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農業系統在古代當國師 第57節
書迷正在閱讀:去你的豪門聯姻、霸總O他又破產啦、神洲藥主、睡服狗男人(快穿)、[兄戰]和兄弟們之間愉快的性生活、陌陌小姐(H)、與你癡纏(1v1 H)、殿下他又嬌又甜[蟲族]、師尊他真不想當萬人迷、國民初戀和他的小茉莉
他卻沒有想到,這樣一個極為困難的問題,竟在今日便被解決了。 姜虞走到近前,指了指玉米稈上的被包裹著的玉米,“這兩樣東西可不是果子,不過也是能吃的?!?/br> “此物名為玉米,若是精心侍料,畝產或許能有五石?!?/br> 然后,她又蹲下身子,看著眼前的有些低矮,只能看到葉子的土豆植株,“此物喚作土豆,其可食用的部分埋藏在地種,畝產應當也能達到八石?!?/br> 這兩種作物的真實產量當然不止于此,但是考慮到這里的耕作技術,水利設施等等,她還是十分謹慎地將原本的產量打了極大的折扣,只說出了大約三分之一的程度。 但是這也已經足夠讓眼前幾人感到震動了,畢竟原本的小麥稻子產量,至多也不過二石左右,能達到三石便算是豐收時節了。 如今突然冒出這么兩種產量更高的作物,這讓太子也不由得感到仿佛是天上掉餡餅了。 只多一種產量高些的作物,便可以讓許多人能多種些糧食出來,多活上幾個人了,現在一出現便是兩個,這讓他激動得都有些眩暈了。 不過下一刻,姜虞的話讓他們更加激動起來。 “并且,這兩樣作物,都能在山地,貧瘠苦寒之地種植。 這話比前面幾句話還要讓太子興奮,他甚至有些按捺不住自己,想仔細詢問這兩種作物的情況來,但是最后還是不想在國師面前失禮,忍下了。 要知道,如今已經有了那樣高產的稻種,再出現什么其它相似的作物,意義也并不是很大了。 畢竟質量上乘的良田就那么多,反倒是那些不毛之地,多山地區,本就沒有什么平坦的地方,而且土壤質量也不行,極難種植。 如今這種作物不僅產量可觀,并且還能利用好那些原本不被人看重的荒地,劣田,這實在是讓人不由得大喜過望,恨不得將這些東西好好帶回去,立馬便種下去。 一旁的世子聽到這幾句話,也不由得心思浮動起來。 這樣的好東西,豈不是正適合他們昭地,產量又高,又不挑地方,還能在昭地那些貧瘠山地種植,實在是個好東西。 怪不得國師會說這東西和瑤瑤有緣,如此看來確實緣分不淺。 瑤瑤可真是個福星啊,只不過來這國師府一趟,便得了這樣寶貴的饋贈,實在是幸運。 他已經開始聯想起來,將這兩樣東西帶回昭地的景象了,或許,日后他便能見到昭地不再是那般荒涼樣子,能看到一片青翠了。 見他們一副沒回過神的樣子,姜虞便示意下人將上面的土豆和玉米取來,送去廚房烹飪,吩咐著只需將玉米蒸熟,土豆切塊與rou食同燉便可。 三人便見著下人小心翼翼地在眾人矚目下,掰下幾個玉米,裝進籃子里。另一邊則有人小心地將土豆挖出,一同送去了廚房。 太子看著那從玉米稈上長出來的黃色玉米,以及地里挖出來,顯得灰撲撲,沾了泥土的土豆,神色間好奇極了。 怎么一個長在這樣輕的枝干上,一個卻又被埋在土里呢,這樣的東西也不知味道如何。 雖然他覺得這兩樣東西相比不會很好吃,但是又一想,這可是國師帶來的東西,想必只是其貌不揚,味道應當差不到哪里去的。 而且,國師所言的耐旱又是何種程度呢,也不知極北邊的冬云城,能不能也種下這兩種東西。 要真是如此,那可比他想的還要有用的多。 或許他也該考慮,要鼓勵百姓多加開墾荒地了,到那時,孟朝的耕地想必要比如今翻上個幾倍呢。 世子也在暗自思索著,若是真帶著這兩樣東西回去,要先在哪里種下去,不對,還是應該先找經驗豐富的農戶來,先種上一墾再說。 三人中唯一沒有想那么多的便是宣瑤了,她看樣子十分期待這兩樣沒見過的吃食,甚至還想去灶臺那兒親自看看,這些東西到底要怎么做。 也不知道,地里種出來的那個東西,吃起來會不會有土腥味? 她又看看姜虞,見她一副飄渺的樣子,又忍不住多看兩眼,既然是國師jiejie的東西,肯定是好東西吧,園子里那些果子看上去也很好吃呢。 說不定就是這東西看上去普通了點,味道其實跟園子里那些東西差不多的。 三人來到了正廳等候,姜虞并不在此處,只是吩咐著,待他們品嘗過后,便可以將東西帶走了。 原本拿去的玉米土豆數量也不多,本就是讓他們嘗嘗的,并不是用來當正餐招待的。 因此并沒有等很久,后廚便將烹飪好的兩樣食物端了上來。 說實話,那些廚子以前也不曾接觸過這兩種東西,因此得了姜虞的吩咐之后,也不敢隨意處置,俱都小心翼翼地處理著,連蒸熟的玉米都要查看幾回,生怕弄錯了時間,蒸過了頭。 太子聞著眼前的rou湯,感覺其中仿佛還混合了一種其它的味道,小心地嘗了一口,感覺仿佛有一種沙沙的口感。 再試了那沾了湯汁的土豆,一入口,兩種滋味全都包裹其中,他甚至覺得這分明算是素食的東西,竟比單純的rou還要美味幾分。 他不由得眼前一亮,這東西竟果真滋味不差,而且想到土豆的畝產以及適宜種植在高寒地區的特點之后,他甚至覺得這東西更好吃了些。 又能飽腹,又高產,卻并不像是其它作物那樣只限制在南邊種植,這樣的好東西,實在可以說是毫無缺點了,或許真是仙人從天上一并帶下來的呢。 他繼而又看向桌上看起來十分晶瑩的玉米,果真是物如其名,上面綴著的都是如玉般米點大小,聞起來味道也很不錯。 只是這,該如何下口呢? 他看著盤子上完整的一個玉米,然后又看向其他兩人,昭王世子還品嘗著眼前的湯,宣瑤卻是已經拿著玉米,開始啃了起來。 嘗了一口之后,頓覺滋味實在不錯,還攛掇著哥哥也吃上一口,世子在昭地也習慣了父親的狂放,因此也很不以為意,撿起了盤子上的一個玉米,開始嘗了起來。 倒是太子,一直以來的君子教育,讓他實在有些不好意思直接上手便吃,最終他還是讓人切成了小片,用筷子挾著吃,倒也品出了幾分甜意。 這兩樣東西,竟然味道都不差,甚至可以說是別有風味。 太子淺嘗過后,等著世子和宣瑤也嘗過了,東西撤下之后,才開口說著,“阿瑤,這東西既是國師贈你的,你便帶回去吧?!?/br> 宣瑤年紀小些,但是也意識到了這東西似乎很重要,不然哥哥和太子兄長兩人也不會這么在意了。 因此她扭頭看向世子,“全憑哥哥做主就是?!?/br> 世子也猜到她會這樣說,便從善如流地應下,對太子回道,“此物即是國師大人所贈,功用甚大,自然是要交給皇伯父和堂兄的?!?/br> 他神色間倒沒有什么不甘或是不情愿的樣子,畢竟世子也知道,自己二人不可能將這東西據為己有的。 作者有話說: 餓了,想吃土豆燉牛rou里面的土豆。 ? 第82章 太子見他們二人確實不甚在意, 并且好似并不清楚這兩件東西的作用,還是開口寬慰著。 “成安, 阿瑤, 你們的心意我自然是知道的,這件事待我告知父皇之后,定會為你們商議些好處的?!?/br> 太子似乎是覺得這兩個弟弟meimei年紀還小, 還不明白這東西的重要程度,也不愿強奪了他們的東西。 心里其實是在暗自思索著, 等自己和父皇商議后,看看是否要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便交由成安帶回去, 在昭地先試驗著種植下去。 另一部分便交由農署,讓他們看看, 這玉米和土豆, 究竟該如何種植,又適合在那些地里種, 再將這些東西推廣到其它各處去。 世子見他這樣寬和的樣子, 原本有些焦躁的心也不由得沉靜下來,這短短的幾日相處下來,他也摸清了,太子堂哥實在是個謙和孝悌之人, 知道他的人沒有不對他交口稱贊的。 因此他也愿意相信對方, 不是那樣強取豪奪的人, 便也對著太子露出笑意來,“阿瑤也是宣家人, 這東西交給伯父, 自然也是理所應當的?!?/br> 太子原本就因他們早早喪父有幾分憐惜, 如今聽得這話,更是覺得這兩個孩子果真念頭通達,是個為人著想的好孩子。 一旁的宣瑤卻沒仔細聽他們的來回對話,只是在心里暗自回味起剛剛吃的那兩種食物來。 真的好好吃啊,也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機會再吃了,她瞧了太子哥哥一眼,雖然她把這東西送出去了,但是如果想再拿一兩個嘗嘗味,應該也可以的吧。 不知道這東西好不好儲存呢,她還想帶著這兩樣好吃的回昭地,讓母親也嘗嘗呢,想必母親也沒嘗過這些國師拿出來的東西吧。 而且那個叫玉米的東西,還是甜甜的,很合母親的口味,也不知道能不能送去府里種上許多呢。 接著,幾人便向國師辭行,并且還讓下人仔細地將這些東西全部移栽出來,連根須也不要破壞,就這么送去宮中的農官那里。 回到皇宮之后,太子便立馬前去覲見了宣文帝,并且仔細告知了今日發生的所有事情經過。 在聽到太子和世子都沒有看見眼前的東西,反倒只有宣瑤看見的時候,宣文帝不禁有些心中提了一下,這種神異的經歷實在是讓他容易聯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來。 但是聽到后面國師講述起這兩種作物,并且太子還刻意強調了其中畝產以可以在貧瘠山地種植的事之后,他便立馬將之前的想法全都拋之腦后,噌地一聲站起身來。 “這么一說,這兩樣東西可真是寶貝了?!?/br> 宣文帝也很清楚,如今開墾出來的良田其實并不多,更多的還是那些荒地以及山間難以種植的地,若是有了這兩樣東西,又能不占良田,又能增加兩種高產作物,實在是個百利而無一害的好東西。 他也開始夸獎起宣瑤來,“朕就知道,阿瑤看上去就是個好福相之人,如今看來,果真如此啊?!?/br> 宣文帝很快便打算著賜一些珠寶賞賜給她,以示嘉獎,如今也是真正上了心,看對方著實滿意得很,想在京城為她挑一門好婚事了。 之后,他又聽得太子開始講述起三人品嘗的玉米和土豆的滋味來,聽得他也不由得想要嘗嘗看,這從國師手中得來的東西,是否味道真如太子所說這般美味,難道這也是仙人品嘗的東西嗎? 太子也很理解他的意思,便吩咐了人,依舊按照方才的做法,照做下去,自有隨身侍衛在國師府聽過那做法,在旁指導的。 很快,宣文帝也嘗到了這兩樣東西的味道,也不住地點頭同意太子的看法,這兩樣東西實在是不錯,好處多多,味道又不遜色,確實該好好推廣。 因此,二人仔細商議過后,宣文帝也同意了太子的想法,將這些東西分作兩部分,一部分便交由成安帶回昭地去,畢竟這兩樣東西是國師贈給宣瑤的,總不能全都攏在自己懷里,那豈不是跟小輩搶東西了。 當然,更大的原因還是,從國師府帶出來的玉米土豆不少,即便分了一半出去,也足夠農署種植的了。 因此,宣文帝很快便下了令,讓農署的人試驗這兩樣東西的做法,國師府還派人送來信來,指點了兩句關于玉米和土豆的種植法,以及告知,若是土豆生了芽,身上或便帶了毒性,就不可以再食用了。 這還是姜虞剛剛想起來的,雖然土豆生芽并不一定絕對會中毒,但是為了以防萬一,她還是要說出來的,萬一有人真不小心吃到了,那可就糟了。 因而聽聞之后,其他人對土豆的態度就更加小心翼翼了,生怕一個不小心出了什么差錯。 另一邊,世子知道宣文帝將那兩件東西都分了一半給自己,心里也是頗為訝異的,他還以為,自己應當會收到一些錢財補償呢。 沒想到,伯父兄長他們,都是這樣磊落的人。 第二日,在他告知這消息之后,便見到原本一直都泰然自若的明先生,看上去一副喜不自勝的樣子,世子也頗為驚訝。 “先生,你這是?” 明先生很快便收斂了神色,速度極快,又恢復了以往波瀾不驚的樣子,假意咳了一句,“無事?!?/br> “既然如此,你也不必長呆在京城了,也可收拾收拾準備回昭地了?!?/br> 他對于那兩樣東西實在好奇得緊,迫不及待地想在貧瘠的昭地試試,看看是否真能種出點名堂來。 若當真如此,那么建設昭地,讓那里變得更加繁華的想法,便不再那么遙遠了。 只要百姓能有東西種出來,能填飽肚子,那便是一處地方最重要的根基了。 之后生活逐漸寬裕了些,他們不必再為了填飽肚子而耗盡心力,自然也會開始有余力,有余閑,做些其它活計,如此自然也能讓更多的人住進來,更多的人有活干。 這里才會成為商人愿意主動前來,而不是因為一些優惠政策來的地方了。 作者有話說: ? 第83章 原本宣文帝還想著讓昭王世子在京中多留些時日, 也好慰藉太后的喪子之痛。 不過如今昭王世子既得了一半的東西,又思及母親一人待在昭地, 心里實在擔心, 想早日回去陪伴母親左右。 因此聽了他的話之后,宣文帝也知道不好強留他下來,這孩子孝心十足, 他又如何能阻止對方回去照料母親呢。 而且昭地的封地之主,也確實不該離開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