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上帝視角,淑妃的計策是攤明了的,可是淑妃不知道自己暴露了啊,她離成功只差一點點,沒有沈菡萏她當年就得手了,又如何能甘心,人心繁復,利益動人,有的東西一如魔盒,打開了就合不上了,蕭祈的暗示只是催化劑 之所以動手時掐在萬壽節當日起效,也是因為這日群臣聚集,要定下什么事只能在這個時候,而且慢性毒發才能撇開自己,可又不能讓雍淵帝在眾人跟前出事,那時人太多變數大淑妃就不好自己掌控局勢了。只能說她已經盡可能的謀劃好一切了,只是有人的手段遠在她之上 *平王和太后 太后以宸妃為死敵,她也知道蕭祈是誰的兒子,否則當初平王不會說太后選誰都不會選蕭祈,太后之前聽聞大皇子蘇醒時的反應也不會是感嘆他命大可惜。 太后知道當初先皇臨死時讓圣上立蕭祈為太子,但她死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蕭祈登帝位,所以要么搞死蕭祈,要么搞死圣上,她其實兩個都想來著,就是難度太大。 搞死蕭祈的計劃因為雍淵帝的插手沒成功(包括幼時毒殺),那淑妃想動手殺雍淵帝她自然樂見其成,反正有替罪的,一旦成功,無人知道蕭祈被立太子的身份,她就可以推個傀儡皇帝上位,可她唯一沒料到的是,先皇瞞著她留了后手,給了平王圣旨(這是平王篤定大皇子會被立為太子的根由 而從蕭祈的立場,這一世他事先在平王那得知了自己身世,知道平王手中助他登儲位的的東西是什么,目標就很簡單了,搞死圣上,他這個太子就名正言順登帝,為什么急呢,一是歲歲,二是...他知道一旦立后,雍淵帝就不可能立他為太子了,找個錯處貶了他太輕易,要么坐以待斃要么放手一搏,所以對蕭祈來說,其實沒有選擇。 *宮變 最后姜南君在宮門外看到了圣上,行完禮卻依舊沖入了宮門,是圣上授意。勤王護駕,由豫州時撥出的大軍,最后成了兩人護駕最有力的刀,這才是滔天的功績折到了歲歲兩位兄長手里,所以芝芝之前才會說,豫州之局到平安符那并不是全部,之后遇險促使趙家入局亦不是。 現在才是。 姜淮,虞舒,蕭祈,淑妃,趙惑,太后...所有窺破局勢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破局,可最終卻是一步步將歲歲推上了后位。 甚至就連觀星監,當年歲歲用魚給圣上報信,觀星監測出準確的地動時機,以避災禍,這也就導致觀星監的威信拔高到無法忽視的因由,最后卻成了她立后一局中最重要的棋,萬般皆因果。 連載和完結的追讀體驗不同,是芝芝自己碼得太慢,所以有的時候寶貝讀到這可能忘了前情,自然看不懂,對不起呀,但真的很謝謝能追連載的寶貝,啵唧 至于宸妃,太后,以及圣上糾葛的線索,藏在圣上給歲歲講的話本里。 兩個小彩蛋1.三皇子(櫸木和香楠(木)都是木頭的名字) 2.星象(熒惑守氐的星象,常伴...賊臣謀逆)漢書天文志 伏筆埋于前文,芝芝盡力寫完一個完滿的故事,但所有的缺漏歸根于作者太蠢以及筆力垃圾,造成不好的閱讀體驗芝芝很抱歉。 以及還有一句遲來的 中秋快樂。 (太忙了吖,前幾天還不小心扭到了腰,心虛哭哭.jpg) 第94章 帝印 大太監小心翼翼地搬了椅子來, 可還沒等他將軟墊仔細鋪上去,卻叫不遠處傳來的笑聲震了個正著。 太后看著相擁的兩人,從口中緩緩吐出一口氣: 姜氏, 你當真以為他寵你便是好事么,這宮中最不缺的就是美人。先帝再寵宸妃, 不也還是用西北數城的代價來坑殺她母家全族?父子同源, 你眼前這個又怎會有例外。 你當日夜祝禱, 自己這份美貌能維系得再久一些才是。 君主權衡, 萬骨長枯。 最是無情帝王家。 理智歸攏,她如今總算是分明,這刀該往哪里捅才最傷人了。 雍淵帝眉間溫柔之意驟然斂去,他轉眸過來,恍若第一回 將這行將就木之人放入眼底。 帝王修長的手指輕動, 正要抬起半寸, 耳側卻突然傳來一陣溫熱。 雜亂的話音在這一剎盡數散去,他動作一頓, 方才垂下眼,看向自己懷中。 姜歲綿一邊伸手捂住他, 一邊看向咄咄逼人的太后,薄粉色的唇抿得死緊。 她臉上的紅意一點點褪了下去。 自她在養心殿中醒來后, 有些事情難免落于她耳,亦是知曉了蕭祈已公于世的身世。 直到這時, 小姑娘才恍惚明白, 那話本中的陳之一字...寫作宸。 先帝亦是真的先帝。 她隱隱約約窺得了那往事一角, 卻始終不解 這世上為何會有人因為虛無縹緲的命理, 便要定一人生死。 太后如此, 先皇也如此。 至親至尊, 至疏至遠,無人愛他。 好一會后,姜歲綿才在人滿是惡意的目光中緩緩開口道:太后說的有些許道理。 還不等那廂的人露出個笑呢,一句話便輕飄飄的落于她耳: 我之前一直想不明白,圣上明明這么好,怎么生出來的蕭祈又蠢又眼瘸,心思還壞的,原來都是先帝的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