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山海關的北邊乃是角山,雖海拔不高卻陡峭險峻,而這里早在大蘅國建國前便已經修建了角山長城;角山再往北是長壽山,長壽山的海拔要比角山高出許多,是山海關境內最高峰,地勢也更為險要。天然的地勢條件讓山海關易守難攻,多年來雖是兵家必爭之地,卻也一直都是入侵者輕易不敢攻克之地。 因山海關的南邊就是大海,因此長城一直延伸建到了海邊,而整體的防御城池則以箭樓為中心展開,于南北兩側分別修建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威遠堂以及鎮東樓,并配以四角的甕城,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換而言之,僅僅攻破一座城池,最多就是撕開了一道口子,并不能即刻就將山海關攻破,要攻破山海關,就必須讓整個防御城池被全線攻破。 司淵渟一到山海關,便馬上帶著周楫與鎮守山海關的大將確定當前戰況,同時確定目前敵我雙方的戰力。 “司統帥的意思是,這一仗,我們不僅要將燕涼大軍擊退,還要反追擊他們直到燕涼邊境?”鎮守大將朱必力對司淵渟的想法極為震驚,同時表示不認同,“統帥,古語有云,窮寇莫追,更何況,您帶兵十三萬,除去至今我軍傷亡人數,眼下我軍共有二十六萬。而那燕涼與蒙古族,保守估計眼下也已折損最少兩萬余人,也就是還有約莫十七萬。雖說在人數上我軍已占據了優勢,可若我們要奪回失去的城池,必然也要面臨一番苦戰,一戰過后再與他們進行全面的反擊戰,戰后將士若無修整便再次進行長時間的追擊,若燕涼被逼至絕地反擊,只怕到時候反倒是我軍損兵折將造成不必要的損失?!?/br> 司淵渟正仔細看那被蒙古族占領的新建城池構造圖,在聽完朱必力的話之后,他指著圖紙上幾處未完成之地道:“奪回城池,未必就需苦戰,蒙古族所突襲的城池乃是正在筑建中的新城池,一切防御設置皆未完善,且我軍之所以會失去那座城池乃因遭到突襲措手不及之故。蒙古族與燕涼聯手,目標顯然并非奪下那一座城池,而是要重創我大蘅國的士氣與威風,因此他們攻下城池后也必不會在防御上多加用心,新城池本身未完全建成,如此一來他們的防守將會極為薄弱。城池既然是我軍所建,自然也更清楚何處更易攻入,我們只需瞄準最不堪一擊的弱點偷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即可以最少的兵力傷亡奪回城池,并以此打擊他們的士氣?!?/br> 周楫不僅是蒼鷺營的最高指揮使,也是滄淵軍的軍師,他站在司淵渟身側看其指出之處,又細細看了全面的地圖與當下戰況的敵我布陣后,道:“司統帥說的有理,這新建城池,并非難以奪回之地,只需輔以良策趁夜偷襲即可?!?/br> 朱必力是從普通士兵一路熬了多年才出頭的將領,更是楚岳峙第一次前往邊疆時便隨軍出戰的老人,自然認得周楫,連周楫都認可這司淵渟的看法,他也不便再反對。然而他還是不能信任司淵渟,堅持道:“即便奪回城池非難事,可末將還是認為,在擊退燕涼與蒙古族大軍后,不應再進行追擊絞殺?!?/br> “朱將軍,依你之見,燕涼挑在此時興兵攻打山海關是為何?”司淵渟問道,看著朱必力眉頭緊皺面露難色的沉吟,他微一頷首,并未有為難朱必力的意思,接著說道:“沒錯,正是為了試探山海關的防御強弱以及我大蘅國的兵力是否依舊強盛。誠然,銳卒勿攻,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然而,此次攻打山海關的燕涼大軍與蒙古族戰士,當真就是燕涼與蒙古族的全部精銳么?相信朱將軍也看出來,這絕非他們的精銳軍隊。陛下初登大寶,眼下正是需要穩定民心的緊要關頭,因此這一仗,我們不僅要贏,還要給所有蠢蠢欲動的鄰國以及部落一個震懾警示,讓他們知道,陛下登基,大蘅國依舊有兇猛可畏的將領,大蘅國的國力兵力也一如既往甚至更勝從前的強盛,吾輩此仗,不僅是為了守護百姓,更是為陛下與大蘅國立威?!?/br> 要徹底擊潰燕涼與蒙古族聯手的大軍,不僅是為了守衛山海關,更是要籍此震懾所有觀望中的鄰國與曾經被楚岳峙擊敗過的部族,要讓他們知道,大蘅國在楚岳峙登基后將會迎來全新的局面,并非衰落而是盛世強國的開始。凡懷有禍心之鄰,大蘅國絕不手軟,若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大蘅國的軍隊定會悍然而戰,并且不留一絲死灰復燃的可能性。 “朱將軍,對于敗局已定之徒,即便我們窮追猛打也不會有危險,然而,若是我們瞻前顧后,讓他們誤以為我們是實力開始衰弱才會放他們一馬,這才會真的為將來留下更大更嚴重的禍患?!敝荛吹街毂亓γ媛秳訐u之色,繼續說道:“你我皆是在陛下手握兵權征戰之處便追隨陛下,應當清楚,陛下從來不懼戰也不會對敵人心慈手軟,因陛下很清楚,恐懼與無謂的仁慈只會帶來更大的損失,而這些代價,將會是我們底下的士兵與城內的百姓犧牲付出的生命?!?/br> 朱必力捏緊腰側佩劍的劍柄,過了良久后才終于說道:“司統帥與周將軍說得有理,只是如今燕涼和蒙古族已然打出了氣勢,我軍卻相對勢弱,這城池奪回需越快越好。司統帥此前還未上過戰場,末將以為,這奪回之戰還是交由……” “不必,奪回之戰與接下來的每一戰,本帥都會出戰,絕不會躲在將士們后方,如貪生怕死之輩般冷眼坐看將士們流血?!彼緶Y渟面露肅殺之色,道:“敢犯我大蘅國邊境,本帥必要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