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書迷正在閱讀:蘭言之約、撩錯人后她引火上身(重生)、公主,還騙婚嗎?、清穿之懋嬪的養兒日常、系統逼我恪守男德[快穿]、我靠養豬走上巔峰、我,霸總,開始咸魚、霸總的大哥[穿書]、豪門貴婦的擺地攤日常、頂流他姑奶奶是祥云小仙女
《工業之主》作者:晴空之下【完結 番外】 文案: 冉昱的堂哥重生了,第一件事就是送他去見閻王。 上輩子冉昱英年早逝,堂哥一家靠著阿昱的余蔭在亂世茍延。這一世堂哥要提前取而代之,以冉氏全部家財投資未來明主。 陰錯陽差避過命難,于是倒霉蛋阿昱站上了上輩子錯過的舞臺。 從第一把連發手槍開始,伴隨著合成塔和內燃機的轟鳴,冉昱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化肥,磺胺,疊氮火帽,熱球發動機。 又蠢又毒的蝴蝶扇動翅膀,意外扇起了時代最后的一線生機。 機械天才受X心黑手狠爹系攻 本文世界觀相關:《我在搞科研》、《我靠副本搞基建》 內容標簽: 文 古代幻想 基建 搜索關鍵字:主角:冉昱 ┃ 配角:崔慎、蕭烈成、豐遲、宇文芎、高文淵 ┃ 其它: 一句話簡介:工業基建的崛起 立意:強者之路始于自強不息,對于科學的探索永無止境 第1章 世界觀簡介 昭圣元年十一月,綿綿不絕的陰雨籠罩了京城,原本便衰敗蕭索的冬景在雨水的沖刷下越發陰冷寂寥。 遙想三月前新帝登基,小小的娃娃被皇太后抱著放上皇位,滿臉的惶恐似乎是在預示著皇朝的未來。 雍朝立朝三百年,自太祖西北起兵,武有太宗北擊西胡,南下渡江,收復故土;文有泰相冶鐵鑄炮,勸農治學,勵精圖治。繼任的明帝、景帝、和帝皆是勤政愛民,大雍朝的前半段開局幾近完美。 然而,天下哪有永遠的好事。 隨著時間的流逝,強盛富饒的雍朝也逐漸露出了疲態。先是皇室嫡支子息難以為繼,自太宗后共有三朝靠轉支過繼延續,如今早已不是太祖一脈當政。 可過繼來的都像和帝這樣兢兢業業、厲行勤儉的皇帝還好說,偏偏后面繼位的哀帝和靈帝,一個奢華無度窮奢極欲;一個不問政事求神拜佛;兩支之后的子孫都不爭氣,接連出了好幾個昏庸之主,也虧得雍朝立國的根基太過堅固,不然也堅持不到今次的幼帝登基。 不過說堅持,其實也只是擔了個名頭,其實中央皇權早已旁落。 自靈帝開始的鎮藩制度,放開了藩地圈地屯兵的禁令。自立朝便蓬勃興起的實業歷經幾代發展,逐漸積聚出大量財富,也滋養了各地的場主們的政治野心。一方有錢,一方有槍,金錢的流轉伴隨著擴張的步伐,而藩地大員對中央皇權陽奉陰違,早已不是什么不能說的秘密。 甚至在選誰坐上皇位這件事上,也是幾方人馬博弈后的結果。 比如此次繼位的3歲幼帝,他的背后是北郡和中都結成的地方聯盟。因為皇太后的meimei嫁入北郡鋼鐵巨擘,她的兒子才能力壓南地支持的汝陽王,成功掌握皇權。 當然,豪閥的支持也不是不要回報的。 新帝登基伊始,便在太后的主政下提拔了幾名北郡和中都出身的官員入閣,并很快修改了征稅律法,減免了部分鋼鐵及冶金的稅費,加重了膠物及輕紡商品的流通稅。 這樣一來,南部廣大的種植園扛不住了。以上下南郡為首的其他派系聯合起來,在朝中頻頻發難,強力阻擊,讓新帝的政令舉步維艱。 不得已,皇太后以朝拜新帝為由召集各藩屬大吏入舊京,定十一月十五日于舊京勤政殿行新元首次大朝會。這雖然是皇家代代相傳的舊俗,可自靈帝遷都北郡后,藩屬大吏進京述職的地點一直是在京城元極殿,也不知什么原因又改回了舊京。 關于太后攜新帝回舊京定安城的事,朝中上下一早便議論紛紛。 有人說太后是為了向天下證明新帝血脈純正,有人說蕭家主為了避嫌才要求太后遷都,但更多的人覺得,皇太后這是想要擺脫北郡中都聯盟的控制,成為雍朝真正的掌權人。 十一月初三,外諸島及西南二郡郡守入京。他們在朝中無甚勢力,多依附各派豪強,雖然路途最遠,但到達的反而是最早的。 十一月初七,中都四郡郡守入京。為首薊南郡守謝敏達,他雖出身貧寒,但卻是漕運望族豐氏的贅婿??恐S家的提攜,謝家成了薊南郡有名的大糧商。謝敏達本人與北郡第一名門蕭氏族長同在墨宗大學院求學,私交莫逆,此次北郡中都的聯合,便由兩人一力促成。 十一月初九,西北五郡郡守入京。雍朝立國之初,國都便定在西北的定安城,是以原本的西北三郡算是京畿重地。后太宗北擊西胡得阿木爾郡,明帝在位期間東胡三部請求歸附,便在西北另設南石郡。后靈帝遷都北郡,西北五郡成了邊陲,可畢竟是本朝的興之地,文化中樞,又有巖油礦產,軍政實力不容小覷。 十一月十二,南部諸郡郡守入京。南部諸郡包含上下南郡,東海、尺陽、宓陽、谷安和岐江等七郡。其中六郡以前朝末年的南郡的版圖做拆分,唯有東??榱⒊蟛⑷氲膷u嶼,為南江口外第一大島,與陸路僅有一線淺灘連接,海水漲潮即被淹沒。 南郡為雍太祖立國前最后一戰,也是前朝世家經營多年的大本營。雍朝新立,為平息世家之亂,時任太子的太宗皇帝將南郡一分為六,混入部分原嶺西屬地,并將盤踞多年的世家豪強遷居。明帝時期雍朝國力迅速發展,南部諸郡更是借助水網之利遍布紡織場和種植園,工場的機器晝夜轟鳴不斷。只是立朝時皇帝擔憂前朝余毒未盡,嚴令禁止南部諸郡擁兵。哪怕是后來的靈帝腦筋一熱開鎮藩禁令,雍朝上下也只有南部諸郡依舊由朝中直統,每三年便要更換駐郡守將,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