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在她出聲的瞬間門,老人似乎才察覺到他們的存在,抬眸望來。 白蒹葭躬身:‘子美先生?!?/br> ‘來,’杜甫沖她招手,‘我這里缺了幾句,不管怎么想都不對,你幫我填一填?!?/br> ‘是您原本的詩,’白蒹葭上前,看著殘缺的整首詩,見除了中間門那句,還缺了最后一句,頓生悲憫情緒,最后一句雖不如前句流傳廣泛,卻是杜甫發自內心的期盼,她認真將前句補全,然后開始念最后幾句,‘安得廣廈千萬間門,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① 這首詩,是杜甫為他自己而作,同時也是為民生而作,任意一句,都不能缺少。 【恭喜玩家,《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匹配度100%】 【恭喜蒹葭蒼蒼,完成特殊隱藏任務,詩詞匹配度100%,開啟全服幫派NPC系統,目前可召喚NPC*杜甫】” …… “新出的古人我認識,杜甫,人稱詩圣,現在我知道了,他還叫杜子美?!?/br> “這首詩我好像能看懂,很神奇,看著并不是很特別,但確實不太一樣?!?/br> “又出新玩法了,我就想玩游戲嘛嗚嗚嗚?!?/br> “哎,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看全篇,又是節選?!?/br> “怎么說呢,只看這幾句,說實話,沒有過于特別的地方(就事論事,只說蘑菇大大提到的這幾句詩),但我猜在蘑菇大大的世界觀里,杜甫肯定有很特別的人生,不然沒辦法解釋一個被稱為詩圣的老人,居然住在破舊的茅草屋里?!?/br> 回復:“確實,詩詞的魅力,有的時候需要結合作詩的人的人生才能感受到?!?/br> 回復:“我覺得寫的很好啊?!?/br> 回復:“可能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吧,不過不是說不好,我比較喜歡古詩詞,現在最大的想法是想知道杜甫的人生閱歷,也希望蘑菇大大能把全詩發出來,不要總是只有節選的幾句?!?/br> 回復:“……這會不會太為難了?讓蘑菇大大現寫???” 回復:“……對不起,一時間門忘了我在看小說?!?/br> 第154章 生平背景 易夏也看到了最新章的評論, 看到大家的討論,忍不住開始思考后續的問題。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肯定有許多精彩的內容,如果現在她實在另一個世界寫的小說, 自然不需要在意什么, 畢竟她寫的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內容。 可在這個世界, 在小說中出現從未出現過的內容, 哪怕她想辦法極力避免,在文中強調詩詞的來源,也不能完全改變讀者對于某件事的想法。 詩詞歌賦,每一種類型的題材都有經典傳承,那些詩人、詞人,用他們的一生造就了流傳千古的經典, 也是那一首首詩詞, 給這些人增添了不一樣的風采。 她可以復制詩詞歌賦, 可以用側面描寫表現出他們的名聲,卻無法用言語,描繪出他們真正的人生,沒辦法讓全部的讀者相信, 雖然他們早已走過屬于他們的一生,但他們確確實實都是真實存在的人。 吃了午飯, 易夏從自己的書架里抽出一本之前打印出來的詩集,走到陽臺, 在陽臺吊椅上坐著, 調整了一個舒服的姿勢后, 翻開詩集看里面的詩詞。 或許是因為從小就學這些詩詞, 又或許是因為她對這些詩詞背后的那些人多少都有些印象, 這會兒再看這些熟悉的詩詞,她突然能夠感覺到什么叫做“與歷史對話”。 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她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的一首詩,對她來說,可能也是她最熟悉的,能與杜甫搭上邊的一首詩。 看這首詩的時候,她可以想象到杜甫當時的狀況,想象到那個老人的形象和心態。 但這,與她了解杜甫有很大關系。 詩與人的關系,詩與當時的時代的關系,詩與讀詩者心境的關系,這些,對于某首詩在看的人眼中是什么模樣,都有很大的關聯。 詩人的一生,與詩本身,相輔相成。 想著,易夏合上手里的書,打開綠江的后臺,點開她一早就發布的隨筆文章,點擊發布新章。 是她一開始想岔了,雖然她可以通過少少放一些詩的內容,以吊起讀者的胃口,但并不意味著她不能放出這些詩人的真實人生閱歷。 既然有些讀者只憑一首詩代入作詩者的心態,那就把詩人的人生展現給他們,讓他們能夠更深入了解詩人本尊是什么樣的。 杜甫,后世稱杜工部、杜少陵,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內容并不需要她現寫,先前整理相關資料的時候,與杜甫相關的內容都被轉移到一個文檔內,除了打印出來的資料之外,網上她也進行了保存,這會兒只需要直接將相關的資料調出來,復制粘貼就行。 …… “張澤,這是不久之前剛剛送過來的,說是在一個無名小墓里發現的,被找到的時候已經變成了碎片狀,但能拼湊出一些東西,你有空的時候拼一拼?!?/br> 同事將東西拿過來,放在張澤身邊,看他埋頭做事,搬了條椅子坐下,輕聲詢問:“這段時間是不是累了?我這個不著急,你慢慢來就成,原本這個無名小墓里的東西也沒什么人在意,但吳老師說這東西有點特別,才叫你試著拼?!?/br> “有點累,”張澤眨了眨眼,整個人往后仰,靠在椅背上,看向同事,“你手上的事也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