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阿斯達(5)八道篇
【檀君天符記上卷八道篇】 檀君元年,神市阿斯達之民只知天王崩,不知太子逃。 四臣謀逆,以虎臣為首。 虎善變化,于是化作檀君之貌登基為王,號曰:檀君王。 立桓雄孫女帶方為后,封四臣為天王,與王共治桓國。 鳥天王為玄菟,馬天王為臨屯,龜天王為真番,虎天王為樂浪,號曰:桓國四天王。 虎能分陰陽,陽身作檀君王,陰身作虎天王,后世曰:太極虎。 亦偽其身世,流傳于民曰:「檀雄天王令孫女飲藥成人身,與檀樹神婚而生男,名檀君?!?/br> 因百年前虎入地洞不能成人,故忌恨雄也。不愿當其子,故造假言。 桓雄惟儉一子,其馀子孫咸是熊飲藥成人身也。 千年暴政終惹民怨,有詩云: 君臣同一人,朝政隨己意,四臣作威福,權傾阿斯達。 (紀元前1046年)檀君一千二百八十八年。 千年之后太子從返阿斯達,至神市,立民前,揭穿虎天王面目。 檀君對質虎君曰:「吾乃真王,汝為假王?!?/br> 虎君駁曰:「孤當王千年,萬民為證,焉有假乎?」 檀君曰:「我有一法,可辨真偽,汝敢從否?」 虎君曰:「從之。但孤為真,汝將死,可否?」 檀君對曰:「可以?!?/br> 虎君曰:「說也?!?/br> 檀君謂眾民曰:「傳言,神授天王三符印,若汝為真,當能使符印?!?/br> 虎君尋思:『我獨能使鈴印,鏡劍二印乃兄之絕技,我不能焉?!?/br> 檀君見虎惘而不語,便曰:「汝臣可代之,如何?」 虎君喜曰:「善也,孤將清白?!?/br> 須臾,移至地洞外,眾聚之觀也。 神檀樹下,鳥天王叱曰:「吾乃玄菟,狂妄之徒,瞧我如何使劍??!」 于是喚出朱蒙神鳥顯于眾前。鳥羽如火,兩翼展之,超天地之洞。 檀君泰然自若,亦念咒役使神鳥。 朱蒙怒而啄之,將君吞也。 倏忽,鳥喙開而人復現,君由鳥口中取出一劍,即是阿斯達劍。 檀君舉劍高呼:「大韓之神劍在此,朱蒙速降!」 神鳥俯伏,敬曰:「檀君大神叩首,孽畜降伏?!?/br> 虎君大驚,託詞曰:「不算,鳥天王無神器,非不能敵汝?!?/br> 檀君曰:「罷矣。天符一印降也,次換誰?」 馬天王拱手曰:「臨屯是也,宇宙陽鏡照天羅?!?/br> 龜天王作揖曰:「真番是也,宇宙陰鏡耀六甲?!?/br> 天羅六甲,一馬一龜,首尾相顧,犄角成陣。 檀君使出無上仙法,斗之戰之,不能取勝。 神馬攻之,神龜防之,一攻一守,合作無間,如天衣無縫也。 檀君金光護體,使其不能近身,催動天符鏡印,旋即,宇宙鏡浮空任憑處置。 鏡之陽光照天羅,使其收之鏡中,又困囹圄,不得自在。 鏡之陰光耀六甲,使其收之鏡中,又困牢籠,不得自如。 虎君失色,怪罪曰:「馬龜天王失之神器,才會敗之,非汝之能也?!?/br> 檀君嘆曰:「已矣乎!天符二印降也,三換誰?」 虎天王曰:「在下樂浪,看招!」 頓時八道鈴罩頂,八虎圍檀君于垓心。 檀君擎天喊曰:「祖父助我!」 是時,風吹樹動,天降神果。 大韓八果,天藍地紅,蒂化八符,印于八道,天旋地轉,八八六十四道。 少焉,八虎合一現原形,百虎神獸屈服之。 獸討饒曰:「君王,饒命。八道符印厲也,吾身猶如五馬分尸,請收之,百虎心悅誠服?!?/br> 檀君收功,復喚馬龜,敕曰:「四獸捉拿孽子,將功贖罪?!?/br> 四神獸接令,齊曰:「吾等領命?!?/br> 虎君及四天王見大勢已去,急欲遁逃。 未成,四獸將子逮之,送至君前。 檀君怒曰:「爾輩欺世盜名,不可饒恕,應當處以極刑!」 四崽跪曰:「圣君饒命?!?/br> 四獸求情曰:「君王,吾等愿效犬馬,請饒吾兒?!?/br> 檀君寬恕曰:「也罷。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削其rou身,貶至凡間?!?/br> 于是四崽,玄菟、臨屯、真番、樂浪之神靈,徘徊人間,等待天時。 而后虎君王后帶方思夫,求之往凡世尋夫,檀君應允。 萬民知真君降臨,歡呼:「檀君陛下,萬歲?!?/br> 如此不費一兵一卒便捉拿亂臣賊子,避免生靈涂炭,真乃檀君之功勛,萬民之福也。 三日后,檀君于神市大展神通。 八道鈴浮于天,旋即八道神光射向八方,遠至人間八個地點。 檀君謂之民曰:「孤當創立八道世界,新國將建于天道阿斯達?!?/br> 于是前往人間北方地點,執阿斯達劍開天闢地,舉宇宙鏡照出陰陽萬物。 僅僅七日便創造出天道阿斯達。 開天日檀君遣天兵將神市之民遷移至天道阿斯達。 是歲,十月三日,開天,立國號曰:朝鮮。 朝鮮國,檀君為王,以熊女族長老之女為后,以三才八道為官,以五部三十族為民,立都阿斯達。 檀君謂萬民曰:「孤于人世當王一千二百六十五年,今將續國祚,吾之子民,從今以后,當稱孤為,天君?!?/br> 故曰:桓因天神、桓雄天王、桓儉天君,三圣也。 之后每經三年創世一道,二十一年來共開七道阿斯達。 俗語曰:熊女三七日成人,八道三七年成功。 八道阿斯達功成之時,王后誕下一子,檀君起名,曰:辰。 因阿斯達之意為晨曦之國,故王子名為桓辰。 阿斯達界有八道九市之說,八道為八道阿斯達,九市為八道市加神市,所以八道阿斯達和神市阿斯達,合稱八道九市。 八道阿斯達之八方之名暨八方之市,如下: 北方天道阿斯達,立都龍市也。 東北風道阿斯達,立都馬市也。 東方水道阿斯達,立都龜市也。 東南山道阿斯達,立都熊市也。 南方地道阿斯達,立都虎市也。 西南雷道阿斯達,立都牛市也。 西方火道阿斯達,立都鳥市也。 西北澤道阿斯達,立都兔市也。 八道阿斯達有天湖可互通,神市阿斯達則不然,需持有神官之符印方能通其界也。 (紀元前811年)檀君一千五百二十三年。 檀君退位,傳子桓辰,故人間并阿斯達,御國一千五百年。 辰王開壇祭天,告之天神、告之天王、告之天君,三圣封其號曰:天帝。 天君在世,代二圣賜神器。 八道鈴、宇宙鏡、阿斯達劍,合曰:天符三神器。 檀君攜四獸還神市,創先天八道,并將四方神獸命名曰:四象。 因與中國四象作區分,故曰:阿斯達四象?;蛟唬撼r四象。 后來又有五方神靈之說,將熊女納入其中,名曰:阿斯達五靈。 《阿斯達四象》 北方朱蒙神獸。 東方天羅神獸。 南方六甲神獸。 西方百虎神獸。 《阿斯達五靈》 中央熊女神樹。 北方朱蒙神鳥。 東方天羅神馬。 南方六甲神龜。 西方百虎神獸。 檀君八道與伏羲八卦,不盡相同,八道只取其名,不取其樣。 八卦用直線表示卦象,八道用圓線表示道向。 道向即是道路之方向,故占卜得道向,道向解迷津。 后世口訣云: 天道三圓滿,風道外圓虧,水道中圓實,山道內圓陽,地道三圓缺,雷道外圓盈 火道中圓虛,澤道內圓陰。 天藍地紅,上下八道,天旋地轉,八八六四。 神市阿斯達由三神司理之。 風神司、雨神司、云神司,為三神司也。 風神司:設風伯一人,大神官、大神女各一人,神官、神女各十五人,共三十三人。 雨神司:設雨師一人,大神官、大神女各一人,神官、神女各十五人,共三十三人。 云神司:設云師一人,大神官、大神女各一人,神官、神女各十五人,共三十三人。 三神司共九十九官職,尚缺一人總管,如同熊女百日缺一日便不成人,故從風雨云三族之中,萬中選一,挑出一人,號曰:大韓官。 大韓官上達天聽,能與神溝通,故曰:神之代言者。 風伯族、雨師族、云師族,世代為神職,故開天日未隨檀君遷離神市。 (紀元前458年)檀君一千八百七十六年。 檀君仙逝,享壽一千九百零八歲。 是歲,三月一日,天帝桓辰率百官暨萬民赴神市弔祭天君。 大韓官領眾神職行葬禮儀式,于時萬民嚎啕大哭、呼天搶地、捶胸頓足、呼嗚哀哉。 天帝桓辰撕心裂肺,百官泣不成聲,與萬民一同嗚呼曰:「檀君……」 眾人哀痛至極。 葬地洞,諡號,神檀大天君。 后地洞改為神廟,名曰:三桓廟。 三桓者,桓因、桓雄、桓儉,亦稱三圣。 有天云,天父、天子、天孫,三位一體,曰:韓仙人。 有地云,天神、天王、天君,三位一體,曰:檀君王儉。 有人云,桓因、桓雄、桓儉,三位一體,曰:大韓神。 有詩為證: 桓字木日合為一,朝字十日十無月,天上地下各一橫,三桓一共有六橫, 回卵開柱留六豎,六橫六豎便是韋,十日十韋合一字,三桓一體大韓神。 據說,從韓仙人降世至檀君下凡,共經歷三千三百三十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年。 【八道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