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 不久之前,南楚王都,鬼王大軍已然入城。 因為城中修道者不在場,這些達官貴人和護衛甲胄在鬼卒面前都不堪一擊,何況是九幽鬼王親臨。 不過幾炷香的功夫,鬼王負手走入王城,一襲血衣,宛若當年“北盛血夜之變”。 只是他不再是無力回天的慶宇太子,而是象征人劫的九幽鬼王。 “這是北盛皇族遺脈吧?”翰月無視金甲衛的恐懼,閑庭信步般走到幾個華服貴人面前,眼神瞥過,便立時知曉這些人的來歷,“是二弟的子嗣?!?/br> 當年北盛一共三位皇子:中宮嫡出的慶宇太子,小侍女所生的透明人二皇子,世家寵妃所出的三皇子。 二皇子出身最差,性格懦弱不得寵愛,弱冠之年就被趕去封地,反倒逃過一劫。 說實話,慶宇太子和這位二弟倒是無仇無怨,北盛滅國后,他們一脈逃往東齊,另一脈投靠了南楚。五百年來,早就物是人非,甚至看不出半分二皇子的影子。 看著瑟瑟發抖的眾人,鬼王輕笑,翻手間便倒下一片。 滅世屠城,不留一人,男女老幼,尊卑貴賤,眾生平等。 當九幽鬼王殺光殿中最后一位貴人時,便聽聞天邊那一聲佛號,他眉梢一挑,下一刻,便出現在城中集市,看著下方端坐于尸山血海中的灼華。 他不再面露癡傻,而是沉靜厚重如一座高山,雙手合十,閉目念佛。 佛號響徹天地,令一眾厲鬼靈臺清明,想起了昔日為人時的種種:既有割舍不下的親人摯愛,也有無法釋懷的仇恨怨氣。 灼華并未逼迫眾鬼,只是讓他們醒過來,不再被鬼王控制,也不再為殺欲所擾,他只是給了一個選擇。 你們已經想起往昔種種,那么,是跟隨鬼王繼續墮化,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隨著權貴被殺光,隨著灼華化身地府,隨著眾鬼清醒明悟,隨著大慈大悲佛一聲“此劫可了”,翰月發現自己的力量在逐漸消失,盤踞于周身的怨氣一點點減少。 天道最終放棄滅世,選擇了對人族網開一面。 又或者說,天道本無感情,也不會做什么選擇。只是眾生怨氣既然有了可去之處,人間共業也就到此為止。 他應劫而生,也該劫散而亡,為自己五百年來所造的殺孽負責。 九幽鬼王若有所感,抬頭,看見天邊現出慈悲佛寶相莊嚴的法身。 “師父?!彼鲜卸Y,“一切皆了?!?/br> “你還不悟嗎?”慈悲佛問道。 翰月笑了起來:“悟了,卻也不悟?!?/br> 慈悲佛頷首微笑:“善哉,你且去吧?!?/br> 翰月轉過頭來,和睜開雙眼的灼華對視,他們長著一模一樣的臉,卻猶如善惡兩面,缺一不可。九幽鬼王不再猶豫,他走向尸堆中的自己,兩者融為一體,遁入地下,共同化為地府冥尊。 # 隨著這一聲聲佛號,我也明白,自己該走了。 隨著冥尊降臨,地府六道已經建成,數以萬計的厲鬼只有三條路可選——依舊追隨鬼王、放下屠刀轉世,或者徹底灰飛煙滅。但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必須離開陽間。 厲鬼之身,陰陽有別,不可長留人間。 當然,我是個特例,我還有第四條路。 慈悲佛應該記得,祂老人家好像還欠我什么東西。 老樵夫現身六道之中,依舊拿著旱煙“吧嗒吧嗒”吸著,打趣道:“老夫信守諾言,豈會做背信棄義之事?” “自然不會,我怎敢誹謗世尊?” 老樵夫伸出煙斗,敲了敲我的手腕,煙頭半點不燙,卻在點觸的地方,幻化出一條活靈活現的鯉魚,躲在一株墨蓮之下,沖我活潑擺尾。 這就是慈悲佛送我的禮物?祂為什么如此喜歡當謎語人,哦不是,謎語佛? “這是何物?” “佛曰,不可說,”老樵夫握著煙桿,笑道,“到時候自然會用上的?!?/br> 我不死心,又問道:“世尊可知,我為何輪回幾世?” “知曉一二?!比缓蟮k又不說話了。 要不是打不過祂,我現在可能已經在拔他的胡子。 “你的輪回,也是因果循環?!?/br> “何為因?” “世人常道,因前果后,你卻不然,”老樵夫意味深長,“你的因在之后?!?/br> 說實話,我沒怎么聽明白,還想再問,慈悲佛卻只說了最后一句。 “九世之后,自有結果,但行善事,莫問吉兇?!?/br> 然后,祂就把我轟走了,準確來說,是把我投進六道中間的第七個門。 真可惜,我還沒來得及和故人道別呢。 但我也知道,慈悲佛不是故意刁難我。之前我為了殺魑魅,用所有怨氣凝結為弒神之槍,在魂飛魄散的邊緣。佛子雖舍身渡化萬鬼,但我卻無法被渡。 因為我根本就是從死人怨念中長出來的奇葩,沒有生前因緣,若消散了,就真危險了,所以慈悲佛才將我一把推到下個世界,祂是在救我。 可我依然遺憾,算了,能有這樣的結局已經是個奇跡,唯愿故人從此一生順遂。 第86章 鬼蜮篇(番外) 瑯國都城, 就定在前朝北盛的皇都。 當年立國時,也有大臣覺得不吉利晦氣,畢竟那地方曾被血洗, 又做了五百多年的鬼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