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書迷正在閱讀:女法醫穿書后和男二he了、老干部穿成反派妻主后[女尊]、三十六陂春水、這是我們養的寶貝花兒、狠虐黑蓮花后我死遁了、王妃躺贏了、小滿(BDSM 1v1)、嚶你已綁定離婚系統、綠茶邪神在戀綜竟成了萬人迷?、炮灰病美人重生了
吃了面就一定得喝口湯,阿夏喜歡這樣吃面,那吊湯果真不愧是拿黃鱔骨熬的,鮮得一絕,又有蔥蒜的香頭,直叫阿夏一股腦喝了小半盞。 初春的天正冷,尋常不拿手爐,凍得鼻尖都冒紅,手泛僵,可一碗陽春面下肚,背上冒汗,肚里暖和,寒風都顯得沒那么凜冽。 阿夏還帶了碗給太公,味道比在那吃稍差了些,可還是勝過許多面。 鄉市的人漸漸散去,阿夏的船也駛離岸口,穿插在一眾小舟中。 岸口有條小路蜿蜒曲折,通向村里,那些早上拿東西換了陶瓷的小孩一蹦一跳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船頭的阿夏,還跳起來跟她擺手。 阿夏也擺手回應,晃晃自己的布袋子,這里面盛滿她今日的歡喜。 岸上的身影漸漸遠去,船只又駛進蘆葦蕩,驚起一片的水鳥,撲閃著翅膀飛到遠方,得另尋個地安家。 太公搖著槳,唱響號子,桐照開船發西風,盤出懸山船尾送?;丶覈D 作者有話說: 桐照開船發西風,盤出懸山船尾送?!斗罨耖g文藝》 陽春面參考《上海老味道》 第4章 縐紗餛飩 鄉市回來后,晚間吃過飯又滴起小雨。 方家的暖爐架燒得火熱,方覺還往上頭夾了塊炭,屋子熏得暖洋洋的,年糕趴在他腿邊,搖搖花紋斑駁的尾巴。 方母則支個爐子,邊往里頭丟炭,不忘回頭跟幾人繪聲繪色說起今早的事。 太婆聽得放下手里的剪子,一把攬過阿夏坐到春凳上,她就問:今日玩得高不高興? 阿夏靠在太婆的身上,嘴角陷進去兩個酒窩,高興! 她從春凳上下來,噔噔跑到掛架那拿過一個布袋子,方覺給她搬個翹頭案。阿夏蹲在那攤開袋子,掏出一把糖,炫耀道:我今日去看了青苗會,那些僮子留下來的糖。小孩全換給我了,阿娘說吃了后能消災呢。 太婆故作震驚,那是值得換的。 太公手里捧著茶盞,看她們做戲,花白的眉毛上揚。 那袋子里還有幾粒珠子、奇形怪狀的小石頭、紅繩 方覺舌尖抵著糖,目光逡巡那堆小玩意,要不再做一窯? 他教的課舍里有學子家是開窯廠的,阿夏之前那些就是花錢托人做的。 阿夏搖搖頭,陶泥玩夠了,總得尋摸另一個好玩的才是。 你們可勁慣著她吧,方母從外頭捧了個白底黑花瓷壇進來,還不忘說一嘴。 阿夏只當做沒聽見,站起捋直裙擺,笑嘻嘻地道:是甜酒釀! 隴水鎮的人家都會做甜酒釀,不過味道好差罷了。方母做這個是很拿手的,她會取新舂好的糯米,蒸到不軟不硬才好,太軟和太硬口感都欠佳。 還得把糯米飯用冷水沖淋到半溫,拿出去曬好后。酒藥才好撒下去,她拌得勻,米飯壓得也實。大冷天的,這壇甜酒釀花了四日才成,十足十的好吃。 只香得惱人。 太公忙放下茶盞,他不愛喝燒開的,小芹,給我先舀一盞。 小芹是方母的名字,她大名水芹,年輕時嫩生,到這歲數就豐腴起來了。 一早給爹你備下了。 方母摸出一個白釉蓋碗,舀一勺甜酒,清黃澄亮,阿夏雙手捧過,遞給太公,聽他咂了聲,就知這味好。 陶爐里盛的水冒泡,熱氣全悶在蓋子底下,一揭蓋,滾滾而上。這時就可放搓好的圓子,白又小的一團,在沸水里沉沉起起。方母磕了兩個雞蛋,阿夏換回來的,攪散它。 圓子熟得快,灑一把白糖,兩三勺的甜酒釀,煮開時香得更肆意,連年糕都忍不住湊過來,咪嗚一聲想要討食。 方母還當頭淋下一小盞濕淀粉,湯汁濃白凝固起來,雞蛋液倒下,拿木勺攪和開,盛到瓷碗里,酒釀圓子才算煮好。 不過叫阿夏來說可不算,她拿出一罐糖桂花,搓一點放下,攪和拌好,這才叫酒釀圓子。 她先捧給太婆,其次阿娘,再是大哥,最后自己搬了個月牙形杌子,坐到窗邊上吃。 夏日吃酒釀圖一個涼快,這開春時吃,就得趁熱。舀一勺圓子搭點酒釀,阿夏邊吹氣邊往嘴里遞,好的酒釀特別甘鮮,甜到小圓子咬開,除了糯就是醇,糖桂花來增個香,雞蛋漿滑嫩。 一盞酒釀圓子下肚,哪管外頭的雨聲潺潺,澆得遠處霧蒙蒙一片,冷氣都鉆不到身上來。 夜里她睡下時,換上厚實舒服的寢衣,窩在軟和的被褥里,頭擱到細枕上。雨聲一直沒歇,床頭點了香爐,淡淡的桂香,真叫阿夏做了個好夢。 到了早間,雨落得更大,打在屋檐上,天鴉青色。窗戶透過一點光,屋里黑沉沉的,阿夏卻喜歡這樣的天,不用起床。 點盞小燭燈,摸出一本話本,背要墊兩個枕頭才舒服,被褥是要蓋好的,里頭放個湯婆子,熱意四起??s在床上一頁頁翻看,天光這時要是亮起來反倒沒了意境。 看得累了,阿夏就側躺聽雨聲,啪嗒一聲,是雨滴在了瓦檐上,嘩啦聲,那是全落到了窗外的明月河里。 她又迷迷糊糊睡著了,這樣的天太適合睡覺,不知幾時,門外響起輕輕的敲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