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但是啃燒餅的樣子卻極其香甜。 她曾聽連十九說過,連方氏是世家嫡女,自幼就是錦衣玉食。想來這尋常的燒餅,必然是沒吃過的。 寧初二覺得,難得和離之后還能受她婆婆待見一次,便在臨走之前又留了兩個給她。 多吃些玉米面的餅子還是好的,不然您大便干燥那毛病 話還沒說完,便被她瞪著眼珠子推出好遠。 真是不友善啊。 玉米面這東西,真的是治病良方來著。 雖然婆媳聯盟的開端并不讓人樂觀,但也算是多了個能幫忙出謀劃策的人。 連方氏既然不愿意讓程元嫁進來,那這事轉圜的余地,就大的多。 懷揣著前婆婆給的三個錦囊,寧初二連步子都輕松了不少。 之后的幾日,連方氏照舊表現的跟她不熟。但是明里暗里的,鼓勵的眼神倒是真沒少給。 不過寧二姑娘也不是全然不鬧心的。 就比如如何請旨跟去云都這檔子事,就是得抓緊想個法子。 欽天監觀星臺上。 寧初二單手執筆,另一只手還拿著一張空折子。 冬官,我讓你查的東西查到了嗎? 還有三天,連十九就要去云都了,而她這邊還是一籌莫展。 京官沒有調令,沒有特旨不能隨意出京,她須得找到一個合適的借口才能請揍。 回大人,查到了。 哦?她三步并兩步自臺上下來,贊許道。 就知道你是個靠的住的,快說來聽聽。 冬官鮮少聽到自家大人對自己的夸贊,面上也顯得滿開心。 依照您的吩咐,下官仔細查看了云都的典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云都山。這可是個人杰地靈的好地方,山峰巍峨壯麗,高聳入云,傳說是曾經有一位仙人,途徑。 你等等。 寧家小二的臉沉了沉。 典故就不聽了,可還有別的? 冬官低頭想了想。 還有一個碧霞池,聽說是何仙姑洗過澡的,傳聞池水清澈見底,顏色碧綠,且。 寧初二整張臉都黑下去了。 我是讓你查云都有何仙緣典故,不是介紹山水! 欽天監的人要出去,必要沾上點怪力亂神的東西才好當由頭。但是這山水幽谷的,怎么上奏?她總不能跟圣上去說,她要去挖一座大山,或是裝一馬車池水回來吧。 還有沒有別的了? 額。冬官看了看寧初二的臉色,小心翼翼的說。 還有一處楓林晚,是一處酒樓。里面的馓子面據說做的一流,傳聞是文曲星君成仙之前吃過的。 說完,生怕寧初二罵他,悄沒聲息的挪了挪步子。 你說誰吃過的?! 寧初二突然扯住他的袖子,嚇的冬官整個人都是一怔,哆嗦了半天才道。 文,文曲星君。 誠然這個典故有些扯淡,但大多數傳說都是扯淡的。 文曲星君。 這個典故好。 良久之后,她放開他。 心情很好的坐回蒲團上,抬眸輕笑。 那你就給我講講,這故事是怎么說的吧。 三日之后。 連十九奉旨查驗云都堤壩重修一事,身穿御賜蟒袍,浩浩蕩蕩的離京了。 期間儀仗,從二品制,可見圣眷之隆。 程元縣主隨行在列,不少人都暗自猜測,這是圣上要籠絡連家之意。 而絞盡腦汁上折子的寧初二卻還跪在南書房北面的小屏風后面,講著故事。 就聽來人一身大喝:我來嘗嘗這馓子面。您道這人是誰?正是老張家的三媳婦的兒子,張亞子,也就是之后的文曲星君,梓潼先生。 里面的人似乎聽的饒有興致,出聲打斷道。 不是說,文曲星君是白蛇之子許士林嗎?這個張亞子又是個什么來頭? 能別問那么多了嗎? 不就請了一封去云都的折子嗎?至于把她叫來問的這么仔細嗎? 寧初二仗著里頭的人看不著,狠狠翻了個白眼。 回圣上,許士林的故事才是民間杜撰。而這位張亞子張先生,卻是南朝時確實存在的人物。 哦,那你繼續講吧。 寧初二暗自嘆了口氣,繼續道。 再說這位張亞子,出生時真可謂#!#¥%z% ~~~~~~~ 待到寧大人領了旨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經黑透了。 站在一旁候著的冬官一臉崇拜的說。 不過就是去云都請個做馓子面的廚子回來,圣上竟然都能跟大人聊這么久,可見是極欣賞大人您的。 那發自肺腑的星星眼,氣的寧初二兩眼發黑。 她此時的嗓子眼,干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能艱難的挪動著發麻的腿腳,盡量忽視冬官的存在。 欣賞? 恐怕找個說書的過來,圣上更欣賞。 你回去收拾收拾,我們今晚就上路。 她跟皇上說,馓子面這東西是放在大祈時給小皇子吃的。所以必要祈福之人親身去云都,找到最好的廚子,在供奉文曲星的廟宇中行了福晏之禮才能帶過來,不然會打亂九宮思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