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京城四大家
現今京城的站隊似乎還沒有很明朗,大部分是分成兩隊,當然也就是穎貴妃所出的二皇子一隊,和皇后所出的三皇子一隊。 擁立二皇子者認為,二皇子雖看似不處理正事,但處理起來是很有一手,若是不懂得用兵之道,那么襄國里優秀的將領也是不缺的。而支持二皇子為首的就是謝家,而這個謝家剛開始雖不明白表示自己的立場,但是似是有一陣子三皇子的名聲不佳,因此豪不猶豫的站隊了。 而擁立三皇子的人也是有自己的想法,至今的襄國雖是國力強盛,但是外患也是不少,許多外族對于這個大國可是虎視眈眈,若是一位不懂用兵的皇帝登基,襄國肯定被蠶食,三皇子雖然暴戾,但這是身為圣上應有的果斷。剛開始三皇子的名聲不好時,身為皇后娘家的許家也依舊不敢站隊,但是從三皇子面對樊昕昕一事之后,也是確定了三皇子的態度,兩者站了同一邊。 京城的四大家謝家、許家各站一邊,剩下的便是有著樊太保和沐太傅的樊家和沐家。這兩家似乎傻呼呼地跟在了皇上的身邊,所謂站隊不站隊,他們不在乎。 不過眾人還是喜歡在各種風聲中找細節,找尋他們有可能站隊的痕跡,例如有人從樊凡于的夫人謝氏推斷,樊府站到了二皇子這邊,還有人覺得樊家二小姐的名字叫穎穎,是站隊穎貴妃的樣子。 而今皇上將樊府大小姐與三皇子結親,是不是誤會了樊家的意思? 樊家、沐家雖是在爭奪京城四大家之首的,但是他們兩家都有一定的默契,就是當今圣上是誰,他們就忠心于誰,除非君主昏庸。 面對皇子的站隊,他們不做有風險之事。 不過皇上賜婚一事,亦有可能是想要把百姓們的風向轉回正道,說不定襄帝也是深知樊府的立場的。 樊凡于就算待在皇上身邊許久,許多事情還是猜不透的。 獲得了皇上賜婚之后,樊昕昕一直待在樊府里準備自己的婚事,襄國許多出嫁的規矩中,女子自己的婚服要自己繡,可能自己的繡工不是很好,但是至少少部分要是出自自己之手。 昕昕雖然想念糖葫蘆,但是她不敢說。 穎穎偶爾會伴在她身邊一起製作手工、準備一切,看到她的樣子,也便想到了糖葫蘆販。 穎穎不得不想起,當天被收買的糖葫蘆販。 樊府至今還在徹查此事,雖然是三皇子帶她回府,但是樊凡于等人還是不敢叨擾三皇子,也不敢詢問為何是三皇子帶她回家,現在三皇子與她即將成婚,這件事情更是難以得知。 畢竟二皇子雖然在這件事情做出了破綻讓徐清和許府等人抓到把柄,但是還是疏漏很少的。 穎穎在煩惱之際,想起了徐清的臉龐。 于是寫了一封不長不短的信送去徐府。 知悉是樊穎穎所撰的尺素,徐清心中迫不及待的想打開,但礙于顏面,他依舊是淡淡的接過,緩緩地打開。 「徐公子,既然了解彼此身分,私下便不用在意太多規矩了?!剐烨遄x了第一句,心中掩不住激動而嘴角為揚。 一旁的檀云瞥見是以前的主子寫來給現在主子的,已經能想出徐清笑出來的原因。 「想請您幫穎穎徹查一事?!?/br> 穎穎娓娓道來當日她遣人出門查時下人給的消息,她卻不知這些是否正確,只不過她一直覺得樊府里面有人在搗鬼,卻不知道是誰。 穎穎儘管聰明,也沒有徐清城府深。 徐清細細品味完穎穎的字句后,雖說他從前幾句就能推敲后面所寫,但是他還是耐心地看完,而后提筆回信。 他將他的推論以及所知的真相都寫了進去。 「對于此事徐某擅作主張實在有些抱歉?!?/br> 但是徐清也知道,襄帝著實相信樊家,對于兩位正一品的官員身后的家庭,樊家的地位是高于沐家的,此次的賜婚牽動了許家,是讓樊家了解襄帝的心意。 襄帝希望樊凡于意識到,樊家應該要站「皇后」這邊,但是否站在「三皇子」這邊,那就另當別論。 而既然是皇上親自允許的站隊,自然是犯不著忌諱的,但是顯然樊凡于沒有猜中,這也難怪說襄帝曾跟徐清說,樊凡于被封了太保后就不怎么會猜帝心,也不怎么進言,過于小心翼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