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同樣是人的臉,阮杏紅無疑比在場的人都要明艷,但是那雙眼中嘲諷的麻木,卻丑陋的那樣令人厭惡。 寧初二笑了,指著最前面那個形容枯槁的老人說。 各人各命?你覺得他們有的選嗎? 他的懷里,還抱著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也不知是睡了,還是已經...卷縮成一團,偎在他的身旁。 封涔撩起袍袖,逐一查看他們的狀況,越看,眉頭皺的越深。 因為許多人,早已經餓死了。 阮杏紅瞧著情況不對,不由退后幾步道。 你們到底是什么人?說好了來超度亡靈,現下是個什么意思? 這塊山坳,當然不可能沒有邱府的人,阮杏紅手掌一拍,立時有數十人出現,個個手持兵刃。 寧初二垂頭不語,只是看著那些百姓出神。 她大約也知道自己沖動了,不該沒等到連十九的人到場便撕了這層面皮。 但是面對這樣的慘景,和那樣的剝削者,她真的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招財上前護住寧初二,思量著如何應對,正看見山上驟然亮起一排火把。 為首之人一身錦紫朝服騎于馬上,于寒風咧咧中看不清神色,只知那視線淡掃過來時,便帶給人一種強勢的威壓。 在場的都是邱府養的打手,乍一見到這么多官兵一時都愣住了。 寧初二傻傻迎上前去。 你怎地到的這樣快? 他策馬到她近前,徑自將她拉到馬上。 這樣的場面你沒見過,我擔心嚇壞了你。 ☆、第四十八章 黑吃黑 寧初二確實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 在京城,她家雖無良田,卻有著修建還算體面的宅院。雖未頓頓錦衣玉食,但也算衣食無憂。 她以為,冬日著單衣,沿街乞討者已然算是可憐之人。 然當她看見山坳里這些瘦的僅剩皮囊裹身的百姓,她才知道什么叫做貧。 世間之大,她未曾出過幾次京城,沒想過那繁華地外還會有這般凄涼的慘景。 寧初一說:朱門酒rou,路旁凍骨,初二,如果有朝一日你也看到了我所看到的,便能夠理解哥哥為什么要做這樣的選擇了。 時至今日,她知曉了,但真的寧愿見不到。 那一具具冷了的骸骨,那一張張呆滯到絕望的眼神,無不刺痛她的心。 邱家人在云都橫行十余年,從未被官兵這般圍堵過。 阮杏紅一看連十九那身正三品的補服便知壞事了,當下嚇的便往山下跑。 連十九也并未有追趕的意思,只是淡聲吩咐。 將里面的人扶出來,剩下的,不用留了。 邱家守山的幾十家丁,最后全部伏誅。 可嘆邱懷準再怎樣小心也沒料到后院起火,阮杏紅回去之后更是半個字也不敢吐露,只悄悄的靜觀其變。 怪也就怪在,整整三天,城中都未傳出什么消息。 她曾問過邱懷準,京城來的那位大人,可還好伺候? 他洋洋得意的點頭。 不都是那個做派?沒有銀子辦不成的事。 離回京之日還有兩天,邱懷準都不知道北通山坳出了那樣的大事,只提了一箱金銀為連十九餞行。 席面上,各種野味珍饈,他掛上慣長討好的笑容為連十九布菜。 大人遠來辛苦,明日便要啟程了,下官也實在沒有什么稀罕物事可以招待。俗人送俗禮,孝敬給連爺,還望您不要推辭。將來回京之后若是能想起下官,能在圣上面前美言幾句,便感激不盡了。 連十九含笑,也不說收,也不說不收。手掌一抬,狀似無意之間露出一枚令牌。 邱懷準知他慣喜古玩,只當又是什么把玩的物件,細觀之下硬生生嚇出一身冷汗。 那是北通山坳家丁所佩令牌,從不能離身,現下出現在連十九這里... 他仔細思量了一下最近阮杏紅的異常舉動,前后一對便知是那混賬娘們露了事。 一時之間又是氣火又是心驚。 連十九悠閑的夾了一筷子青菜給寧初二,淡笑道。 邱大人的官做的八面玲瓏,所涉金銀財路之廣,本官都甘拜下風。 邱懷準當即就跪下了,幾步蹭到連十九近前。 連爺,下官有罪,但是上頭批下來的銀子也著實少了些。這城中本就難招做這等苦工之人,下官再不用些手段,上頭的差就不好交了啊,求您老人家體恤。 寧初二看著邱懷準大言不慚的腆著一張油臉叫苦,眼中浮現的都是那日山坳上的場景。 如不是用盡全身力氣,她險些要對著那張臉一腳踹過去。 連小爺照舊夾著盤子里的菜。 邱大人這是做什么?連某只說你官做的好,褒獎之語何至于驚嚇至此。 邱懷準暗暗琢磨著對策,再一觀連十九的神色,心下了然了。 訕訕爬起來告了個罪,緊趕慢趕跑出了門去。 寧初二不知連十九這唱的是哪一出,指著關上的門扉道。 他這是,畏罪潛逃了? 連十九綴了一口羹湯。 若他能舍下這些,便不會坐到今日的位置了。 果然,沒過多時邱懷準便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