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美食探案錄 第186節
第134章 變天 城門失守,非同小可。 謝鈺立刻進宮面圣,皇帝聽罷,一把掀翻了御案。 那御案由整塊檀木打磨而成,重近百斤,平時撞上去都不會晃一晃,現在卻被推翻在地,可見皇帝著實氣極。 桌角墜地,伴著雷鳴般的悶響,但聽“咔嚓嚓”幾聲,地上結實的石板磚都被撞出細紋,一道道灰白色的裂痕瞬間蔓延出去。 被打發到外面的王中和幾個小內侍都驚得一哆嗦,大氣不敢出。 多久沒見陛下這樣失態了? 早前要將駙馬申軒凌遲處死時,也未曾如此動怒。 城門城墻乃拱衛都城的最后一道防線,這次他們能放一輛馬車出入,那下次呢? 是不是就要放叛軍進城了? “下面的士卒暫且不必管,免得打草驚蛇?!被实鄣拿嫔幊?幾乎能擠出水來,“只抓著高級官員盤查即可?!?/br> 夜間守城門的將士人數數倍于白天,且手續也更為嚴苛,需要士卒、將領和當日值守的官員三人一同核查,核對無誤的,才予以放行。 而那么大一輛馬車,眾目睽睽之下,但凡有一人沒打點到位就出不去。 若只是下頭的將士,絕沒有這么大的膽子。 也沒有這么通天的本事! 等皇帝的盛怒稍過,謝鈺才道:“同一盤查,動靜太大,是否先查東城的?” 進宮前,他和宋推官進一步盤問過負責調教女孩子的嬤嬤。 她承認自己確實會在接到上面消息后,給指定的女孩子下迷藥,等晚上有人來接。 但具體誰的命令,誰來接,接了去哪里,一概不知。 誰的命令,大約就是肅親王的,因為放眼整個大祿,除了皇帝之外,再無人比他更有權勢地位,更囂張。 誰來接,恐怕也不重要。 做這種臟活兒的,必然是無名小卒,就像之前被抓到的跟蹤小黃和馬冰的“死士”,抓到之后也會在第一時間求自盡。 就算死不成,也審問不出更多內幕。 因為他們就只是棋子,雖然培養出來確實要花點功夫,但自始至終都掌握不來太多內幕,隨時可以被替換。 眼下最關鍵的就是“去哪里”,而那里又是做什么的。 對這一點,常年混跡官場的人都不會太樂觀。 女孩子,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下場往往好不到哪里去。 那嬤嬤雖然不曉得馬車去往哪里,但仔細回憶之后,卻非??隙ǖ卣f:“往東去了?!?/br> 肅親王府占地頗廣,足足盤踞了半條街,而嬤嬤每次交付小姑娘都是從后角門,出了角門就是十字街口,四通八達。 那灰篷馬車接了小姑娘之后,從不停留。 而每次關門之后,嬤嬤都會聽見馬蹄聲漸漸往東去。 “沒有例外?”宋推官追問。 嬤嬤又想了一回,很肯定地點頭,“沒有?!?/br> 所以今天謝鈺才有此一說。 馬車往東,后面有可能改道嗎? 有這種可能性,但不高。 因為據那幾位管事說,肅親王府做此事已經有許多年,從沒出過差錯,自然一路上各個環節都打點好了的。 既然如此,他們就沒必要浪費時間,冒著被更多人發現的風險特意繞路。 皇帝略一沉吟,“王中,著東、南、北司城官即刻入宮!” 大祿朝設立外城司和皇城司,前者專管外城數十座水陸城門,后者則負責皇城守衛,二者合并,統稱司城衙門,統領整座開封的防御治安。 其中皇城司完全聽命于皇帝本人,而外城司則更像普通朝廷職位,分設東南西北四位司城官,相互監督。 謝鈺馬上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往東,確實最后可能從東面幾座城門出城,但也有可能就近拐入東南和東北幾座小門。 尤其開封城東南方足足有普濟水門、上善水門和通津門三座大型水門,東北也有一座善利水門,專司貨運,每日吞吐量巨大。 對方極有可能在這里棄車乘船,沿途北上、南下,抑或是東流入海,都暢通無阻。 夜間隨意放身份不明的人出入城,往小了說,是濫用職權,往大了說,卻可被定為通敵叛國,可誅九族。 涉事的中高層官員們不可能不知道這樣做的風險,但他們還是做了,究其原因,不外乎幾個個: 第一,對方位高權重,容不得他們拒絕。 第二,對方給的太多,名利動人心。 第三,對方手里抓著他們的把柄,那把柄足夠令他們身敗名裂,為保全自身,他們不得不答應,并且盡可能拉更多人墊背。 底層士卒或許了解,或許不了解,但肯定也是收了銀子的。 因為守城門這項差事確實很苦,尤其是底層將士,冬冷夏熱,整日杵在那里風吹日曬,基本沒什么立功的可能不說,一不留神還容易得罪人。 而因為官階低,他們的俸祿也相當有限。 這就導致許多底層士卒會在出入城盤查時,借機發揮,偷偷向百姓勒索財物。 而對付這類人,給銀子堵嘴是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法子。 在他們看來,不過就是放一輛馬車過去嘛,隔三差五就來,肯定不是殺人放火。 那些個達官顯貴們見不得人的事兒多了去了,也不差這一樁。 我們只需裝作看不見,什么都不用干,就白白有銀子拿,上官也是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盤問外城司中高級官員的事兒,直接沒經過開封府和刑部。 皇帝批了一道手令給謝鈺,命他立刻調撥禁軍拿人。為防嘩變,皇帝甚至還連夜召了裴戎入宮,讓他帶一隊馬軍從旁協助。 老頭兒有年月沒接到這樣的大活兒了,一時興奮異常,急乎乎沖去軍營,“兔崽子們,都起來干活兒!” 裴戎一口氣挑了三百精壯軍士,與謝鈺帶的禁軍步卒一起,氣勢洶洶前去拿人。 外城司的四位司長官居三品,位高權重,如今雖被扣在在宮中,但其下的副司長也是四品大員,平時又帶兵,很有些趾高氣昂。 見謝鈺深夜前來,初時并不服氣,帶著一群人就出來了。 “我等奉皇命守城,無故不得擅離!小侯爺請回吧!” 口口聲聲小侯爺,儼然并不將他當個官兒。 謝鈺也不惱,往后一抬手,牛高馬大的霍平就出列,直接將金燦燦的令牌舉到他臉上去,聲若洪鐘道:“說得好,我等也是奉旨拿人,還不束手就擒!” 裴戎就在后面眼饞。 這樣的好身板,著實是塊猛將坯子,合該來我們馬軍衙門??! 那副司長一看,面色煞白,慌忙跪下請罪。 謝鈺一擺手,霍平就帶兵將人下了。 裴戎就很意猶未盡。 這就下了? 你不反抗下? 多好的滅九族的機會??! 謝鈺看出老頭兒渾身刺撓,不覺好氣又好笑,去后面兩處時,索性先讓他帶馬軍打頭陣,將外城司分設在東、南兩側的小衙門圍了。 那兩位副司長倒是識時務,見外面軍馬齊整,擦得閃閃發亮的甲胄和兵器在火光下閃閃發亮,立刻束手就擒。 十幾名大小官員串了一串兒,放眼望去也有老長,倒也不必擔心一時沒了官員,外城無法正常運轉。 跟拿人的旨意同時下來的,還有另一道調整官員部署的旨意。 一時間,升的升,調的調,不過短短幾個時辰,大半個外城司就換了天地,外面卻悄然無聲,似乎一切照舊。 外城司都能被人腐蝕了,難保刑部干凈,所以這些官員既沒入刑部,也沒進開封府,而是直接押送到禁軍直轄的一處地牢內。 三個副司長一看地方,膽都快嚇破了。 刑部也好,開封府也罷,好歹都還是見光的地方。 但這里……做的都是不好拿到大庭廣眾之下細說的。 俗稱,見不得人的辛秘。 而既然是辛秘,自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所以并不常年啟用,而一旦動了,牽扯到的不是謀逆就是通敵叛國,基本只進不出。 非但出不去,一個鬧不好,外頭的九族都給你揚了。 在外城轉了一圈,又拿了人后,裴戎心滿意足。 做完這些事,他還不能回去,而是將挑出來的人分了兩撥,一撥安插在外城司幾道城門外監視,另一撥自己帶著,就駐扎在禁軍大牢這邊,防止肅親王及其爪牙狗急跳墻,嘩變。 馬冰一覺醒來,去集市買菜時,隱隱覺得氣氛不太對。 但具體哪里不對,她說不大上來。 買完菜往回走,迎面碰到巡街的衙役,馬冰愣了下,終于意識到哪里不對: 巡街的人換了。 開封府內有兩位軍巡使,謝鈺和方保,平時負責城內治安,并協助開封府維持秩序。 他們日常巡邏都是有跡可循的,幾個月相處下來,馬冰基本上把衙門到菜市場這一路的巡街衙役都混了個臉熟。 但今天,她看到的卻不是平時謝鈺手下的那一批。 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