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鍋里的水沸騰起來,祝槿見了,自語道:“好了?!闭f著,下意識抬眼看向沈碧,這才發現對方已經醒來,于是笑道:“醒得真及時,起來喝粥吧?!?/br> 沈碧坐起來,接過祝槿遞來的一碗白粥,輕輕地吹了幾口氣。 氤氳的熱氣遮蔽住了沈碧的視線,使祝槿沒有注意到他的注視,仍專心地打著手中的紅繩。 沈碧又吹了二口粥,白氣朝祝槿的方向飄開,越發影綽了他的身形——他們這一世,始終就像隔了層薄薄的霧氣,雖近,卻仍舊看不分明彼此。 忽地,祝槿喜道:“編好了!” 沈碧放下碗,斂起復雜心思,用眼神表示疑惑。 祝槿將他新打的手串系上沈碧左腕:“我小時候聽一個婆婆說,如果家里有孩子身體不好,就給他編一只紅手串戴在手上,可以避邪去災?!?/br> 沈碧怔怔地,像是不知如何反應一樣,半晌才擠出個字:“嗯……” 祝槿又拿起粥碗,塞回他手中:“不燙了,趁熱喝才能發汗?!?/br> 沈碧依言,又慢吞吞喝起粥來。 祝槿從食盒的第二層取出藥,放到他身邊,叮囑道:“喝完了粥吃藥,吃完藥繼續休息,準備明天出城?!?/br> 說完,他復又拿起《東云辭》,翻看起來。這本書一共六十回,前十五回都在講當今天君如何篡位失敗避禍下界、如何同當時昭彰國的公主羲和邂逅相愛、如何與她私定終身、如何卷土重來弒兄登基,權謀與愛情交織交錯,冗長得祝槿昏昏欲睡。 他索幸直接翻到了第十六回 。這一章要講東君的出世,作者煞有其事地在前寫道:“在這條骯臟不潔的血脈鏈上,即將誕生二個嬰孩?!?/br> “他們之間,既牽連著天然的羈絆,亦橫亙著永恒的詛咒。命運注定,他們倆將要擁抱,將要殺戮?!?/br> 祝槿一目十行地讀了起來,他看書的速度本就很快,此時全神貫注,更有乘奔御風之勢,書頁沙沙作響,撲騰翅膀一樣翻動著。 直到天色漸暗,字跡隱在晦色中時,祝槿才抬起頭來,想要點燃那盞木牌燈照明,卻見沈碧仍睜著一雙杏目,出神地望著他,戴著紅繩的左手腕伸出了被子,裸露在外。 祝槿皺了皺眉,放下書,將他的手又掖進被子里,放緩了聲問道:“怎么還不睡?” 沈碧道:“我睡了一天,實在不困?!彼f著,眨了眨眼,狀若無辜可憐。 祝槿道:“不睡病怎么能好?”他捻了捻燈蕊,復又將木牌燈點亮,拿起那本《東云辭》,道:“我給你念故事,聽著聽著就困了?!?/br> 于是,他便就著燈火跳躍的光,念起了云中君趁東君之危復仇的一段:“箭刺入金烏rou體的那一聲輕響,驚動了在樹下休憩的羲和。她下意識地抬頭看去,就見一只三足金鳥,身中利鏃,哀號著砸在地上。她尖叫著沖到金烏的尸體旁,顫抖的手試圖去觸摸那只嵌入金鳥心口的箭。冷冷的箭,溫熱的血,失去生命的金烏?!?/br> “這只是開始,砰砰砰幾聲巨響,羲和抬起赤紅的雙目,便看到一只只金烏陸續中箭墜落,金色的身體招展成一道道閃爍的華美流線。她又看到汩汩鮮紅的心頭血,猶然顫顫的箭尾,箭紋上熟悉的太陽紋?!?/br> “有人在用東君的武器襲擊正在渡劫的神君。羲和向梢頭看去,東君雖仍閉目坐在那里,青衣白裳上卻盡染鮮血,似著一身紅綃。每殺死一只金烏,東君就損失了一個分身?!?/br> “一道箭光在這時直向東君心口而去,羲和凄叫著一躍而起,擋在東君身前,在空中頓了一瞬,然后墜落委頓在地。頭婉轉地仰著,眼睛不甘地瞪圓,嘴巴大張著——而第十只箭,已穿透了她的咽喉?!?/br> 祝槿停了下來,沈碧已經睡熟了,眉頭緊鎖,額間滲出冷汗。祝槿用袖口替他拭了汗,繼續翻閱未讀完的《東云辭》。 風晃動著燈火,祝槿不知不覺已將手中的書冊翻到了后記。 作者在其中寫下了他創作的依據與心得,申明書中一切全是據史料的支言片語所臆造捏構,忠告讀者無須認真。 在結尾處,他寫道:“本書最后一字落成時,魁城正值正月十六。我步入小院,酉時的天際,這頭是落日西沉,余暉如煮沸的烈酒;那邊是朗月東升,明徹如臥水的白璧。我恍惚之間忽然覺得,他們的命運就如此情此境:遙遙天各一方,時時相峙相望?!?/br> 落款是“魁城佚名人結筆于不識孔方齋”。 祝槿掩卷思索了片刻,太息一聲,抬手去試沈碧額間的溫度,燒已經退了,他卻睡得并不安穩,微不可聞地囈語著。祝槿又為他掖了掖被角,提燈站起,步至前殿。 黑夜中的日神廟里,只有他手中這一點稀薄的微光可以照明,微光暈在無頭東君像上,祝槿與半明半昧的神像對視著。 這時,他身后響起了一個嘶啞的男聲,惻惻道:“你知道他為何落得這樣的下場嗎?” 剎那間,祝槿四肢僵硬,如芒刺背。 -- “他們倆將要擁抱,將要殺戮?!闭Z出魯迅《復仇》 魁城佚名人也有話說:同人創作,請勿上升三次元! 因為看到有讀者講就說下,下兩章會出現一些不重要的配角甲乙丙丁,大家不需要記他們的名字,只要跟著主角走劇情即可,這些人只是簡單登場亮個相,正式有戲份時會再介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