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漢家有俏夫郎 第190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綜漫]救世主們的后日談、[綜武俠]江湖吃瓜需謹慎
兩個多時辰之后,唐曉福就聽到大房那邊傳來哇哇哇的啼哭之聲。 產么么欣喜地跑到外面來,到里是旁邊,連連到喜。 “哎呦,恭喜恭喜,長房孫子,這可是個大胖兒子了,我天哪,得有個六七斤呢?!?/br> 李氏滿臉含笑,從腰里邊掏出早就準備好的紅封。 “不知老大家的和孩子怎么樣了?” 那產么么接過紅封,臉上的笑容更加真切了。 “好著呢,好著呢,您家老大的夫郎身強體健,這會兒人還醒著呢。您小孫子大眼烏黑,頭發濃密,一看就是個長命百歲的?!?/br> 李氏一聽這邊倆人都平平安安的臉上的笑容,那是怎么掩也掩不住了。 不僅給了產么么紅封,還給了幾個紅雞蛋。 這邊唐曉福也沒顧得上看那個小奶娃,直接就帶著琴哥兒去屋里給王儀診治了。 王儀這會兒有些脫力,頭發已經汗濕了,躺在床上臉色微白,但是精神頭還蠻好的。 唐曉福若有似無的打量了一下之前在角落放下的恒溫裝置。 確定裝置安放在合適的位置,而且比較隱蔽,這才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多虧他前些日子交易,得到了這恒溫的小裝置,不然這么冷的天,大房家的生娃娃,坐月子,只怕是要遭罪了。 琴哥兒上前,坐在王儀身邊,伸手給他搭脈。 半響之后,點點頭輕聲說道:“你身子骨養的不錯。我看了娃娃也不大,過后我給你抓兩貼養生的藥。月子里邊注意莫要著了風,也不要吃太過油膩滋補的東西,做滿四十多天的月子,應當就無礙了?!?/br> 王儀聽完臉上也滿是喜色,連連道謝。 “琴哥兒,多虧你了。外邊大雪天的,你還跑了一趟,有你這句話呀,我就安心了?!?/br> 琴哥兒嘴角笑起兩個小梨窩,拍了拍王儀的手。 “你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好好的養身體,其他的莫要多擔心?!?/br> 幾人又閑聊了幾句,唐曉福這才和琴哥兒出了門。 李氏送上紅封。 農家都有習俗,生娃娃上來幫忙給的紅封那是不能推辭的,也算沾沾喜氣。 琴哥兒也沒有客氣,接過紅封,又從李氏那邊接了幾個紅雞蛋。 留下兩副補身體的藥。 唐曉福滿臉笑意的將他送回到柴家。 在回來的時候,李氏那邊已經熱好了羊奶,一點一點的喂小娃娃喝羊奶。 那娃娃滿身褶皺,像一個皺巴巴的小老頭。 張著嫩紅的小嘴兒,吧唧吧唧的喝著羊奶,別提多香了。 小娃娃肚子小,也就喝了幾勺子,就打了個小哈氣,沉沉的睡去了。 李氏連忙將這娃娃包好送到了王儀的身邊。 唐老大這邊也是喜得跟什么一樣,眼珠不錯地坐在床邊看看兒子,又看看王儀,別提多開心了。 唐曉??戳丝礉M臉喜色的唐老大,再看了看旁邊焦急盼望,一直點著小腳兒,伸頭往里看的寶哥兒。 忽然心中五味雜陳。 這一大下午的,一家人都忙著大房生娃娃的事情,只怕寶哥兒幾個早就餓了。 唐曉福伸手牽過幾個小娃娃,蹲在寶哥兒面前低聲說道:“是不是肚子餓了,姑么么給你們做疙瘩湯,好不好?” 寶哥二這邊一聽吃的瞬間,眼睛一亮,小肚皮也適時的咕咕直響。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嗯,餓了。謝謝姑么么?!?/br> 唐曉福十分心疼這個懂事的娃娃,伸手揉了揉他的發頂。 他去廚房取了一些豬rou切成絲,又切了一點白菜絲,最后放里面疙瘩,煮熟之后滿滿一大盆幾個孩子,你一碗我一碗的,吃了個肚圓。 唐曉福不敢讓幾個小娃娃吃太多,怕積食。 見吃的差不多,就一人發一個蘋果,慢慢吃著。 第209章 好方法 大房子,幾個小奶娃娃之間,隔的歲數比較小。 如今寶哥兒已經兩歲左右了,頗為懂事。 拿著果子給幾個弟弟分,然后就乖巧的靠在唐曉福身邊,一口一口的吃果子,吃完了還對著唐曉福甜甜的一笑。 “謝謝姑么么?!?/br> 那懂事的小表情,一下就甜到了唐曉福的心坎里。 唐曉福將每個小娃娃抱了抱,重重地親了兩下。 “寶哥兒乖,日后每天都能帶著弟弟,到姑么么這里領取果子吃。要是餓了就來找估摸摸,知道嗎?” 寶哥兒重重的點點頭。 唐曉福讓幾個小家伙用靈泉水漱了漱口。 年紀小的孩子,歷來喜歡跟著年長的一起玩。 小曦辰一直屁顛屁顛的跟在寶哥兒身邊,將他的小玩具都拿出來,湊到寶哥兒擱旁邊討好的要一起玩。 唐曉福笑瞇瞇的看他們幾個小娃娃玩做一團。 玩了一天,幾個小娃娃早就已經有些困了。 幾個粉雕玉砌的小娃娃,乖乖的躺成一排。 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唐曉福扯過一個被子,將他們蓋好,又在炕沿這邊圍了一圈的枕頭,省得孩子們醒來掉到地上去。 看這幾個小娃娃睡的這般香甜,唐曉福也打了個哈氣,有些困了。 這些日子,也不知怎的,他精神頭格外不足,不一會兒就感覺到困了。 這一個來月,不時還會下雪,好在沒有像前幾日那般的鵝毛大雪那般嚇人。 院子和房頂的雪,有幾房的爺們們輪流去掃。 而院中的井水,每個一個時辰,就會有人去用大石頭鑿開。 王儀雖說生產是在冬天,但是李氏早有準備,提前將雞鴨殺好凍上。 這會兒每日給他燉半只雞,或者是一條魚,給王儀補養。 只把王儀補的都胖了一圈,人也是臉蛋紅撲撲的健康。 不知道是不是這次生了兒子,王儀的心病去了。 這會兒唐曉福與他相處,卻從細微之處感覺到他與之前的不同了。 之前王儀經常陰陽怪氣,有些小肚雞腸,后來跟王家那邊鬧了矛盾,雖說唐老大原諒了他,可是回到唐家之后,王儀一直謹言慎行,活得有些小心翼翼。 王儀對手下那三個孩子,也是關懷備至,平時做活的時候,都是緊趕著在李氏面前表現。 雖說這會兒坐月子呢,也不需要他下地做什么活計。 可是言談舉止的時候,唐曉福也能感覺到王有了兒子后,這腰桿子確實硬了起來。 唐曉福也沒在意,到底要在一起生活一輩子的人,只要他能對唐老大好,能對幾個孩子好,有些別的小心思那都是很正常的。 這些日子又是照顧新生的孩兒,又是照顧王儀做月子,唐老大也是忙得夠嗆。 所以平素里,寶哥兒幾個娃娃,都是李氏和唐曉福輪流照看著 雖說小晨曦還沒到開蒙的年齡,可是唐曉福沒事的時候,就會把幾個娃娃抓到一叫來,像講故事一樣給他們講一些三字經,千字文。 倒不是說想讓孩子們識得多少的字,會背多少的文章。 而是潛移默化的讓孩子們跟著唐曉福一起聽,一起讀。 就像是熟悉的歌謠一,般慢慢的領會。 自古有言,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唐曉福也是想創造這么一個好環境,培養孩子們的專注力。 眼看快要到臘八了,李氏今年特意在地里邊種了些糯米。 這會兒從大早上就開始熬糯米飯。趙向北將蒸熟的糯米飯,放在食槽當中,用木錘一下一下的敲打,只將糯米飯砸碎成團之后,做打年糕。 快過年這會兒,但凡家里條件稍微過得去的,都要做上一兩盆年米飯,然后打成年糕,蘸上豆粉和白糖,是一道頂頂好的吃食。 家里邊的孩子們都極為喜歡。 要說是打年糕呢,也是本地的一個風俗。 村子這邊靠北臘八都有鹽十分冷,吃年糕是為了粘住下巴,以防被冷風凍掉,不過這都是笑談。 這些日子雖然沒有下大暴雪,但是唐曉福不時的就會從空間之中拿出溫度計測量。 如今外邊的溫度已經到零下三十八九度,夜里甚至能降到零下四十度,外邊滴水成冰。 唐家后山林子里面,雖然唐曉福悄悄放了不少的煤炭。 但是到底不能正大光明的拿出來用,趙向北和唐老二倆人,不時就會上山撿一些枯木回來,劈成柴出位置。 村子里面之前那四口井,被破開之后,村里人又是輪流的看守。 定時敲碎井面的冰塊,但是這么大的冷天,肯定有人不滿,有人偷懶了。 等到再次那景面結冰之后,村里人這下束手無策了。 老村長也是急得滿嘴了泡,一群人商量了好一會兒,都是互相推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