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書迷正在閱讀:蘭言之約、撩錯人后她引火上身(重生)、公主,還騙婚嗎?、清穿之懋嬪的養兒日常、系統逼我恪守男德[快穿]、我靠養豬走上巔峰、我,霸總,開始咸魚、霸總的大哥[穿書]、豪門貴婦的擺地攤日常、頂流他姑奶奶是祥云小仙女
孫大海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茬,臉上紅光滿滿。 也就是咱之前活干的不錯,這次新活還是找咱,順便也就提前知道了點消息。 孫大海嘴上說得謙虛,其實胸脯都快要挺到天上去了。 那哪是順便的事,那是冉七少爺真看得起他孫大海啊! 知道要招工,等于自家人占了先機,提前做好準備。主要冉七郎這次起的工坊不算大,估計也收不了多少人進去做工,現在青州城百業蕭條,競爭肯定十分激烈。 那邊孫匠頭忙著召集人手,青州城里的冉七少爺也沒閑著。把賣槍的事全權交給三哥,冉昱便又一頭扎進實驗間,開始著手設計槍工坊的機關器皿。 之前那把連發槍是他親手打造的,每個零件都精雕細琢,確保不會出現卡頓。 這樣造出來的是藝術品,而不是能夠批量出產的工業品,再快手的工匠也比不上能夠日夜不停的蒸汽機械。而每個人對于精準度的把控還會嚴重影響槍的精準,這是火銃制造的大忌。 上次與寧小統交流,他提到過一個叫做標準化流水線的概念,說的便是利用制造尺寸和標準完全一致的部件,然后統一組裝,可以大大節省工時和人力,提高產品質量。 冉昱覺得這個想法非常好,尤其適合他的槍工坊。 不過造槍也得有機關,基礎的各種加工器具缺一不可,鋼料也要最好的,這樣才經得住戰斗時的高強度使用。 兩天后,冉家的商船??壳嘀莞?,船上滿載著各種化物原料和精鋼,從老虎山礦洞發出來的礎石煤也被拉進了陽坡,荒廢的湖溪倉庫再度堆滿了來自各地的物資。 七郎,若是把這膛線再加上一條,我覺得槍的射程還能提高至少三米。 鐘杰拿著一只膛管走了進來,好容易才在各種零件堆中找到了自家小徒弟。 這兩日,崔三幾乎把目前還在使用的長槍都送來了,在冉昱的實驗間里搞起了小型展覽,看種類被兵部的飯桶軍械所都齊全。 誰也不知道他是從哪兒搞到這么多新槍,仿佛是從海西洲隨手帶回來的特產,偏偏數量加起來卻是不容小覷。 幾位大師也談論過崔三這個人,都覺得他有些神秘,似乎不單單是個跑遠海航路的普通商人。 別的不說,但就是蕭大郡守想為北郡購入琺瑯槍列裝,加洛德商社的首席代辦都不敢承攬下來,崔三的船上就放著一箱嶄新的琺瑯造,雖然數量不算多,但能拿到就是本事! 但是這樣一來,槍管的厚度就要增加,或者重量提升,或者要縮小彈丸,就為這幾米是不是有些不劃算? 冉昱從工作臺前抬起頭。 他在研究的是鍛管機。 西北郡和中都郡的火銃工坊都是采用人工,把低碳鋼燒紅后由鐵匠趁軟鍛打。這樣鍛造出來的鋼管倒是足夠長,但卻十分耗費人力,且人手使錘總有誤差,錘打的力度稍微掌握不好,鋼管必然前后粗細出現差異,還需要工匠反復校對。 火銃的威力有限,都是把少量火藥直接裝入槍管再用火帽激發,即便炸膛也只是受傷,不至于死人。 可連發槍就不一樣了。疊氮火帽的威力可比普通引火藥大的多得多,一旦炸膛,那就是個超級危險的殺器。 所以必須改用機器來鍛。 冉昱琢磨了好幾天,始終沒找到要領。 他是擅長機關學沒錯,但機關學對于冶煉知識領域涉獵是有限的,太專業的方法他并不清楚,連帶著鍛機的設計也舉步維艱。 冉昱愁的都要脫發了。 他已經在三哥面前夸下???,說一定能造出足夠茂頭衛剿匪的槍,現在別說成槍了,槍管都成問題,如何讓他不上火?! 實在不行,便試試改鍛為軋吧。 鐘大師摸著下巴。 也不要想著一口吃成個胖子,可以先從西北冶鐵長購買成品鋼,咱們在定制一批軋輥。 我見過冶金科的李垂星用過這辦法,據說是可以解決管物受力不均的問題,只是這軋輥對材質要求極高,不然很難把鋼管軋細。 聽他這樣說,冉昱的眼睛瞬間亮了。 是了!他怎么忘了軋輥的事!不會冶金他可以軋成品鋼啊! 可以造個圓鋼軋機,用圓鋼棒軋,先加工10對軋輥,輥緣圓槽的直徑分別是48毫米,45毫米,42毫米,一點一點軋細,說不定就能得到成品槍管! 冉昱從工作臺前一躍而起,一邊念叨一般開始轉圈,越說越是興奮。 一旁的鐘大師熟知自家弟子的習慣,只笑著聽也不插話,等他全都念叨完了這才笑瞇瞇的問道。 那你想怎么軋鋼? 啊? 冉昱一愣,想了想,試探著說道。 就,先購買一批圓鋼,然后造些堅硬的軋輥,找冶金場加熱軟化后用軋輥軋 那你要加熱到什么溫度,熱鋼遇熱遇空氣后會不會混入雜質?性能有沒有變化?如何控制成型? 一連四個問題,問得冉昱張口結舌,呆若木雞。 偏偏老師還不準備放過他,繼續說道。 軋鋼可不像你說的那樣容易,你總不能搞個圓鋼輥就生軋吧?那不等于靠蠻力破壞鋼體的內部結構,槍管不出裂隙才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