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病公子失敗后 第33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懷了反派的崽、你是我的遺產、掌心痣、替身和白月光he了[穿書]、嫁給真少爺他舅[重生]、被哭包美人折服、遺忘的孤島、在最后一根火柴燃盡之前、過去的你,未來的我、吸血鬼貴公子與狼王子
江新月忽而驚叫道:“三哥哥你怎么了!” 江羨之靠在墻邊,似喘不上氣兒了。 他目光沉沉掃過正院里瑟瑟發抖的人,意料之中地沒有見到瑕玉軒的那個人。一聯想到meimei信中杜鵑啼血一般的控訴,江羨之似乎知道寧王身邊的幕僚是誰、那頂轎子又是往哪里去的了。 - 喜轎顛顛,江晚寧在里面緊攥膝上衣物。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奇怪了。 嗩吶尖銳的聲音一聲比一聲凄切,把江晚寧吹得渾身發毛。那種涼意從轎子的底部慢慢地騰起,貼著江晚寧的小腿慢慢地湮沒她的口鼻,鉆入她的每一個毛孔,使她抑制不住地開始打顫。 她是見過別人家的婚禮的。 也是鑼鼓嗩吶喧天,卻從未這般凄涼過。 一路走下來,仿佛少了點什么。 好像……好像是人聲。 鼎沸人聲穿過嗩吶的鳴聲,會將嗩吶倍感凄涼的聲音沖散。若是喜婆沖天上高高地拋出好些許多喜糖和銅板,會有好多黃發兒童沖上去哄搶。一路走下來,江晚寧竟不曾聽到一點兒人聲,即便有,也是廖廖數語。 江晚寧探窗,試圖掀開蓋頭看一眼。 “姑娘,姑娘!”喜婆摁住她的手,驚叫一聲,“這樣子不吉利!姑娘有什么事吩咐老奴便是!” 這個喜婆是打杜府來的,不是伺候江晚寧的那一個。 江晚寧依言放下手,還是不死心地問了一句:“嬤嬤,怎么不見人講話?” 喜婆環顧一下四周。 街上空蕩蕩的,路上的行人都在杜府被抄家時跑光了。即便走過一兩個不知情的醉漢乞兒,也不過是匆匆忙忙地看一眼花轎,又驚又疑地閃身避開。 喜婆道:“這條街上住著的都是權貴,一路下來都是斯斯文文的人呢,哪里會和平常百姓一般大喊大叫的。更何況喇叭嗩吶的聲兒這么大,被遮蓋也難免?!?/br> 江晚寧總覺得怪異,又說不出哪里。 “那……那喜糖都撒出去了?” “撒出去了!”喜婆很篤定地道,“一大幫孩子哄搶去了,攔都攔不??!姑娘信老奴,杜家郎君也可為老身作證呢!” 杜從南的表兄仿佛也在旁邊低聲應下。 聲音低低弱弱,像是從喉嚨里硬擠出的一樣。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江晚寧只得縮回了轎子里。接下去的路上,那個老嬤嬤似乎一直很防備著她,隔著一道鮮紅的蓋頭,她也能察覺到對方謹慎地視線盯住自己。 咚、咚、咚。 心臟在猛烈地撞擊胸肋骨。 那個地方悶悶的,不知不覺地抽搐一下。 不知過了多久,轎子落在了地上。 四周如死水一般的安靜少了喇叭嗩吶等叫聲的掩飾,在耳邊一下子變得真實起來。江晚寧被婆子牽下花轎,不聞人語,只能聽到腳尖碾過底下泥沙的聲音,簌簌作響的、充斥在耳邊的。 江晚寧下意識地:“涼夏——” 沒有人作答。 她嘗試地又喊一聲:“冬溫……” 這時候喜婆的聲音響起:“姑娘!” 她歡喜的聲音帶了點兒刻意:“新郎官來接新娘啦——” 江晚寧還沒反應過來,便覺得指尖被人握住了。和杜二郎一樣的粗糲的指腹、圈繞住手腕的薄窄袖子、滿袖淡辛味的蘇合香以及郎君腰上一閃而過的她贈予的平安鎖,卻讓江晚寧下意識地想要掙臂、甩手。 對方似察覺出她的意圖,手微微用力。 粗糲而guntang的五指有些強勢地并入江晚寧的指尖,與她嚴絲合縫地緊貼。 江晚寧莫名有點怕、有點想哭的沖動。 二郎為什么要這樣、為什么連一句話也不說呀。 眼前的綃金蓋子是鮮紅的、腳下綿軟的毯子也是紅色的。她整個人都被一團一團的紅色給吞食了,如稠濃的血液一般的紅,讓她頭昏腦脹的。 喜婆道:“二郎如今正高寒呢,喉嚨說不出話。論道理新娘子的腳不應當落地的,跨火盆也應當新郎官兒抱過去。既然郎君身子不適就免去這個環節罷,咱們進屋拜天地去?!?/br> 江晚寧動了動腳,隨著身畔的人往前走。 腳邊叮當一聲。 江晚寧順著紅蓋頭的漏出的罅隙覷去,見到了一盞碎成兩半的花瓶。 新婚禮上,無緣無故會躺著這個嗎? 一股莫名的勇氣與沖動攫住了江晚寧。她勾了勾空閑的右手指尖,正要一把扯下頭頂的紅蓋頭,撞破這詭異的場景時—— “今日婚宴,眾人為何不說笑?”身畔的人這般道。 他應當病得很厲害,吐字極其吃力。 嘶啞的聲音像被人揉成皺巴巴的一團,然后又平鋪展開;又像是被扔在了粗糲沙石里反復摩擦,拎出來抖抖后重新裝入他的喉嚨??傊?,這副嗓子失了少年音色,讓江晚寧陌生又心慌。 然而原本死寂的場面卻因他的一句話而漸漸地活絡鮮明起來。 人聲嗡嗡,如崩裂的琴弦般顫動。 他們稱贊二人金玉良緣、天作之合; 他們祝愿二人永結同心、白頭偕老; 他們打趣二人關系和睦,三年抱倆。 諸位賓客們的聲音聽起來客氣、謹慎、官方,細聽之下仿佛夾雜著一兩分害怕,可是他們嘴里切切實實地喊著他“二郎”。 喜婆湊到江晚寧的耳邊勸說道:“新郎官的病癥來得算是莫名其妙的,一夜之間就染上病了,怕不是粘上了什么邪門的東西。老奴瞧著外邊兒風起大了,姑娘可要時時刻刻地看顧好頭上的蓋頭。掉下來不吉利,老奴被打一頓不是要緊事,若是新郎官因為更遭罪就壞事了?!?/br> 因著夏姨娘的影響,江晚寧是有些信這東西的。 她垂目輕應一聲,怕拿下蓋頭后壞事,只能同二郎一起進了花堂。 入花堂,在供案前行交拜禮。 祭過天地后,為堂前父母敬茶。 因著杜從南的父親遠在邊關,堂前坐著的人理所當然地成了杜從南的祖父,杜太師杜如宗。 江晚寧與杜二郎齊齊跪坐在蒲團上,接過邊上丫鬟遞過的茶水,恭恭敬敬地朝著主位上端坐的二人敬去。 許久,未有人接過。 杜如宗面色又青又紫,下巴上蓬蓬雪白的長須因為一陣又一陣的憤怒而微微地顫動,他眼眶瞪得欲裂,恨不得將面前的男子燒出一個窟窿來。而坐在一邊的杜氏卻頻頻擦拭臉上的淚水,卻連一聲啜泣都不敢發出。 跪在地上的郎君眉目輕挑。 斷眉下的眼神陰戾,朝不遠處一望。 在花堂的一邊——如假包換的杜二郎—— 不,如假包換的杜家三郎被兩個侍衛強行壓在地上。他穿著凌亂而褶皺的喜慶禮服,脖上架著兩柄雪亮的刀,口中塞著棉布,雙目泣血地看著花堂的男女。 兩個侍衛看見主子發令,刀子往杜從男的脖頸處逼近幾寸。 杜氏哪顧得上別的,一把抓起眼前的茶盞一口氣飲下。飲完茶水后,她用近乎哀求的目光看著杜家掌事人杜如宗。 杜如宗無可奈何地閉了閉眼,他顫抖著雙手接過江晚寧手里的茶盞。清冽香甜的茶水在他眼中好比毒性強烈的□□一般,慢慢地滑入腸肚。 場上的賓客面面相覷地看著這荒唐一幕。 他們的腦海中難免地,浮現出先前足夠讓他們毛骨悚然的一幕。 先前,杜府的氛圍歡快而祥和。 杜從南一身喜慶婚服,面紅耳赤地立于前來道喜的人群中。杜老先生在朝中是個舉足輕重的大臣,如今他的孫兒與楚國公府的千金聯姻,不少人嗅著權勢味兒過來攀附。 然而這等和樂的場面被鐵甲聲打斷了。 黑甲兵從四面八方洶涌而來,以杜府勾結端王刺殺圣上的名義將驚慌失措的人群團團包裹。杜府的遭遇遠不如楚國公府里的人那邊舒服,他們一個個被五花大綁,扔在了大院中。 指揮這場行動的,是位年輕的公子。 更讓人汗毛倒立的,是他一舉一動都與杜從南肖似,不論是走路的姿態、說話時偶爾一翹的眉目……只不過杜從南獨屬于少年郎的恣意灑脫,在他身上卻硬生生地凹成了陰鷙恣肆的模樣。 起初,他摘下了杜從南腰上的平安鎖。 眾人不以為奇,以為他單純看中這物件。 然而接下來,他卻命人將五花大綁的杜如宗扔到了供案前的梨花魚紋椅上。古舊的椅子猛承了這一下撞擊,發出微弱的呻|吟聲。眾人眼睜睜地看著他給杜如宗奉一盞茶,命他將自己認作義孫。 杜如宗不肯,便拿他親孫作威脅。 杜如宗霜鬢淚濕,無奈下點了頭。 “我與杜從南,哪個年歲更大些?”年輕公子詢問身邊的小廝。 那個小廝白白胖胖的,生得伶俐的眉目幾乎垮到了下巴,硬生生把自己憋成了一張苦瓜臉。他拖著無力地語調回復:“郎君比杜二……從南年長兩歲多?!?/br> “那誰是杜家二郎?” “當然、當然是您啦,郎君?!?/br> “與meimei成婚之人,為誰?” 和江晚寧成婚的人是誰,分發給各個賓客的喜帖上寫得一清二楚。小廝不是個傻子,當然知道順著他的話講,便道:“是杜家二郎,是您?!?/br> 年輕公子滿意了。 他在院里等到了他的新娘。 他們二人并肩跪于蒲團,給主位上的年長者敬了茶水。 親眼看著杜老先生喝下了茶水,江晚寧才重重地呼出一口氣。 她心頭的懷疑與揣測,在杜老先生和杜氏接過茶水后一下子便消散了幾分。她已經無暇顧及筵席上僵得不能再僵、假得不能再假的賓客,畢竟她認識的杜氏和杜如宗已經接過了茶水,是不是……是不是就意味著這場婚禮是沒什么問題的罷? 應該……是這樣的罷? 可她為什么不能完全地直視身邊的人呢。 為什么身畔的人給她帶去的感覺熟悉又有些陌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