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書迷正在閱讀:陳逸景、病秧子棄療后全員火葬場、玄學大師重生后、小美人O的渣A回來了、原始蠻荒[穿書]、我又弄崩了校園怪談[無限]、第二十七個夏天、冷漠與火、一本破鏡重圓電競文、豪門大佬的白月光其實是我
系統重復了一遍之前的話:【我說真的,誰都好,你別在他面前掉馬?!?/br> 趙桓再一次深沉地回應:【相信我,不會的?!?/br> 他沒有繼續往下說,方應看是個聰明人,自然明白趙決明是拒絕了他的招攬。 方應看并不惱怒,對方無意,他便不強求,略過這個話題,同趙決明吃了一頓飯。 趙決明似乎真當方應看說的請吃飯是簡單的請吃飯,點菜時毫不客氣,甚至為他推薦如意酒樓中的哪樣菜最美味。 方應看微笑著應下,笑容天真而又親切,他甚至對趙桓說即便不愿當他的下屬,也能和他做朋友。 任誰見了這位可親的小侯爺,都會心生親近之意。 趙桓:心情復雜.jpg 這是顯而易見的客套話。 以他對這位小侯爺的了解,對方似乎并沒有什么可以稱得上是朋友的人。 以方應看的身份地位,想要與他做朋友的人不計其數,沒有朋友自然是不屑于交朋友。 趙桓感慨,不過是換了個身份,就能見到平日見不到的人和事。 ——這個馬甲套的不虧。 * 秋霜劍趙決明與神通侯方應看于如意酒樓見面前后的事在汴京中傳開,皇宮中的趙佶聽到一二,頓時有些不大開心。 “趙決明”至汴京城的消息將將傳開時,趙佶從諸葛太傅口中聽到了自家太子的名字,卻苦于明面上的身份毫無相見的機會。 但細數起來……除了他,自家太子在汴京的熟人或多或少都與趙決明見過了一面。 趙佶憂傷惆悵。趙佶唉聲嘆氣。趙佶望眼欲穿。 他甚至盼著葉孤城和西門吹雪的決戰早點到來,能讓借看熱鬧的機會瞅瞅自家太子如今的模樣。 “官家可是心里有事?” 李姑娘柔柔弱弱地問道,聲如輕絮,婉轉輕柔,幾乎要酥到人心里去。 趙佶發現李姑娘實在是一個極會討人歡心的女子,眸若秋水,笑如春花,養眼又柔順,是朵解語花;這念頭冒出來之后,趙佶便不僅僅是為了畫美人圖而去見她,而是為了洗眼而去見她。 佳人在側,紅袖添香,在“天啟”降臨之前,趙佶的生活便是如此;如今重新體驗了一回,他卻沒有沉淪進去,反而更加清醒。 身側能有紅袖添香是因家國平安,若是國破家亡,他怕是只會想著如何活下去。 此刻李姑娘關心詢問,趙佶看她一眼,沒有說話。 再怎么貼心的解語花也不至于讓他卸下心防,說出他與太子的共同秘密。 在趙佶看不到的角度,柔順而貼心的李姑娘因他的冷待而微微僵硬了神色,但轉而輕柔的笑意又回到了她白皙柔嫩的面頰上。 她仍舊是那位如解語花一般的李姑娘。 有太監傳神通侯方應看覲見,趙佶揮揮手,小太監退下后不久,方應看便出現在兩人面前。 青年笑容天真親和,任誰見了都會心生喜愛,趙佶也不例外。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方應看總是能不經意地說出讓趙佶心神舒暢的話來,因而趙佶面對他時總是會忍不住放緩了神色,甚至微微一笑。 方應看步伐輕快,拱手道:“拜見官家?!?/br> 清風徐來,趙佶與李姑娘坐于亭中,前者待方應看直起身,便招他上前,將畫卷展給他看。 方應看面上含著笑,但看到畫卷上的景色時眼中卻閃過一絲古怪。 畫如其人,以畫觀人如相其心。 趙佶畫的是一輪赤色圓日,但觀其角度,卻像是有人站在井中,仰頭向外望時所見的圓日。 壓抑而無望。 方應看神色不變——官家偶爾確實會畫這些畫,他感到古怪只是因不明白官家如此作畫的緣由——此刻他一如既往地說出恭維贊賞的話語,以往趙佶樂于聽他點評,但此時不知為何卻顯得興致缺缺。 于是斟酌良久,方應看問道:“官家可是有煩心事?” 趙佶答曰:“有?!?/br> 李姑娘:……死男人! 方應看面不改色,居高臨下地瞥了眼神色恭順的李姑娘,微微躬身,一副洗耳恭聽的擔憂模樣。 “臣愿為官家分憂?!?/br> 趙佶憂傷地看他一眼,道:“太子久病未愈,朕心里煩憂不已?!?/br> 方應看適時地露出難過之色,安慰道:“……吉人自有天相,殿下是國之儲君,定有神靈護佑?!?/br> 趙佶嘆了口氣,問道:“朕聽人說了,你與一叫趙決明的江湖人在酒樓中相談甚歡?!?/br> 方應看頷首。 李姑娘袖中的手微微握緊了。 趙佶道:“據說趙決明趙公子年方十六,算來也只比太子年長一歲?!彼佳坶g惆悵之色更重,“同樣的年紀,為何只有太子受病重之苦?” 為何? 因為父子倆商量好了呀。 趙佶從方應看那里套有關趙決明的話,自然要將自己對趙決明的在意表現的合情合理。 方應看猶豫片刻,提了幾句和趙決明有關的事情,趙佶點到為止,聽夠了便揮揮手,讓他不必再說了。 “若是太子未病……” 趙佶沒有繼續往下說了,未說出口的內容彼此間心知肚明。 方應看神色沉重,看起來確實是一副為太子殿下擔憂不已的模樣,至于他在想什么,無人知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