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
下午一點半起,開始大地追蹤及闖關的活動。 王祥事先與工作人員規劃了八條路線,分別以不同顏色的膠帶,貼在地上、或者一些不顯眼的地方做成引導指標,各隊小朋友以專屬的顏色膠帶,來找到自己的行進路線,依序前進來通過關卡。 雖然每條路線都不同,但一定都會通過所有設計好的關卡,小隊成員拿著「過關卡」,當關主滿意小隊表現后,蓋下印章,表示過關。 雖然我們跟著小隊,但主要還是小朋友在找路線,小隊輔的目的是在行進間,保護小朋友的安全,免得在校園里迷失掉。蘇麗文看來挺高興的,我想跟天真的小朋友相處,每個人都會釋放原來的自已,那種天然、純真的想法,就直接表達吧!不用顧慮世俗的種種顧慮。 雖然是旁人,但我總認為蘇麗文身為家里的老大,或許承受著雙親較多的期待、以及作為姊姊的示范,在某種程度,她跟電話中會跟我開玩笑的meimei,似乎拘謹許多,也希望改天有機會見到那個活潑的meimei。 沿著指標走,偶而會有驚險的發現,因為指標可能藏匿在不容易發現的地方,不小心錯過后,會來到完全無知的地方,我們的小隊長很有指揮能力,他會指揮隊員以圓心為中的散開方式去尋找,還好最終總可以找到繼續前進的指標。 從榕園出發后,我們小隊先來到位于成功湖的自然生態關卡,關主除了教大家認識校園的花草植物之外,并且以事先準備好的乾燥花朵葉片、以及紙卡等,教導小朋友製作押花書籤。簡單的幾個動作,在選擇花材、剪裁紙卡、黏貼花材之后就可以做出獨一無二書籤。 蘇麗文也製作書籤,她選擇的是鳳凰花,以幾片鳳凰花瓣、鳳凰花葉片,在稍加構圖后,就妝點出專屬于夏天的記憶。她說鳳凰花是學校?;?,以后看到書籤,會很容易想起在這里的美好經驗。 下一站來到歷史系館旁的小西門,關主介紹城門的歷史,并解釋為什么「小西門」會坐落在「小東門」城垣遺址旁,同時帶領小朋友在城門內外,查看相關的建筑結構。在關卡結束前,以猜謎的方式,確認小朋友剛剛是否有專心聆聽。 接著繼續前進,來到管理學院前的火車頭,關主介紹這臺老火車的來由,讓小朋友了解bk24蒸汽火車在歷史上的貢獻,之后提及交通的常識,以路上的常見交通標志,利用搶答的方式,詢問小朋友是否知道。 繼續前進后,我們來到學生活動中心,在一樓樓梯旁的空地,設有關卡,關主是王祥,主題是「繩結」的活用。繩結可說是王祥的另類專長,出于他自已的喜愛,對于各種繩結都駕輕就熟,只可惜這一站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多分鐘,就也只能做簡單介紹。 王祥一開場就拿出條絲巾,他拿著絲巾的對角兩端,用力打了個結,為了擔心有人認為這個結沒有打緊,還請小朋友幫忙用力拉扯,確認這個結非常牢固。之后,他將這個結以絲巾的其他部份包起來,在故弄玄虛的唸咒語、吹口氣之后,把絲巾往空中一抖,原來的結竟然憑空消失,小朋友同聲驚呼一聲,覺得非常不可思議,紛紛要求想知道是怎么變的。 王祥解釋,這其實只不過是繩結的一種應用,這種繩結的名稱叫做「平結」,大概是每個人學繩結的入門課程,小朋友興趣高昂地喊著要學。王祥接著開始發給每個小朋友一條童軍繩,然后開始示范教學。 首先是拿著繩子的兩頭,右手取較長的一小段,左手取較短的一段,然后右手繩子與左手繩子交叉打結,以王祥擅長的口訣記憶法,是「大蛇壓小蛇」,打個結后,「大蛇再繼續壓小蛇」,再打個結,就完成了。 檢查平結是否正確的方法是,找出纏繞結的繩子中,拉扯其中的一條,將它用力拉直后,可以發現另外那段繩子形成滑動的小圈套,這就是平結的好處所在,它可以用來彈性調整想要綁的物體之松緊度。 王祥接著再拿出絲巾,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講解,原來當初綁的就是平結,請小朋友幫忙確認時,其實反而是在找出并拉直其中一段,而另一段所形成的結就很容易在上面滑動,所謂的施咒語、吹口氣,也不外乎在于轉移注意力,其實包在絲巾里的手正在將平結滑動,而解開這個結。 王祥解釋每種繩結都有它的基本用法,如果能在生活上活用,會帶來很多的便利性。只可惜此關卡的時間不長,雖然小朋友興致勃勃地想學習更多,但也只能在這里種下興趣的種子,當作萌芽起點,以后有機會再繼續學習。 其實我知道王祥真的是繩結的活用者,床上的活動吊衣設計、腳上的鞋帶,甚至有次他腰上的皮帶突然斷掉,他也可以從容地使用繩結來克服,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某種時尚的新設計。 告別了繩結這關后,小隊繼續沿著指標前進,來到了最后一個關卡,那是設立在唯農大樓前的郵筒,關主介紹郵務的相關知識,包含平信與限時快遞的區別,同時教導小朋友如何正確地書寫中式以及西式的信封格式,小朋以以空白的信封袋,寫下寄給朋友或者家長的正確書寫格式。 之后,沿著路線繼續前進,在午后三點半之前,我們回到原來的出發地-榕園,至此也就完成大地追蹤及闖關的活動,陸陸續續有其他小隊回來之后,所有人在榕園附近稍作休息,準備迎來全員大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