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御山河 第323節
被先帝許淵趕到北境最北邊的那邊片區域的烏族如今已經生活得不能再辛苦了,而今他們沒有退路,只能以戰養戰。 難道兩族人,要一直這樣相互憎恨下去嗎? 陳平望著落入地平線的夕陽,陷入了沉思。 巖州城儲備軍留下一萬人守城,剩下四萬人跟著許安歸一起拔營北上。許安歸帶著三千騎兵前方開道,后面步兵跑步前進。 季涼坐上馬車,跟著許安歸一起繼續向北前行。馬車不如騎兵跑得快,潛風帶著兩千騎兵跟著季涼馬車一起,形成第二方陣向北追擊。 一日之后,許安歸已經先行到了烏族之前在城外百里處駐扎的大營。 許安歸擺手,馬隊停歇。 他從馬上下來,漫步在烏族遺棄的軍營里。 不知道這次烏族來帶了多少輜重,他們撤退的時候,太重的東西都沒有帶走。比如說用來撞城門的巨大圓木,瞭望搭建的瞭望臺,養馬臨時搭建的馬廄。 繼續往前走,許安歸看見了三架破損的投石車。 這投石車是涼州城內的投石車,東陵兵部制造,機括破損,烏族人本身不會造投石車,更談不上修繕,把用不了的投石車丟棄在這里,也是情理之中。 “殿下!”陳平已經騎馬在烏族大營里面逛了一圈,他從馬上下來道,“一個人都沒有,都撤走了?!?/br> “看樣子走得很匆忙,許多東西都沒帶走?!痹S安歸環顧四周,“在這里等會季涼他們,讓季涼百曉來看看這里?!?/br> “是!”陳平立即招呼隨行將士原地休息。 傍晚的時候,潛風跟著季涼第二騎兵方陣也到了烏族遺棄的大營。季涼從馬車上下來,梟雨推著。 許安歸已經升起了一個篝火,等著季涼與百曉。 他們默契度極高,許安歸沒說在這里要干什么,季涼與百曉下馬車就自顧自地在營地里逛開了。 凌樂與月卿一前一后在烏族軍營里看著。 忽然月卿停下腳步,仔細地嗅了嗅。 “怎么?”凌樂看向她。 月卿道:“好重的藥味?!?/br> 說罷她便蹲下,順手撿起一塊石頭,在地里刨著。沒一會就刨出來一堆藥材,她撿起幾個聞了聞,立即從懷里掏出一張油紙,把這些藥材都包了起來。起身來到季涼與許安歸的身邊。 許安歸見月卿拿著什么東西回來,忙問:“可是發現了什么?” 月卿點點頭,把手里的油紙展開,里面露出一些藥材,道:“烏族軍營里有一位重要的人物患有重病。這些藥材都是名貴的續命藥材,即便是以寧遠商號現在的勢力,想要全部搜集齊也很困難,而且這些藥都很貴?!?/br> 許安歸看向季涼,季涼掃了一眼周圍,問道:“在哪里發現的?” 月卿指了指身后。 季涼順著月卿值的地方望了過去,所有所思,說道:“那帳篷在整個軍營的正中間……應該是烏族領袖大狼主的帳篷。這藥多半也是他的?!?/br> 許安歸眼眸微瞇,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事,喃喃自語:“難怪這次烏族著急的南下,原來是大狼主命不久矣?!?/br> 季涼眉宇微蹙,似乎不贊同許安歸的說法。 “殿下,”陳平從遠處跑過來,向著季涼微微欠身,“今晚是在這里扎營休息一夜還是繼續夜行?” 許安歸想了想:“大狼主病重,走得急,應該不會停馬休息。我們若是現在不趕路,恐怕就更追不上了?!?/br> 百曉有些擔憂道:“可對方到底還有四萬大軍,殿下先行,步兵離我們還是有一段距離。殿下即便是追上了也不可輕舉妄動?!?/br> “嗯,我知道?!痹S安歸點頭,他看了季涼一眼,道,“要不然……你跟潛風他們在后面歇一晚再走罷?” 季涼搖頭:“我在馬車上不累?!?/br> 許安歸也不再說什么,有月卿照顧她,若是有問題,月卿一定會第一跳出來要求休息。如此緊張的路程確實沒有休息的時間。 若是巖州新兵可以追上烏族軍隊,搶在他們進城之前進行會戰,俘虜大狼主,或許北境明州、涼州收復就可以兵不血刃。 大狼主有惡疾,不可能跟他們一樣一直趕路,追上是遲早的事情。 整個巖州的新兵求戰心切,被人堵在門口打了兩個多月,終于可以出一口惡氣,自然是興奮無比。 許安歸沒再說什么,摸了摸季涼的頭,伸手牽馬,帶著先鋒騎兵繼續向前進軍。 馬車上,季涼與百曉坐在一處,點著燈,看著地圖與前方線報。 季涼指著北境大地圖,手越過一片熙熙攘攘的樹林,最后停在一處大平原說道:“看烏族的行軍速度,殿下很可能在這里與烏族會戰?!?/br> 百曉點頭:“是,這片區域地勢平坦,是殿下與烏族最擅長的地形。若是在這里會戰,我倒不是很擔心殿下。這幾個月,那些新兵成長迅速,應變能力雖然不如正規軍,但殿下帶兵自成一派,詭詐至極。烏族在這上面吃了不少虧,跟殿下開戰,他們會小心謹慎?!?/br> 雖然百曉這么說,但是季涼還是有些擔心。她盯著方才指的地方,若有所思。 自從許安歸決定出城追擊開始,季涼就有些心神不寧,甚至變得有些沉默寡言。 百曉坐在季涼的馬車里與她商量后面即將要打的仗,多數時間也是百曉說,季涼聽著。 甚至百曉說完了之后經??匆娂緵鲈阢渡?,眼睛望著窗外掛著一輪滿月的天空。 百曉放下手中的茶盞,輕聲道:“公子最近做事有些心不在焉,精神看起來不太好?!?/br> 季涼回過神,笑了笑:“一直在馬車里顛簸,食不下咽罷了?!?/br> 百曉道:“殿下方才讓公子在后方休息一夜,公子為什么不同意?” 季涼回道:“我怕他出事。跟在身邊,放心一些?!?/br> 百曉微笑著頷首:“公子待殿下是真心的,真好?!?/br> “百軍師成親了嗎?”季涼看向百曉,他年紀不小了,今年二十有七。 百曉微微一愣,苦笑搖頭:“曾經有過婚約,只是因為一些原因……就錯過了?!?/br> 季涼見百曉不想說,便也沒有追問下去,只道:“其實有百軍師坐鎮兵部,是東陵之福。東陵有的是好姑娘?!?/br> 百曉沒有繼續接話,許多被遺忘的往事涌上心頭。 他不是一個矯情的人,錯過了雖然覺得可惜,卻不會后悔。少年時候的愛慕,放在現在也不過就是夜晚望著月色,偶爾想起的白月光。 他會感慨,卻再也不會追逐。 夜色漸深,今夜又是十五月圓之夜,月華如水,宛如銀瀑一般傾瀉而下,把前方的路照得明亮。 軍隊進入了夜間行軍,無論是人還是馬匹都變得疲憊。 季涼躺在馬車里左右翻滾,睡不著,只能閉著眼睛養精蓄銳,腦子里一直在轉,想著許多事情。她聽見馬蹄聲音小了許多,忍不住坐起身來,向車窗外看去。 原來已經進入一片稀疏的樹林,馬隊無法繼續保持龐大的隊伍體積,只能變換陣型,變成了馬隊在樹林里穿梭。 季涼記得這一片稀疏的樹林前方就是大平原。是她方才跟百曉指出來,許安歸有可能與烏族會戰的地方。 忽然季涼看見前方有火把的暖光快速向她奔來,是第二方陣的斥候出去打探軍情回來了。 斥候直奔季涼的馬車,沒有下馬,看見季涼正好探出頭來,立即勒馬,抱拳朗聲道:“公子!殿下前方發現烏族軍隊似乎是最后動身拔營的隊伍,只有一兩千多人的樣子,領頭的將軍是步和。敵方不戀戰,看見殿下就跑。殿下已經下令追擊?!?/br> “下令追擊???”季涼跪直了身子,看向斥候,“在這種夜晚?!” “是?!背夂虮?。 聽到這個消息,季涼渾身發冷,她只知道許安歸驍勇善戰,卻不知道許安歸如此膽大,在夜晚看見烏族軍隊,居然也敢追! “立即去追殿下!告訴他,我不許他追擊,讓他立即停軍等我!”季涼著急大吼,身子已經探出馬車一半。 斥候不知道季涼為何如此著急,看見她大怒,有些愣神。 季涼吼道:“還不快去?!” 那斥候這才反應過來,立即調轉馬頭,揚鞭奔去。 季涼喊道:“潛風!” 潛風立即騎馬奔來,朗聲問道:“怎么了,公子?!” “你去前后通傳,告訴全軍急速前進,給我牽一匹馬來!”季涼說罷便放下車窗。 潛風不知道季涼為什么如此著急,只是她吩咐的事情,他便會做。 季涼縮回身子,看向坐在身邊的月卿,堅定地說道:“月卿,我要用那個藥?!?/br> 月卿睜大了眼睛:“不行!” “月卿,”季涼深吸了一口氣,盡量保證自己聲音不發抖,“我要用從許都出發前,師叔給我的藥!” 月卿眼睛瞪得溜圓,一臉不可思議的神情,望著季涼。 季涼見她不動,只好耐著性子,解釋道:“我必須去找許安歸,馬車太慢了,我要騎馬……這種多云的月夜,光線很不穩定,他在這種夜晚追擊,太危險了,我必須去!具體的情況我沒辦法跟你解釋太多,時間緊迫!” 月卿不管季涼說什么,都只是瞪著眼睛看著她,不肯動手拿出季涼說的藥。 潛風在馬車外,道:“公子,我都交代好了。馬牽來了,公子要騎嗎?” 季涼看向月卿,對外面潛風道:“你等我下?!?/br> 她又繼續對月卿道:“月卿!” 在外駕車的凌樂撩開車簾,回身進了車廂,拉住月卿的手,低聲道:“給她?!?/br> 月卿不可思議地看向凌樂,喃喃道:“你知不知道,她用了這藥,后果是什么???” 凌樂點頭:“這是她自己決定的事情?!?/br> 月卿一串眼淚很快就流了下來,她抬手擦掉眼淚,從隨身攜帶的藥包里拿出一個小瓷瓶,從里面倒出一顆綠色的藥丸,不看季涼,把手遞了過去。 季涼毫不猶豫地就把藥丸拿起來塞進嘴里。 月卿蹙眉,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從身上取出針包,撩起季涼的長袍,照著她的腿扎了下去。 片刻之后,季涼從馬車里出來,她站在馬車上想了想,轉身又進入馬車,從馬車里拿出許安歸給她的那一把琴背在身上,直接一步跨到馬匹身上,從潛風的手上接過馬鞭,甩鞭狂奔,兩千精騎跟著季涼一起,在稀疏的樹林里一起奔襲。 坐在馬車里的月卿,抱著腿,把頭埋在膝蓋上,輕聲抽泣。 凌樂見不得她這樣難過,把她摟過來,抱在懷里,低聲道:“這是她自己的選擇。勸不住的?!?/br> 月卿哭得聲音更大了:“那藥太猛了,本就是非常之法強行讓她腿部經脈愈合……這段時間她的腿在師叔的照顧下,明明好了很多,再養幾年,很有希望痊愈!她這顆藥吃下去,右腿就會徹底站不起來了,你知不知道!” 凌樂輕嘆一聲:“我知道??墒?,若安王殿下真的遇難,她即便是腿痊愈也沒了活下去的信念。隨她去吧。她從許都出來之前就料到會有這樣的事情,不然她也不會纏著師叔給她這顆藥了不是嗎?” 月卿哭得厲害:“若是我醫術再厲害一點……若是我能想出別的法子……若是再給我一點時間……我一定,一定不會讓她的右腿就這么廢掉?!?/br> 凌樂沒有再說話,只是抱著月卿,讓她哭個痛快。 * 許安歸決定追擊的時候,月光明亮,他能看見附近沒有任何埋伏,前方只有那一兩千人在瘋狂向北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