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情人節如約而至,顧旻的新專輯同時也是第一張全原創專輯正式上市。名字起得很怪,叫《八封書信與一首情歌》。有心人看出,這好像是仿造了聶魯達的那本著名詩集的標題才這么起的。 發行當天他和陸言蹊在一家空中旋轉餐廳吃飯,卡座外有隔離帶擋著,他們位置靠窗,一探頭就能從百米的落地窗看見高樓林立的浦西與寬闊江面。 牛排并沒有意料中那么好吃,還做得稍微過了火。顧旻正憤怒地切著,餐廳里放完了一首李斯特鋼琴曲,風格一轉,突然切成了他的歌。 我靠!誰啊,這餐廳還能點歌?他差點被刀叉切到手,無比怨念地一抬頭,陸言蹊笑得無比玩味,一只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尖。 顧旻想拿水潑他,陸言蹊卻正色道:情人節快樂,借花獻佛,這邊音響質量很好。 他啞然失笑,沒法和陸言蹊再計較,轉身從自己的背包里摸出個包裝精致的小盒子,放在桌上,輕輕推給陸言蹊:其實我也準備了禮物。 說這話時顧旻耳根逐漸變粉了,陸言蹊看著可愛,很想上手摸一摸。但他到底忍住了,低頭拆開那個盒子。 四四方方的包裝,顏色明亮卻不算太花哨,里頭是個玻璃制品。陸言蹊拖著底座拿起來看了一圈,指尖碰到開關,稍微一扣就打開來 音樂叮咚如流水,暢快地從金屬小部件之間淌進耳廓。頂上的玻璃球中有樹有石,落英繽紛,像一個即將到來的爛漫三月。 陸言蹊無奈地搖頭:正好換了我辦公室那個小人你什么時候買的? 顧旻說:你穿過幾條街去洗手間的時候。這個里面風景好看,曲子也別致,我打聽過是小樽當地一個藝術家創作的。想找他買個版權,看能不能以后用在編曲里,我給你寫一首情歌,你的鈴聲該換了。 那首鋼琴曲陪了陸言蹊一千多個日夜,他把玩著八音盒,忽然見景致中的細節,好似暗藏他的名字。陸言蹊不由得感慨,顧旻玩起花樣來他自嘆弗如。 專輯發售后反響很好。 歌都是顧旻寫的,除了他和蘇夙那首合唱,剩余八首的內容能串成一個故事,書信體,都是我寫給你。顧旻寫了篇隨筆,裝訂在歌詞本的最后一頁,解釋了這張專輯的來龍去脈,只是沒點名情歌指的哪一首。 首周銷量創了顧旻個人的記錄,網上紛紛猜測他到底寫的哪首是標明的情歌,覺得哪首都像,又都不像,朦朧卻暗潮涌動,說不出的隱晦曖昧。 實體專輯的發行是限量的,因為第二周數字專輯就上市了。比起實體專輯,這張數字專輯沒有那篇隨筆,卻額外贈送了一段獨白音頻。這手段是樓陌想的,她做媒體這行多年,深諳怎么營銷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不出光華的宣發所料,數字專輯銷量不斷上漲。不少人只是路人粉,20塊錢又不貴,就買來聽聽,結果卻因為高質量的歌被徹底圈死。 此前顧旻的歌在樂評界毀譽參半,這回卻是贊賞大大地超出了批評。他最大的毛病沒有辨識度高的風格在這張專輯中得到了跨越式的進步,所有的歌或輕快,或舒緩,有的激烈有的平靜,表達的主題不盡相同,樂曲風格卻十分一致。 這種一致雖然看上去太過刻意算計,但總比之前大雜燴似的二專更有整體感。 南飛雁過不系舟晴方好這些歌名都從古詩詞中拿來,旋律卻不是中國風。聽來仿佛有畫面,春來秋去,夏雨冬霜,踽踽獨行過山高水長,天遠海闊,終于在某個港灣遇見一片白帆。 放在最后的那首歌里唱,以背影抱擁至死別或生離,還好有你成為我最好風景。 顧旻的人氣達到了出道以來的頂峰。他沉寂了快一年,總是像打醬油一般出現又突然消失,現在終于正式回歸。 他咬著吸管喝奶茶,刷了刷幾個社交網站上對這張專輯的評價,對著大部分好評笑彎了眼,長腿一伸,在陸言蹊背上踢了兩腳:你聽過了沒? 沒聽過那天我專門買了去餐廳點歌,傻啊你?他說,正兢兢業業地削一個橙子,我發現你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居然還敢踢人了? 顧旻裝沒聽到,給陸言蹊念一段評論:有個叫紅花小棉襖的網友說,這張專輯讓我很驚喜,每首歌統一的編曲形式是他歌里沒見過的。當中我最喜歡的是《飲歌》,雖然調子好像和以前那首《南有喬木》一樣帶點憂郁,但歌詞卻非常甜,有種遇見一生所愛的感覺,再次猜想他是不是談戀愛了。 陸言蹊噫了一聲,把橙子干凈利落地切成八瓣,伸手搶了顧旻的奶茶:這么專業,像我這種俗人只會說好聽跳什么跳,奶茶里都是香精,吃水果! 被他強行塞了一盤橙子,顧旻委屈地盤腿坐在長沙發上,目光可憐地望向那杯才喝了1/3的奶茶:香精招你惹你了?還有,不用在臉上貼金了,我沒多少鐵粉,像你媽那樣的,出專輯或者巡演了才跳出來說是粉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