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嬌美人[年代] 第240節
“可現在是和平年代,你懂個屁,我就要買?!?/br> “行,你多生幾個,生一個娃一棟樓好了吧?!?/br> 家里就算是有錢,冼富強也想多投點在生產上。 工廠干加工真是掙錢啊,這幾年政策也好,這幾十年都沒這么好的政策過,以前搞私營還有那么點名不正言不順的,可這幾年政策一放款,人力又便宜,成本低廉東西可不便宜,做出來的東西只要好,到處都有人要買,冼富強確實靠著食品加工掙了不少錢。 他的眼睛就看不到買房買地這方面去。 但凡有點錢,他都想多買一臺機器,多啦一條生產線,幾十萬夠他多拉一條生產線了,他哪能不心疼呢。 也并不是冼富強小氣,就比如他從不說鄭冬梅買衣服,可對她買房子的執念確實是理解不了,原來鄭冬梅在煤礦上,礦上給分了個單間,后來這個單間租出去了,這房子相當于沒住上,再后來鄭冬梅就去村里蓋了一棟房子,一蓋就是六層,冼富強也理解不了。 做實業,在□□十年代,甚至00年代都很賺錢。 錢多的撐的慌,哪怕在農村再搞塊地蓋房,也比去城里花幾十萬買個破磚瓦房好,而且他一直想不通,房子要那么多干嘛,又不是要生十個八個娃...... 跟丈夫大吵一頓,鄭冬梅索性也不跟他吵,自己聯系了那朋友。 朋友那邊也爽快,又跟業主聯系好了,約好了看房的時間,于是鄭冬梅又跟于小麗商量好了,找一天時間去看房,若是碰到人問,就只說自己是裝修公司的工作人員,是業主聯系他們過來看施工現場。 到了約定的時間,兩人偷偷摸摸跑去市區看房子。 于小麗騎著摩托車,帶著鄭冬梅,兩人一起到了跟朋友約定好的地方。 這是一條道路并不太寬敞的街道,雙向單車道,一條車道進,一條車道出,路邊有人管的沒人亂停,路邊上的綠化很好,高大樹都有幾十年的歷史,聳立到至少三層樓的高度,樹枝甚至都伸到陽臺邊,這邊的建筑風格也都差不多,周圍的建筑也都是帶著點南洋風格的,有些是紅磚房,有些則是水刷石造的羅馬柱,有著nongnong的地域風格特色,從進入到這個片區,就能感受到羊城本地的歷史古韻。 于小麗一進這邊的街道,就對這里的建筑物愛上了。 她記得小時候來這邊玩過,而且經常過來。當時有些房子分給了國營工廠做宿舍,里面亂糟糟的住著十幾戶人家,就算是這樣人家也是筒子樓里面的高端人群,能分到這里的單位還都是比較好的,周末唐小娟總喜歡來這里逛,這邊的人家都有院子,到周末到處都拉著繩子,繩子上飛舞著的都是洗好了晾曬的床單。 唐小娟這個時候指著其中一棟房子跟她憶往昔:“那是咱姥爺的房子,那套是咱們二姥爺的,看見那棟了嗎,那是咱太姥爺的房子,太姥爺的房子最大了,我小時候還在里面捉過迷藏呢?!?/br> “這房子還是咱們太姥爺1923年的時候蓋的,你看看那個彩繪玻璃,多漂亮,以前玻璃貴,有錢人家才用得起那樣的彩繪玻璃,你看到那個口子沒有?”唐小娟不敢在別人面前說這些話,只能偷偷講給meimei聽:“咱們姥爺在的時候可有錢了,我小時候經常吃奶油蛋糕?!?/br> 于小麗沒吃過奶油蛋糕,無法腦補,但單位食堂的烤蛋糕她吃過,聽到蛋糕兩個字她嘴里快流口水。 她想走了,不耐煩吵著要走。 唐小娟無奈,從口袋里面掏出來跟水果硬糖哄meimei,糖塞到meimei嘴里以后,于小麗才不鬧了,小手拉著jiejie的衣角,jiejie今天過生日,jiejie還說以前過生日都有奶油蛋糕吃,這些話不能跟爸爸講,更不能跟mama講,mama聽了會打人。 于小麗不知道,自從親媽去世以后,唐小娟的生日便沒人記得了。 她只有在生日這天,往這條街道上走一走,回憶回憶自己童年里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光,就當給自己慶祝生日了。 不過唐小娟也不怨恨誰,她還吃過奶油蛋糕呢,meimei連奶油蛋糕是什么都不知道,真是個小傻瓜,又傻又可憐。 有時候又會跟她說:“我記得小時候從陽臺爬到樹枝上溜下來過,被mama曉得了狠狠抽了我一頓,后來那根樹枝子就被家里砍掉了,你看那里是不是有根鋸掉的印子?” “哪呢?” “那邊呢?!碧菩【曛钢穷^給meimei看,眼睛微微的彎起來。 于小麗當時搞不懂jiejie,不就是個破房子嗎,有什么好懷念的。 這些人都住一棟屋子,外面看著是單棟老洋房,可里面比他們住的筒子樓宿舍還擠。 樹底下蚊子又多,才站了一會兒就被蚊子咬了好幾口,于小麗嘴里叼著個水果硬糖,拉著jiejie的手松開了打蚊子:“走吧,走吧,這里好多蚊子,誰愿意住這兒啊?!?/br> 唐小娟隨手撿了片大樹葉子,給她扇了扇風:“現在沒蚊子了吧?!?/br> “蚊子就叮我?!庇谛←愇慕ojiejie看她的小胳膊,才十幾分鐘,上面好幾個小紅包:“jiejie你小時候有蚊子叮你嗎?” meimei可真是rou嫩,唐小娟笑了,隨手從口袋里面掏出風油精給她擦了擦:“好了,不癢了,咱們小時候有花露水,jiejie洗澡的時候灑點花露水,就沒有蚊子了,mama說蚊子喜歡叮臭臭的孩子?!?/br> 于小麗那年四歲,很不喜歡洗澡,每天都是被哄著去洗,進了澡盆子又不肯出來,于晚枝自然不耐煩帶這么個嬌氣的小團子,那幾年都是唐小娟帶她。 她不想在這里待,那些進進出出看著她們的人的眼神也不友善。 唐小娟比她大了十歲,很多事情都是有印象的,還沒搞公私合營的時候,外公的店就開在東山口那邊,好大的一家門店,一到節假日好多人,唐小娟記得小時候每次去店里都有吃不完的冰糖,她一點都不稀罕那些好嗎,可是等到meimei出生前幾年,全家人搬去市區一個小房子住著,家里請的保姆也都散了,聽大人說外公把洋房也捐給了國家。 “要是有一天我還能進來這棟洋房就好了?!庇谛←愖哌M洋房的那一刻,想起jiejie的話。 中間人小夏帶著兩人鬼鬼祟祟的進了房子,掏出鑰匙來打開了大門。 這是一棟三層高的小樓,一層特別高,灰色的南亞風格的建筑。 由于荒廢太久,院子里面都是枯枝落葉,走近聞著也有一股子霉味兒,如果不是唐小娟形容過小時候在這里穿著小洋裙,開著小汽車,吃奶油蛋糕的時光,很難腦補當年這里住著的都是有錢人。 中間人四下看看沒人,才帶人往里走。 三個人進了樓。 屋子里面還堆了一堆建筑材料,看得出來屋主本來是想大搞的,一樓也因為早期做過餐飲,但在這邊做餐館實在是搞不起來,很光榮的成為在第一批倒閉的企業,而廠子倒閉以后,屋子空置了幾年,政策上吸引華僑過來投資,又還給了原主人,最后落到現在這位暴發戶手里。 中間人燦若蓮花的口吻說道:“其實賣不賣馬總倒也是無所謂的,他老家是北方的,南方不亮北方亮,大不了跟對方撕破臉,到時候掛出去賣就是了,這種老洋房,有的是回來投資的華僑想買回來的?!?/br> 這意思很明顯,你們可別把價格壓得太低,太低不劃算了,對方大不了跟那人撕破臉,公然掛在市場上賣,大不了這生意不做了,也不吃這個啞巴虧。 于小麗仔仔細細的看著這屋子,房子的結構很好,跟南大醫學院的那棟樓的建房時間差不多,但因為這邊長期沒人保養跟維護,加之粵省一帶潮濕悶熱,長期下來墻皮基本上都掉落了,往樓上走,每一層房間的樓層也很高,以前沒有空調,樓層高些便于通風透氣,這種層高的房在現在新蓋的房子里面也少。 若說一樓是因為長期潮濕導致的損毀,二樓三樓則是留下來太多的人為損壞的痕跡,這里曾經一棟樓住幾十人,屋子里面已經看不到一絲原物主在的時候的氣息。 于小麗還能淡定,畢竟她小時候還經常來這邊玩,知道這里是個什么情況,鄭冬梅已經忍不住的皺眉了。 這套房子這樣,另外那套估計也好不到哪里去。 想這樣賣掉能開個好價錢也很難,有錢人一進來看見這樣的房子,估計也是會掉頭跑掉的。 做生意的人定位也很清晰,暴發戶看不上的,歸國華僑未必看不上。 “所以,這房子到底多少錢?” 作者有話說: 從今天開始發發紅包吧,隨機發,明早更新的時候給這章發紅包,2分評都有,么么噠~ 我聽九十年代創業搞制造的人說起經濟高速發展期的創業案例,在當時做實業的人看來,做什么都比買房子掙錢,□□十年代搞制造,00年代販手機,10年以后做電商,都是站在風口上的,所以冼村長的看法,只是一個實業家沒有辦法理解為什么要買房子,而于小麗要買房也沒錯,她現金流大嘛,要守住財富她又不像冼村長有資源,不像楊浩那樣能實干,她唯一想到的就是買房子,而且這個紅磚房對她來說,有特別的意義。 我們雖然重生了,其實發現就算是穿越到了八十年代,買房還是很難的,沒錢在哪個年代都難。 第211章 “一口價,三十萬?!敝虚g人比了個“三”,估計連他都覺得很貴,臉色訕訕繼續尬吹:“這個價格已經很好了,這個地段,往上頭走都是省里領導住的地方,要看風水,整個羊城也沒有比這里風水再好的地方了?!?/br> “三十萬!”鄭冬梅嚇了一跳,盡管之前已經預想過要超過十萬,但沒想到對方一開口就是三十萬,沒看見這破房子的時候她可能不會覺得太貴,可看見這樣的房子就一點購買欲望都沒有了,甚至覺得冼富強說的對,拉一條三十萬的生產線,以現在的賺錢速度,五年內能回本,五年以后就是純賺。 買個房,哪里能住得過來? 鄭冬梅心里一突突,就猶豫了。 甚至都不是冼富強的話帶歪了她,她在心里盤算了一下,就算是錢多的沒處花,也沒有必要在這里買個房子,這房子都五六十年歷史,中間不少人住過,房子外面也舊了要翻修,里面墻皮也掉了,幾乎全部要重改,現在剩下的這個軀殼,政府也不允許隨便改變外立面,也就是買回去幾乎要是重建的難度,可是接觸過工程的都知道,不改變外立面的翻修,比重新建一棟房子都難。 鄭冬梅這一猶豫,對方也直接看在了眼里。 三十萬現錢,就算是做生意的老板,有幾百萬身家的也未必能拿出來三十萬的現金流。 “這房子你也知道,有歷史的,大部分都還是國有的,就算是還給了私人,這房子能拿出來賣的也少,我的那個朋友不是怕跟朋友撕破臉皮,這房子都不打算賣,想著以后留給后人的?!?/br> 對方是北方人,拿著錢回北方,隨便買個四合院都好,在羊城這種南方城市賺賺錢始終要帶回家鄉安頓的,何必為了個房子舉家搬到南方來呢,對方想到賣房子的時候,未必沒有這個考慮。 賣了房子,拿著現金流,出國也可以,在北方找個城市安頓也可以。 “我也知道這房子少,但你想想外頭的商品房三百多一個平方,三十萬我得買一千個平方,還是新房,這房子面積雖然也大,但始終哪里都要翻修,光把這房子裝修好,我覺得至少都還要五個?!?/br> 五個,就是五萬塊。 這五萬塊應該還是硬裝預算,走走電路,貼貼瓷磚,這么高檔的房子你得造園林,外頭的草皮要重新種,還要給院子里面造綠化,至于外面的墻體還要清洗,里面的墻皮、電路、水路,幾乎全部都作廢了,從皮到根都要重新再弄。 “但你看,這房子三層,加起來也有一千來個平方了,再加上門口還有塊空地?!敝虚g人笑的臉都抽筋了:“就是房子大了一點,也貴了點,但論面積算,跟新房子差不多的,這都是有利有弊嘛,你去買小洋樓,就沒有這附近的環境嘛,你要買新房子也有新房子的好處.......” 中間人還挺會做人,不一味踩著一邊,還理有據去分析,叫人不得不服。 既然來了,兩人把另外一套也順便看了。 中間人也實在:“這房子確實是老了點,老板也不太愿意降價便宜賣,可若是你們誠心想買,我們能爭取一點是一點的,其實老板也不差錢,他自己翻修好了,放在這里每年天冷了來這邊住住也可以......” 這意思就是,我不差錢,要死命砍我的價,那我還不如跟那個領導撕破臉,大不了以后的合作不干了。 鄭冬梅聽完更是連連搖頭。 出門以后還跟于小麗說:“這么破的房子,外立面還不讓改,只讓翻修,這五六十年前的房子了,萬一撐不住幾年塌了可怎么得了,而且三十萬還是貴?!?/br> 于小麗去推摩托車,上了車才說:“賣家估計也是結合的現在的房價給的價格,如果按新房的價格來算,三十萬也不算貴了,一層樓大概有兩百多平,三層帶個閣樓,我估算了一下有八百平左右,再加上個院子,帶了院子的洋樓本身就要貴一些的?!?/br> “而且這房子沒那么容易塌,我剛才看了主體,真不愧是二十年代的有錢人建的房子,主體結構好著呢,這房子應該是做百年設計的,你看看歐洲那些古堡,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好好裝修一下應該很好住,而且你看這邊地勢也高,后面還有山,要說潮濕咱們整個羊城都潮濕,這邊還算好了,我剛才看了整棟樓的墻紙都是沒換過的,這都五六十年了,也才潮成這樣,說明這邊比別的地方還好點?!?/br> 鄭冬梅又被打動了,可她覺得三十萬買那么個破房子,這別說說服冼富強了,說服她自己都難啊, 回去路上便一直在想這個事,兩人也商量了一路。 于小麗自然不能跟她說,多年以后紅磚房肯定要看漲,畢竟以冼富強的賺錢能力,和鄭冬梅跑運輸的水平,幾十年以后能不能成為億萬富翁還是很明顯的,光冼家村這個位置,以后拆遷分到的房子都夠她吃的了,對于于小麗來說,紅磚房是印刻在記憶深處最深的一些東西。 “我這手里頭實在是沒有閑錢,車隊那邊還壓著很多錢呢,這房子要是二十萬,我可能想想就拿下來了,可是三十萬要一口氣拿下來,就算我想買,還得要阿強同意?!?/br> 而且現在也沒有貸款和借錢的途徑,不然現在房子怎么這么難賣呢? “說的也是,村里的廠子改制以后,村長投了不少錢進去,你一下子要拿出來幾十萬買房子,他可能會覺得有壓力,更何況你兩加起來房子多,關鍵是他也不想從村里搬走啊?!?/br> “你說的是,我兩加起來房子住都住不完,這不是我婆婆年紀大了嘛,村里人都蓋了新房,阿強也想我婆婆過幾年好日子,這幾年想把房子重新修了,也像你們那樣,污水管道搞起來,房子里頭搞馬桶,廠里也要加投生產線,錢要花在刀刃上......” 關鍵是鄭冬梅去年沒往外跑,她大手大腳花錢又習慣了,生個孩子前前后后的花了一萬多,在當年可都是產婦最高的配置,現在手里頭確實也不寬裕。 于小麗想了想:“是要好好考慮一下?!?/br> 她也要好好考慮一下,最近在食堂開的這店生意不錯,王明明甚至在跟她商量是不是要在羊城其他大學投標,多開幾家,不光是大學,有些工廠也會給食堂招投標,這樣算下來買房子的錢確實會有些緊張,再者說,三十萬只是前期的投入,后面還要花錢維修裝修,每一處要錢的地方都不少...... 等回去了跟韓學禮講,韓學禮倒是比她興趣還大。 “東山口的房子都是有歷史底蘊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是花錢都買不到的?!鄙洗稳ミ^一次醫學院,他回來以后就念念不忘,民國時期的建筑物實在是太吸引人了,作為一個文化人,韓學禮很喜歡藏在建筑物里面的魂。 “鄭冬梅他們怎么說?” 于小麗把鄭冬梅的意思說了,可能不買,但這房子她考慮了很久,還是想拿下。 就是三十萬的價格想往下談一點,最好能往下談一點。 韓學禮聽了這個價位,倒也沒說什么,最后憋出來一句話,倒是跟于小麗的想法不謀而合:“這房子如果是跟商品房一個單價,倒也不是很貴的......” 在他看來,獨棟的稀缺性可比樓梯房高多了。 讓鄭冬梅真正動搖的是一個叫孫宇的專家,在《羊城日報》上發表的一篇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