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這樣嗎?’旁邊的人疑惑問了一句,但并沒有對白蒹葭口中的論壇產生懷疑,‘那幫主你能行嗎?’ ‘先前的任務,還差最后一環,完成任務再說?!?/br> …… 寫到琴棋書畫詩酒花的時候,易夏下意識去查了資料,本以為并不會有太多意外,卻沒想到這首詩居然是清代的詩,這樣的背景的話,以女主的身份,直接提起確實不太合適。 在她的設定里,女主從古代穿越,并沒有設置格外詳細的年份,僅僅只是一個設定而已,但在寫文的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她去補充設定,以及想辦法平衡。 唐詩宋詞一貫都是經典,女主知道是理所當然,唐伯虎是明朝人,一旦設定女主穿越前的年份再早一些,就不適合出現明朝的詩詞。 當初在這一環的時候,她就考慮過這一點,最終還是選擇了女主原本的年份在唐伯虎之后。 但眼下這首詩,卻不太合適了,畢竟清朝那時候的環境,對女子來說更為嚴苛,與女主最重要的設定可能會有所沖突。 寫文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出了大綱作為基礎,后續還需要對文中出現的情節進行補充調整,以減少全文的BUG。 不過實際的過程中,邏輯也并非完全是寫文成功的關鍵,在她的想法中,邏輯終歸是要排在故事性之后的。 “‘幫主,在那里!’ ‘這次怎么有兩個人?’ …… 隱藏任務也分為好幾環,且玩家們每隔一個才能去通過一環,到目前為止,白蒹葭每一次答題的準確率都能達到百分百。 現在他們來到了最后一關,在這一關之后,就可以知道這個隱藏任務,最終的獎勵究竟是什么。 不遠處的場景,顯然是離別前的互述,可在古詩詞中,送別的詩詞數量十分龐大,在沒有任何線索的情況下,要知曉眼前的情況究竟指代那首詩很難?!?/br> v后的兩章更新,易夏也依然是按照之前的節奏,該寫什么就寫什么。 畢竟她在入v前就是這個速度,v后依然是同樣的速度,并不是因為v了才每天多寫。 當天的第一章更新結束,雖然第二章就在下面,底下的評論區依然有許多猜測的內容,和發表個人想法的留言。 “古詩詞里,寫離別的是真的多,這里要是說的是咱們歷史中有的離別詩,我能想出好多首?!?/br> “多是真的多,難猜也是真的難猜?!?/br> “怎么說呢,這篇文,女主的掛是真的大,可能要是換成咱們歷史中有的詩詞,我會更有感覺吧,現在這樣感覺就還行?!?/br> 回復:“我跟你感覺有點像,但我覺得這樣也挺好,畢竟從第一篇文開始,蘑菇大大的文就有獨立的世界觀,這一點別的作者可沒有?!?/br> 回復:“我不管這些,只要好看就成,我看這文,也主要是因為這種游戲模式讓我很喜歡?!?/br> “主要是因為沒有參與感吧哈哈哈哈,這要是咱們的歷史世界觀,我會很樂意猜一猜,可現在這情況……百分百不知道,怎么猜呀?” 回復:“哈哈哈哈哈,同!所以期待什么的普普通通,去看下一章!” …… 張澤翻看著底下的評論,并不意外大家的評論內容。 作為考古人員,他對本歷史的古詩詞也格外熟悉,可眼前這本小說里的歷史終究是不同的世界觀,就算是他想要參與,也無從下手。 但這并不妨礙他每天抽出一些時間來看小說。 想著,他翻到了下一章。 “‘不然我們過去聽聽他們說了什么?’ ‘肯定得聽吧,這最后一環的任務好難啊,完全沒有頭緒,就看那兩人在說話了,連個前因后果都沒有,以幫主的能力,只要隨便來個幾句,肯定會有答案?!?/br> ‘有是肯定有的,真要是什么都沒有,肯定不會放在這里當題目,我更加好奇他們說的是什么?’ …… 一行人低聲說著,往前走了幾步,直到站在距離比較近的地方,能夠聽清對面的對話后,才站定。 可那對話聲,卻讓他們都在瞬間感覺到了無語。 ‘所以現在這是什么情況?’ 眼前的兩人,各自念著不同的詩句,一邊是‘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另一邊是‘杜門不復出,久與世情疏?!?,從遠處看著,好像是在彼此訴說離別,實際卻是誰也不搭理誰,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這樣的場景,就算沒有聽說過這兩首詩的人,也都反應過來,忍不住吐槽:‘懂了,這兩人都是詩人,念的都是自己寫給對方的詩,也不知道這主腦怎么想的,人家好端端互述離別,弄得在這里互不相干?!?/br> ‘噓,小點聲,聽說《長安》的主腦權限可高了,它甚至可以根據自主意志更改游戲基礎設定,據說是目前全星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主腦?!?/br> 白蒹葭突然想到了自己之前見過的主腦,環顧四周。 旁邊的人回過神,拉回正題:‘幫主,這兩首詩你會嗎?好像是有點難,這來來去去就這么兩句而已,一點別的線索都沒有,怎么補充???’ 白蒹葭也轉回了視線,看著不遠處的兩人輕聲道:‘這兩首詩是孟浩然和王維寫給彼此的,身懷抱負卻無處施展,贈別之詩,《留別王侍御維》、《送孟六歸襄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