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然而,過往歷朝歷代,又有多少女子能入仕為官?便是能,難道是通過科考嗎?尋常老百姓要供出一個書生已經不易,又怎還會讓女兒去讀書學習?大多都是十二三歲便要準備出閣,若到了十七歲還未嫁做人婦,那多半都是有特殊情況的。 對老百姓而言,女子需要做的,便是生兒育女cao持家務,生兒育女為的是增加勞動力,對于耕種土地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來說,勞動力才是一切。 如此一來,讓女子入學堂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無意義的事。 但僅僅是幾乎。 大蘅國近些年來,商貿發展相當發達,而在司淵渟推動開放海禁,促進海外貿易的發展后,商貿經濟更是為大蘅國的經濟帶來了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都要繁榮的飛躍。 “陛下,東漢時期鄧綏皇后為提高皇族子弟的素質,特地于漢安帝元初六年開辦一所官邸之學,不僅令皇族諸王子弟及鄧氏近親子侄中,更規定了,無歲以上不論男女都需進學堂念書。并且,鄧綏皇后因受到老師班昭的影響,極力主張成年女子也應與男子一樣讀書,據記載,‘詔中官近臣于東觀受讀經傳,以教授宮人,左右習誦,朝夕濟濟’,由此開創宮廷女子與男子平等接受教育的先例?!彼緶Y渟將歷史先例搬出,將一眾已經迫不及待要反對的大臣即將出口的話先壓了回去,然后繼續說道:“盡管在兩漢之后,這種男女皆可接受教育的情況就再也沒有出現過,然而前有明朝,也同樣支持于宮廷中令宮女識文斷字讀書明理,并由此進一步晉為宮廷女官。因此臣以為,為女子開設學堂,并非不可為之事?!?/br> “司首輔,你這提議,我們尚且不論女子有沒有必要接受教育,我想先問一句,這開學堂的錢從哪里出?難道又是從國庫里撥出嗎?這幾年官學改制,已經讓國庫的壓力很大了。更何況,普通老百姓,也給不起這個錢,送女兒到學堂讀書吧?!币幻蟪颊f道,他是不反對讓女子接受教育,只是開設學堂,還是要從更實際的角度來考量。 “朱大人,此乃是戶部的事,你該問的人是我夏某人而不是司首輔?!睉舨可袝闹据W立馬便站了出來,“大蘅國如今正是繁榮之時,邊疆前幾年雖常有敵軍來犯,但幸有良將近這兩年已越漸太平,于軍餉物資上的消耗并不大;賦稅改革后,各地貪污亂象得到有效管控改善,再加上商貿發達,國庫更得充實;再者官學改制后兩次科考結果有目共睹,現在更得到各地富賈支持,官學改制導致國庫壓力大一說并不存在。身為戶部尚書,臣以為即便再撥出款項設立女子學堂,要并不成問題?!?/br> “即便不成問題,可這除了富貴人家,又有多少老百姓會把自己女兒送到學堂?女子學堂哪怕是公費,筆墨書籍難道就不要錢了嗎?普通老百姓,怎會有這覺悟與閑工夫?”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壬說道,他為人固然正直,然而在女子一事上,卻始終十分固執,觀念想法都難以改變,這些年來,新上任的刑部尚書況世珣和大理市區阮邢都已支持改善女子地位一事,唯獨王壬,始終堅持不肯再退讓。 “當初官學改制,難道是從一開始就順利的嗎?王大人,你以為讓女子接受教育,最終受益之人是誰?”司淵渟知道這其實是大多人更在意的事,因此他要做的,其實是找到一套能說服這些人的說辭,只要能達到最終目的,便是曲解本意說得天花亂墜也無妨,“讓女子接受教育,令女子識文斷字成為明理之人,女子學會謹言慎行又能好好cao持內宅,更能教養出好的下一代;讓女子真正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賢內助,男子方能安心主外,不必因內院不安、兒女頑劣不孝而終日煩心?!?/br> “就像母后一樣!”本來一直安靜地被楚岳峙抱著的楚慎獨在此時突然插嘴,在一眾大臣面前大大方方地說道:“父皇適才有言,正因為有母后這樣一位賢內助,父皇才能一直專心國事!” 皇長子一開口,原本想要反駁的大臣霎時便將話吞了回去,若是此時再開口,那便不是跟司淵渟辯論,而是在駁斥皇帝剛剛說的話了。 楚岳峙微微挑眉,很是贊賞地看一眼楚慎獨,見他機靈地朝自己眨眼睛,便知道他是故意插的話,顯然一直都在認真聽他們說話,而不是神游在外。 “陛下,臣以為司首輔之言十分在理?!贝罄硭虑淙钚贤瑯犹で耙徊礁阶h,“臣妻乃皇甫將軍,她自小便得到良好的教育,在皇甫氏落難后流落江湖,也有幸得到觀照真人的照拂教導,無論是學識抑或武藝皆不輸于男子,如今身為朝廷第一女將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也為臣誕下愛子;臣弟的幼子曾言臣妻皇甫將軍乃他心中榜樣,日后成人也必當要娶像臣妻皇甫將軍這般出色的女子。臣相信,若是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是斷做不到如臣妻皇甫將軍這般巾幗不讓須眉的?!?/br> 唇角隱隱勾動,楚岳峙從阮邢口中聽到這話,心中是感慨的,既是為皇甫良鈺今日成就感慨,也是為阮邢的改變而感慨,也正因為皇甫良鈺選擇了一條極為難走的路,他今日才能再多一份助力。 清了清喉嚨,楚岳峙道:“朕也認為司首輔的提議甚為可行,既然夏尚書認為設立女子學堂并不會增加國庫壓力,那么就請司首輔與夏尚書共同擬定一份設立女子學堂的議案,之后在女子學堂的教育內容上,就請吳尚書和涼祭酒從旁協助另行擬定?!?/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