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爭吵
鬧劇結束后,徐清再向襄帝進言:「皇上,當今南方市舶司的貨物流通已達每日八萬件,每件收關稅五兩,一日便可收四十銀幣?!?/br> 這個關稅收的少,卻是有很多貨物流通,在總量上一個月便能收一千兩百銀幣,雖然這對襄國龐大的國庫來說不足為奇,但流通進來的貨物帶動了經濟的流通,整個江南的經濟有跟著活絡。 一些來自西方的糧食或是物品,補足了今年南方旱災水災的缺失,百姓們用絲織品和瓷器,換取因為關稅便宜而價格也跟著便宜的糧食,也因為如此,今年旱澇的災情雖是嚴重,但各州上報的死亡人數卻是大幅減少。 「微臣奏請皇上于襄國沿海再設兩處市舶司,以解決百姓們的燃眉之急!」徐清冷靜地說著。 襄帝看著這個年少有為的青年,有些感慨著,未來這個少年的路還長,若是步步為營,可能安現狀,但若是善于猜測圣心也敢于放手一搏,興許能爬上更高的位置。 況且,襄帝的身子也大不如前,世代的交替,也快到了。 而到了下一位皇帝登基,這些遺臣能不能繼續高升,都只能靠自身造化。 他心中懷著欣慰之情,但也不顯露于外,襄帝說道:「全權給愛卿處理?!?/br> 眾人聽到襄帝喚徐清「愛卿」都忍不住多看他幾眼,想著之后如何諂媚他,好爬上權力的巔峰。 早朝結束,依舊是抱團聊天的好日子。 自從襄帝多次在早朝表達對徐清的喜愛后,早朝結束總會有人想來抱徐清的大腿,甚至跟區于一樣想成為食客。這些人大部分是沒有實學,靠著年紀和家庭背景才擠到四品的官位。 徐清本就不想要經營自己的勢力,而引來襄帝的不滿,他門下的食客也都不是在朝官員,而是一些不想為官卻有真才實學的書生或武將。 大部分與門客相處的時光,也無非就是聊聊詩句,看看大江大海,從不聊政事,當然除了區于以外。 「徐大人,」一個跟他同是四品的官員湊上來,看著徐清道:「聽聞大人門下食客已有幾十多人,不知小的……」 還沒說完,徐清便冷冷的打斷道:「徐某門下食客皆為愛好山水與詩書之人,不知大人愛好何種書籍呢?」 「哦書我也看阿,那個話本叫……」 尚未語畢,一旁的沐太傅聽聞,便笑道:「若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話本,看來這位大人也沒有甚么真才實學了吧?!?/br> 若今日是徐清開口羞辱這位官員,可能會引起爭吵,雖說大部分的人還是想討好他,但是并非打從心底的尊敬,還是有些憤恨不平,認為為何是這個乳臭未乾的年輕小毛頭。 不過現今是位高權上的沐太傅發言,這名官員便安安靜靜地消失在眾人眼中了,誰也不敢惹。 「多謝太傅大人出手相助,徐某感激不盡?!剐烨骞Ь吹南蜚逄敌幸欢Y。 沐太傅只是笑笑,擺擺手便轉身離去,留下了正在沉思的徐清和一旁不解的官員們。 回到府中,徐清聽到崔姨娘叫罵之的聲音,還摻雜一些女孩的慘叫聲。 徐碧啟也尚未回府,徐清此時便是可以當家處理事務,他走向內室,映入眼簾的是崔姨娘的大丫環正在抽打一個眼生的外間丫環,雖然不??匆?,但徐清認得出來是自己的丫鬟。 不過,徐清也沒有因此震怒,而是平靜的走向崔姨娘,緩道:「哪個賤婢惹的姨娘如此不悅?」他興味盎然地看著崔姨娘。 崔姨娘看到他回府,先是一愣,而后擺出長輩的姿態說道:「這個小人,出言侮辱我兒,徐家二少爺哪輪的到你這個奴婢來品頭論足?」 徐清聽完,便知道崔姨娘想拿他的丫環來小題大作好讓他的臉丟盡。 于是他說:「哦,一個丫環,還能說二哥甚么?」 崔姨娘的大丫環翡翠看到她的眼神示意,便開口說道:「奴婢聽到她說二少爺的驕矜自大且仗著徐府的名義到處橫行?!?/br> 「難道不是嗎?」徐清直接打斷道。 此時,崔姨娘便確認徐清早已不是她所認識那畏畏縮縮的三子,今日的侮辱可能還會給自己招致災禍,若是徐碧啟回府,恐怕自己不佔優勢。 但徐清現在就是在拖延時間,等待老爺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