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裊玉腰 第72節
趙蘅玉陡然望見了她,身子僵硬,霎時間難以動彈。 王世子見狀,伸手扶了一把:“公主,你可安好?” 趙蘅玉回頭,看向了王世子,虛弱笑笑:“我很好?!?/br> 她只感到脊背發寒,仿佛那一道視線攀附在她的背上,她用力抓緊了王世子的手臂:“快走!” 王世子扶趙蘅玉走進了馬車里。 塵土滾滾,遠道而來的高麗人終于踏上了官道。 車馬去匆匆,人影漸漸變成螞蟻一般的黑點,消失在漫天黃沙之中。 趙珣登上城樓,看著高麗人遠去,就算是這個時候,他依舊一刻不停地聽手下人忐忑匯報,再沉著臉告訴他們:“再查!” 趙珣站在城樓之上,冷冷的風吹在他的臉上,并不能讓他冷靜。 他幾乎感到暴跳如雷,但他不能讓任何人看出來他行將失控,他強行壓抑著,快要分裂成兩個自己,他覺得趙蘅玉快要逼瘋了他。 趙蘅玉、趙蘅玉…… 你怎么敢? 你怎么敢逃走! 作者有話說: 第55章 也許是因為一宿沒睡, 趙珣感到腦袋轟轟作響,昏昏沉沉。 一宿他睜著眼,熬油似的心煎, 他滴水未沾,卻也感覺不到饑餓, 只是胃部一陣一陣地痙攣,疼痛都像是隔著一層, 他的軀體似乎已經木然。 他的腦袋一刻不停地叫囂著趙蘅玉的名字。 趙蘅玉怎么可以這樣拋下他跑了? 他們的糾纏還沒有終止, 若他不允許,沒人可以叫停。 他都沒有來得及恨她,她怎么可以逃走? 不可原諒!不可原諒! 趙珣握緊了手指, 感到身軀因憤怒而在發著抖。 他緊繃著臉, 看著漸漸遠去的高麗車隊, 他看著高麗車隊漸漸成為幾個模糊不清的黑點。 忽然, 他瞳仁一縮, 他猛然轉身, 拎住了李德海的衣襟。 李德海像是一只鵪鶉,被他輕易拎了起來, 他的脖頸被衣襟勒住,臉漲得通紅, 趙珣不知不覺地用了十分的力氣,李德海竟被他提的雙腳幾乎懸空。 趙珣怒道:“和親公主!” 發現趙蘅玉離開時,趙珣當即命人里里外外查遍了赴宴的女眷,各宮異動的宮女, 當然還有高麗人。 高麗人此行帶來的女子只有幾名要留在大雍的貢女, 趙芙玉帶去高麗的宮人侍衛都經過嚴苛的查驗, 剩下的高麗人全是男人, 怎么看趙蘅玉也不會藏身其中。 趙蘅玉的出逃并不算萬事俱備,她只是臨時欺騙了陳季之,碰巧逃了出來。 趙珣不認為她能成功混入高麗人中。 他更難以想象,趙蘅玉竟然如此膽大妄為,竟敢在眾目睽睽之下,裝成最引人注目的和親公主。 趙珣猛地錘了一下石墻,手側被磨蹭出了血痕,他毫不在意。 他轉身,面色陰郁猙獰:“攔下、去攔下他們!” 不消片刻,趙珣立刻查到了四公主趙芙玉尚在宮中,一切清清楚楚,趙蘅玉換親去了高麗。 趙珣領羽林衛往北追了上去,他尚且沒有換下袞冕九章的太子禮服,玄衣纁裳被風吹得獵獵作響,塵土飛揚其上。 他手握馬鞭,急促催馬,抽得馬背上出現了幾道猙獰的血口,黑馬嘶鳴,顛簸到幾乎要將人甩出去。 趙珣緊抿著薄唇,腦子里亂糟糟的。 腦袋昏昏沉沉地只有一個念頭,趙蘅玉情愿嫁給未曾蒙面的高麗人,嫁去蠻夷苦寒之地,去國千里,也不肯留在他的身邊。 馬鞭深深地勒緊他的掌心,他的掌心察覺不到疼,反而從胃到心臟,一陣一陣的絞疼升騰而起。 趙珣額頭上冒出了細汗。 . 永安侯府。 斐文若將家中老小安撫好,他緊鎖著眉讓人去打探宮中的動靜。 昨夜趙珣的突然造訪讓斐家人如驚弓之鳥。 斐文若想,宮中一定發生了什么事。 斐文若擰眉,趙珣在宮變之際依舊能不急不迫,怎會因為一個私藏逆黨的彈劾就深夜圍住斐府? 趙珣那時候看起來可怕得嚇人。 就為了一個二皇子逆黨? 斐文若輕敲桌面,總覺得事情不是這么簡單。 沒過多久,斐家下人打聽往消息回來了。 “公子,聽說高麗人中藏了逆黨,太子殿下正率羽林衛去追了?!?/br> 斐文若一怔:“太子親自去追高麗人?” 斐文若站了起來,皺了皺眉。 事情果然很不對勁。 一個二皇子逆黨,何須如此大張旗鼓,甚至趙珣親自去追。 看起來,倒像是趙珣在追回一個逃掉的極重要的人。 斐文若不可避免地想到了趙蘅玉。 他曾幾度在趙珣臉上看到失控的神色,都是因為他的皇姐趙蘅玉。 宮變之后,趙珣將趙蘅玉困在延福殿,斐文若一直無法傳信給趙蘅玉。 高麗人、和親公主、趙蘅玉…… 莫不是…… 斐文若提步就往外走,他吩咐道:“將我書房里那只檀木匣子取來——算了,我親自去取,你們,快去備馬來!” . 趙蘅玉坐在高麗人的馬車里,一路上心神不寧,一直到走了一上午都沒有發現追兵,她才漸漸放下心來。 轉眼間車隊已經到了京師以北的一座小城寧平城。 高麗人向守軍出示了文牒,守城門的士兵仔細望了高麗人一眼,抬手讓他們進城。 趙蘅玉坐在馬車里看著士兵的面色,終覺得心中有些不安。 她一時又覺得自己是杯弓蛇影了。 馬車緩緩駛入城內。 等所有高麗人進城后,趙蘅玉睜大眼睛看見身后的城門關上了。 趙蘅玉急忙問道:“發生什么事了?” 她身旁的兩個侍女是此前皇后專門為趙芙玉挑選的,此時,這兩個沉穩的侍女也驚慌起來:“奴婢不知,奴婢去問問?!?/br> 兩個侍女沒有來得及去問,因為馬上趙蘅玉就明白過來。 是趙珣發現了! 兵卒中間,一個中年男人鄭重著了官服,應當是寧平城的知縣,他恭敬小心走了過來,欠身在趙蘅玉馬車外道:“臣等恭迎徽寧公主?!?/br> 趙蘅玉心中一沉,她厲聲急切道:“你說錯了,我是四公主?!?/br> 知縣不置可否。 趙蘅玉心中越來越慌,她掀起車帷,手指捏著布簾,在微微顫抖,她看著高麗王世子,道:“世子,我們快出城?!?/br> 王世子這時卻開始膽怯起來。 他本以為只是換走了一個較為美貌的公主,沒想到,竟然大雍太子親自追了過來。 在通事的口中,他聽過趙珣的兇名。 當年未及弱冠,他就大敗韃靼,少年之時,就取得赫赫戰功。 后來,更是在宮變中扭轉乾坤,成了新任太子,在此過程中,他不惜屠戮手足,年幼的十皇子就在宮變中不明不白地消失了。 通事還語焉不詳地告訴王世子,大雍的皇帝如今生死不知,尚不明白其中是否有趙珣的手筆。 王世子避開了趙蘅玉的目光,他感到十足的懊惱。 他竟然為了一個禍水,犯下了大錯。 王世子定了定心神,對知縣說道:“一路奔波,甚至疲倦,我等要在此叨擾大人一番,稍作歇息?!?/br> 知縣笑道:“哪里哪里?!?/br> 趙蘅玉怔怔,像是陡然失了所有氣力,她頭腦發暈,軟軟靠在車廂內壁。 不知是從哪里生出的力氣,她又狠狠咬住唇,坐直了起來。 趙蘅玉從馬車中走了出來,她神色冷寂,凜若冰霜。 她沉聲問道:“關城門是太子的命令?” 知縣猶豫片刻:“是?!?/br> 趙蘅玉冷著臉,越過眾人往外走。 知縣身旁的士兵越步打算去攔,知縣抬手止住了他。 城門緊閉,又在這么多雙眼睛的注視下,這位嬌弱的公主是逃不出去的,何苦在這關頭得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