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層層選拔下來一共有一百二十人入了學堂。 有學子質疑第一條:與邊境有牽扯的,不論是親戚還是朋友都不得入學。是荒唐歧視之言,他們認為這樣好的技術就應該用到荒蕪偏遠的邊境,去救那里的人才好。 但越銘特意做了說明:按照如今的形勢,戶部會為邊境的百姓們提供最高產的種子,卻暫時不會將這些技術傳授于他們,防止被邊境狄戎和蠻夷偷學了去。 這是越銘的考量,也是經過了天順府的知府大人同意的。 這樣一解釋有疑問的學子們便都閉上了嘴,而挑選出來的學子們則帶著他們的包袱住進了官府新修建的住舍里。 住舍前后共三排,每排有十間房子兩個廁所,每一間房可住六個人。還有一個能共三四十人吃飯的大飯堂,官府特意請了廚子給學子們做飯。 這樣的住宿條件比起其他的學堂來簡陋了許多,但好在每一間房子都足夠大,用木棍做個架子上面掛上簾子,也是一個極好的私人空間。 對于家庭貧困的學子來說,這樣的條件已經很不錯了。 這些銀錢由朝廷發一部分銀款,剩下的都是各個縣里的官府按照學子的名額統一出的,這些學子學成以后都先要回到各自的縣里好好做一番貢獻。 三月龍抬頭的時候,謝家的學堂開了學,山腳下那一片荒地被官府劃給了學堂,成為了學子們練手的地方。 葉遠閑每天抽出小半個時辰的時間給這些學子們講理論知識,半個時辰的時間帶著他們去地里辨認植物練習嫁接技術。 就這樣在每天的忙碌之中,許多聰明的學子基本能將當天學習的技術吃透,甚至還能舉一反三。只是理論知識對于他們來說稍微難了些,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理解。 春天草木生長極快,學子們種下的許多莊稼都已經成長起來,扦插的歪歪扭扭的枝丫瞧著怪異了些,但的的確確是成活了。 一晃三個月時間過去,第一批學子已經小有所成,剩下的就是不停的試驗過程,這些過程極為繁瑣、有著許多變數。 學堂里短時間無法處理這些問題,只能由學子在日后不停的研究中慢慢試錯,然后培育出最高產的種子來。 與此同時謝一他們歷練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修為從煉氣到了筑基,最后突破筑基到金丹,已經是這個世界除了謝移風和葉遠閑二人之外,最高的存在了。 作者有話說: 大家晚安感謝在2022-08-01 20:55:38-2022-08-02 21:58:4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0章 離開 隨著學子們一批批的出師, 各地不斷有好消息傳來,糧食增產,水利修建, 防御提升等好消息令百姓振奮。 已經當今圣上已經年過四十, 皇宮里又傳來好消息,那位敢橫刀挎馬上戰場的皇后以三十六歲高齡產下一名公主, 這是皇家第三個孩子。 此時的太子已經十八,機敏聰慧,有其父之風。 二皇子年十五, 長得卻已經快和太子一般壯實,生平最敬重父親和兄長,最愛的就是跟著徵親王到各處去作戰, 閑暇時也混在軍營中同尋常武將一般cao練。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憨厚的二皇子對那至尊之位沒有任何肖想。而當今太子也對幼弟很是疼愛,兄弟二人感情很不一般。 如今又出現一個小小公主,這兄弟二人頗有幾分將小公主當女兒疼愛的架勢, 每天都要進宮看小公主,一家子和和美美的吃晚飯。 如今皇帝的后宮內的情形, 倒是簡單和氣,連帶著皇帝將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朝堂之上, 將國家治理的安安穩穩四海升平。 當年盛名直逼京都的謝家已經逐漸隱沒不顯, 游落村的眾人靠著學堂和土地攢了不少的銀錢,年輕一代都搬去了鎮上。 新搬來的也和謝家沒有接觸的機會, 再加上王老村長病逝,謝家直接劃分了區域不再和村里聯系, 漸漸地村里人便很少再提起那個神奇的謝家了。 而那學堂也在去年搬到了鎮上去, 因為謝家教學的兩個先生說是年齡大了要養老, 學堂搬遷了清凈。 此時樂康縣的縣太爺已經換了五六茬,但他們對謝家是一如既往的尊敬。 學堂搬遷的事很快就落下了帷幕。 謝家的大院里,時間仿佛在此處停滯,謝一他們依舊是年輕的模樣,甚至謝八和謝九臉上還帶著一絲未脫的稚氣。 但如今的他們修為已經到了金丹大圓滿,身上的威壓如同大山一般令人喘不過氣來。他們之所以再無進益是受天道轄制,除非脫離此方世界,否則基本無法突破。 而謝移風和葉遠閑兩人恰恰與他們相反,身上不帶半點威壓,甚至連尋常武夫給人的氣勢都不如。 遠遠瞧去,他們就像山間一陣風,猶如一陣云霧,一顆青草綠樹,趨于化境,返璞歸真。 遠閑,時間快到了。謝移風環抱著葉遠閑,語氣一如既往的溫柔:等這次閉關結束,咱們就去你那個世界吧。 有些賬必須得清算,在他們飛升之前。 好。如今的葉遠閑身上的功德金光不比謝移風少,他寫出的那些書卷后來公布出來,啟發了天下眾人,于是種種奇思妙想在事實中一點點被實踐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