由復進簧導桿壓縮復進簧儲存彈力,釋放后楔形的彈丸會直接被頂上膛,通過杠桿將擊針前撥打擊底火。也不知道這底火是什么造的,力道奇大、可靠性好,還不用清理槍膛,使用中幾乎不存在擊發無力的故障, 越用越舍不得撒手,越舍不得撒手就越喜歡。連巴虎羅孚都沒用過的陳督衛哪見過連發槍的陣仗,幾乎一上手就徹底折服,成為他的心頭rou掌中寶,彈丸都打光了還在回味一彈透靶的舒爽感。 等親衛帶著靶板回來,陳督衛的嘴里更是溢美之詞連連。 連發,真是連發!勢大力沉,追月逐星。 他一邊把玩著槍身,一邊笑著試探道。 拿得出這樣的好東西,也難怪你有底氣。 你們冉家的槍,準備怎么個賣法啊? 怎么賣? 崔慎眉眼微斂,遮住瞳中的銳光。 冉家身在青州,自然是優先茂頭衛所的訂單,承蒙督衛看得起這槍,我入東海衛也得表達一下誠意。 他頓了頓,又拋出了一枚砝碼。 督衛將鎮海衛交給我調訓,我便出一批槍給衛中使用。過段時間拿黑熊礁練兵,督衛也可看看效果。 他這樣說,陳平就笑了。 他現在是真有點喜歡眼前這小子了,知進退還有成算,手腕靈活,比他娘那種死硬派好打交道多了。 死硬派的確有風骨,可惜不適合現在這個鬼世道,人太老實太剛直,會吃虧。 那好。 陳督衛點了點頭,語帶雙關。 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說著,他便差人把校衛們都叫了過來,十分干脆利索地宣布了新的任命。 陳平執掌茂頭衛所多年,他的話十分有分量,眾校衛無一不點頭應諾。 何況鎮海衛也不是什么香餑餑,隊中老兵所剩無幾,填入的都是些新兵蛋子,由崔慎接手不會損害任何人的利益。 陳督衛沒說送槍的事,他也得觀望一下事態進展。 若冉家這槍真的得用,那說不定他有機會更進一步,把東海衛從宋國忠的手里搶回來。 五月初一,青州兵器局開工建造。 房子就用空置的陽坡織園,里面的基礎設施都現成的,只需要做防爆處理和加固結構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麻煩的是鑄造和打磨的器具。大雍現有的火器坊都在北部,不管是中都郡還是西北郡,都把自家的火器工匠看得牢牢的,嚴防死守有外人挖角。 其實就算不設防,冉昱也不想打那些匠人的腦筋。西北兵器局和中都火器場都是全手工打造火槍,工時長產量低,偏偏成品還因為技術落后買不上價,全靠西北軍和中都衛戍戍軍幫著消化。 冉昱囊中羞澀,可經不起這樣的消耗。他也沒有軍隊,槍造出來就是要買錢的,質量不好產量過低都會影響銷路。東??な侨郊业拇蟊緺I,青州城里的技工匠人倒是不缺,但能造火器的成手卻一個都找不到,更別說制作火帽和彈丸了,許多人一輩子連硝石都沒見過。 這可怎么辦?! 第31章 籌建工場 冉夫人這些天一直幫著兒子籌備建工坊的事,見此情景,心中著急。 工坊最重要的是什么?自然是坊工和匠師了!坊工負責出產產品,匠師負責調試機器,兩者雖然分工不同,可誰缺了工坊都不可能運轉得起來。 別的不說,單就四分十九支帶走的那些織機,冉夫人其實并不太在意,畢竟織機只要有銀錢就還能買回來,真正讓她心疼的是隨船走的那十幾位大匠師,那都是冉家供養了多年的人,樹大根深,手下學徒無數,他們走了織坊就真的支撐不起來了。 現在七郎要建新工坊,他們家卻找不到能夠cao作機器的匠工,這可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