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要知道麓山書院是天順府有名的大書院,多少富豪世家爭破了頭要將自家后輩送進去, 普通的平民子弟除了驚才絕艷者,想入書院那是千難萬難。 而越銘則是麓山書院出身,并且家中和書院有幾分情誼,送幾個求學的學生進去, 算不上太難。 而天佑國民風雖然開放,但讀書入仕者的地位總歸是比旁的行當要高上幾分的。 都說財帛動人心, 能打破階層的誘惑比財帛更讓人心動。 再加上縣太爺下了令強迫醫者必須去診治,軟硬兼施之下樂康縣出動了三十八個醫者奔赴避難所。 葉遠閑坐在院子里看暗衛們傳來的消息, 瘟疫暫時并沒有擴散出來, 但形勢不容樂觀,常平縣感染了瘟疫的人數已經達到六千多人。 而這個人數距離兩天前傳過來消息的人數足足翻了一倍, 原本感染了瘟疫的人只在常平縣的縣城,如今已經擴散到了常平縣周圍的兩個小村莊里。 常平縣的縣令不得不將那兩個村子里的人一并搬遷到了縣城里去, 并且下令禁止常平縣周圍各村鎮的人出入, 以防瘟疫傳開。 這樣的封禁對各村鎮上的人來說算是好消息, 至少他們暫時是安全的。 但對于縣城里的人來說就不那么友好了,他們空在城里只能坐吃山空,如今正是春日青黃不接的時候,家中儲藏的米糧本就不多,如何能不恐慌。 況且生活在鄉下山村里的人們餓急了還可以出去在山里找吃的,不管是野菜樹皮草根都能湊合著填飽肚子,城里的這些人餓急了只能喝水充饑,要么就得啃大街上硬邦邦的磚頭。 常平縣如今的局勢實在嚴峻,當今皇帝又從太醫院調派了兩名太醫和許多醫者過來,可進展依然緩慢,好的一點就是病情稍輕些的控制了下來,減緩了死亡的時間。 和消息一并傳過來的還有那些太醫的診斷結果,說是這次的瘟疫已經許久沒有大規模的出現,其實治療并不算難,偏偏就有幾味藥不對癥,導致藥效微乎其微。 太醫院眾人翻遍了古籍,發現記載上的對癥的藥如今已然快絕跡,遍尋全國都找不到多少。 葉遠閑看完了手中的信息問暗十二:你可打聽到那藥草的圖像和功效,還有它生長習性以及培育所需要的條件?太醫院有無種子保存? 暗十二立刻告罪:屬下無能,這就去將那藥草相關的所有消息一并查找過來。 葉遠閑從懷中取出一枚小小丹丸遞給了暗十二:我并未怪罪于你,這枚丹藥服下能隔絕一切污穢之氣,保你不受瘟疫之擾,你且安心。 暗十二重重叩頭:多謝主子賜藥。緊接著身影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這些天樂康縣城的出入也嚴格了起來,每天都有衙役們守著,不論是進入鎮上還是縣城都需要查驗過戶籍文冊才能放行,其余人不得隨意進出。 再加上流傳到百姓們耳中的和瘟疫相關的流言,百姓們也都人人自危,好在生活在村子里的家家戶戶都有存糧的習慣,嚴查只讓他們覺得有些不方便,實際并沒有多大影響。 而生活在縣城里的那些人中,消息靈通的、聰明的早早就買了米糧儲備起來,待在家中極少出門。 反應慢些的著急忙慌的去店里買米糧的時候生怕會漲價,但出乎意料的米面的價格并沒有漲,頂多在一兩文錢的價格浮動。 原來是官府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就察覺到有的商人企圖利用瘟疫恐慌趁機囤糧牟利大肆攬錢,縣太爺下令將那幾個動作最大的掌柜管事請到了衙門里客客氣氣的喝了兩天的茶,縣里所有大大小小的鋪子就安定了下來。 只是米面好存,rou食也可以忍著不吃,蔬菜上卻是犯了難。 原本縣城沒有嚴查的時候,城周圍大大小小的村子里常有人來賣出不完的蔬菜瓜果,春日里還常有野菜換口味。 如今出入縣城查的嚴了,百姓們也怕感染上瘟疫,索性就不來賺這些小錢了,住在城里的人家們就沒了新鮮的蔬菜吃,一天兩天還覺得沒什么,時間長了免不了嘴里干巴身體不通暢。 種植大約是刻在每個天佑國人身體里的本能,再加上如今正值春日萬物復蘇,人們紛紛拔了院中花壇里的花木,種上了生長極快的青菜和能食用的野菜。 青菜發芽只需要三天左右,勤澆水肥力夠的話幾乎每一二天都能長出一片新葉,只需要十多天青菜的葉子就能勉強入飯了。 野菜的生長速度比青菜更快,有水有肥后就開始瘋狂的生長擴散,食用的時間比青菜還要更快些。 于是樂康縣城戒嚴的這二十多天里,家家戶戶的院子里都有嫩綠的菜苗生機勃勃,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人們恐慌的情緒。 暗十二快馬加鞭只用了十天就將葉遠閑需要的東西拿了回來,那草名為「清瘟」,生長周期極為緩慢,對治療溫病有十分顯著的效果。 只是之前的幾場大瘟疫里大量采集了這種藥草,導致野外的清瘟草數量大幅度下降,而藥農又嫌它生長周期太長賺不了多少利潤,所以導致清瘟草差點絕跡,連太醫院都只保留了幾十顆種子。 暗十二帶回來的種子只有兩顆,表皮干燥略有干癟,像是存放了許多年了。 葉遠閑小心地探了一絲靈力進去發現一顆種子已經完全失去了生機,而另一顆種子也生機黯淡,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