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漢家有俏夫郎 第18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綜漫]救世主們的后日談、[綜武俠]江湖吃瓜需謹慎
這邊還沒等他罵罵咧咧的走出幾步,就看到了翠哥兒那邊跟個老漢扯扯拽拽,頓時面色大變。 史東林松開手里的娃娃,輪著拳頭就沖了出去。 “好你個人盡可夫的賤人!我要揍死你!” 唐曉福這個會兒又打了個哈氣,就連看熱鬧都沒心情了。 他嘖了嘖嘴搖搖頭,重新回到自個兒屋里邊。 那翠哥兒從剛開始來到村子里邊底子就沒干凈,過一雙桃花眼,平時在村里邊就東瞟西瞟。 這會兒能做出這種事情,想來也沒什么意外的,但是史東林那人是個滾刀rou混不吝,倆人這個是有的鬧呢。 唐曉福帶著自家胖兒子回到暖和活的炕上,翻手拿出幾個精巧的玩具,將胖兒子圈在炕頭。 他在外側躺下,揉了揉疲憊的雙眼,有些意外,自己怎的這樣困頓。 唐曉福陪著自家胖兒子玩了一會兒,雙眼就像加了千斤重的鐵皮一般,一點一點的垂了下去,口里邊的兒歌也是不成樣子。 不一會兒就沉沉睡去了,小曦辰丟掉手中的積木玩具,見到自家姆么睡著了。 小家伙丟下玩具,撅起小屁股爬到唐曉福身邊,爬在唐曉福懷里面打了個小哈欠,也一起睡著了。 不大一會兒進來的趙向北看到自己家小夫郎還有胖兒子睡成了一團。 心中簡直柔軟的不得了,俯身在兩人臉頰上都親親的親了一口,這才扯過一旁的棉被,將倆人蓋上,又重新去灶間添了點煤,讓屋里更暖和一些。 外邊唐老爺子和唐老大爺剛回來,倆人都是眉頭緊皺,滿臉的愁色。 第206章 結冰 李氏看到倆人都皺著眉頭,連忙這樣人迎了過來,讓坐在炕頭。 一人手里邊塞了杯姜茶,有些焦急的問。 “你倒是說呀!愁眉苦臉的,是村長那邊說了什么難辦的事嗎?” 唐老爺子低頭飲了口姜茶,點點頭。 “昨夜里下了大雪太冷了,幾乎各家各戶外變得水井都凍住了。村長說是要每家每戶都出人,保村子里邊的幾個水井,讓大家能夠輪流打水?!?/br> 李氏聞言眉頭也是皺的死緊。 “那你沒跟村長說,咱家愿意出銀錢讓別人來幫忙輪值就好了?!?/br> 唐老大見李氏一副焦急的模樣,也是放下手中的姜茶,接過話來。 “我倒是說了,但是村長面色為難。剛才說的時候,村里邊幾乎所有水井都凍死了。于是就想保著村中最大的那四口水井,專門用來讓村子里邊的人人飲水做飯,至于大家平時洗衣擦地,都用雪化的水就可以?!?/br> 李氏聞言也是嘆了口氣,神情有些的不快。 村子里面人一向敬重老村長,他為人也最是公正不過的,這會兒他面露難色,唐老爺子也承受過村長的恩惠,自然不好就這般拒絕。 趙向北出來的時候正好聽到了這些話,大步走過來坐到唐老爺子身邊。 “我和大哥二哥身強體壯的,如果每一兩個時辰輪值一次,一天下來也就去個一次兩次的,無礙的?!?/br> 唐老爺子聽到趙向北說的話,神色一陣放松,再看看自己家大兒子二兒子沒有反對的神色,這才松了口氣,敲了敲煙袋鍋,有些語重心長的說道:“今年冬天我看時節不好,恐怕還有雪都是一個村子住著,自當是要互相幫忙。有道是獨木難支,真要是天災之下,光憑一戶兩戶人家,哪可能這樣好好的生活呢?” 聽到唐老爺子這番話,李氏漸漸回過味兒來,有些心疼的看著趙向北和唐老大唐老二。 “那好吧,但是既然各家各戶都要出青壯年沒道理,因為咱們唐家青壯年多就多出人去,如果光指著咱家的爺們累死累活,我可是不答應的?!?/br> 唐老爺子兼自家夫郎英語了,臉上的神色更加輕快了兩分,抽了兩口煙帶鍋,面帶笑意的說道:“那不能村長最是公正不過了,還有我看著呢?!?/br> 李氏一聽說要他們搬去保那幾口水井,外邊天寒地凍的,這就坐不住了。 他連忙翻箱倒柜的找出之前他加緊做好的幾件棉衣,拿了出來。 “哎呦,這多虧了福哥兒,前些日子買了不少的棉花,還有皮子。我跟團哥兒一起,把這些棉花縫成了棉衣,又在外邊制了一層皮子,這穿在身上暖暖和和的??靵?,快來,向北,大郎二郎來試試,有沒有哪里不合身的,我這就改?!?/br> 三人都是滿臉笑意,去試了試拿厚重的棉衣。 李氏的手藝好,三人的衣服都極為合身,而且自家做的棉衣料子用的十分扎實,不僅厚重抗風,而且極為保暖。 李氏看到他們三個捂的嚴嚴實實的模樣,這才露出笑意。 “唉,這就好這就好,等出去的時候戴上皮帽子皮手套,應當就會好一些?!?/br> 唐曉福對于近也不知怎的了,格外困頓。 第二天是在自家胖兒子小手拍打之中,這才睡醒的。 他見自家胖兒子趴在他的身邊,玩的正高興,從空間中翻出手表,這才知道這會兒已經上午好幾點鐘了。 他打了個哈氣,連忙將自己和胖兒子收拾停當出門,準備填飽肚子。 唐曉福這才得知,村里邊讓各家各戶都出青壯年,每個時辰都要到村中的那四口水井的位置,將那井口封凍的手面,用大木頭或者是石頭敲擊開。 唐家人多,一天下來也就三個人輪轉一次,倒也沒有想象中那么辛苦。 唐曉福將自己和胖兒子捂成一顆球,到灶間端了李氏給他留下的早飯,快步跑到東屋。 他得知這個消息之后,還是有些擔心趙向北的這會兒,外邊大雪未停,北風呼嚎,那冰冷的寒風仿佛刀子一般刮在皮膚上,就讓他臉皮生疼。 唐曉福曾經在空間中拿出體溫計偷偷測量,如今外面的溫度已經達到零下三十五度左右,真可謂是滴水成冰。 這天氣還要在水井邊敲擊凍的實誠的冰面,怎能不讓他擔心。 唐曉福想了想就將胖兒子留在東屋陪著老兩口玩耍。 他偷偷的回到了房間,從空間商城中買了一些銅棗。 說是銅棗子其實就是手爐的一種,只有嬰兒拳頭大小,比普通的紅棗略大一些,通體都是由紅銅所制。 銅棗中空,在里邊放上點燃的碳或者是煤,在外面套上一個棉布的套,就十分溫暖。 準備幾個塞靴子和懷里邊,這小半天都是暖暖和和的。 唐曉福特意買十來個銅棗,到東屋里將公用跟李氏一說。 李氏聞言看著手中雞蛋大小的銅棗,也是則則稱奇。 唐曉福也十分的好奇,拿了兩個去灶間爐子邊扒愣出兩塊燒紅的炭,一個里邊塞了一個,將銅棗扣嚴實,重新拿回到東屋。 銅棗摸著都有些燙手,倆人臉上都帶著點兒高興。 “哎呦,還是我家福哥兒聰明,有了這銅棗,一會兒我給他們做上個棉罩子,誰出屋門帶上兩三個,那肯定不會冷了?!?/br> 倆人說做就做,李氏翻箱倒柜的找出一些碎布頭。 倆人快速穿針引線,將這些碎布頭剪裁成合適的大小縫成一個又一個小袋子。 每個袋子裝一個銅棗,上面再系一個袋兒,既可以掛在腰間,也可以放在懷中十分方便。 而唐家那口水井唐曉福力氣大,不時就會拿著石頭綁上麻繩,到里面狠狠砸幾下,倒是不影響使用。 村子里邊有人定時巡邏,那幾口井倒是用的安然無恙,只是事情卻沒有唐曉福想象中的那么順利。 安安穩穩的過了三四天之后,這一天一大早,有人去那井邊排隊打水,忽然就發現這四口井,都凍得嚴嚴實實,是不由的驚叫起來。 如今村子里邊的人,可是都指著這四口井做飯用水呢。 如今凍了個嚴嚴實實,怎能不叫人感到驚恐。 唐家人也迅速穿的暖暖的來到了井旁邊。 這會兒村長也是滿臉的陰沉。 唐曉福伸著脖子細聽,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來昨夜里邊是耿家的兩兄弟輪值看井,后半夜的時候,他們兩個偷懶在家睡覺,沒有來敲冰面,這才讓井凍了個時時稱稱。 村里面不管多大年紀的,看著耿家兩兄弟都是滿臉的不贊同。 有些年紀大的長輩,更是恨鐵不成鋼的看著他們倆人。 “耿家兄弟!你們這事做的實在不太地道,如今這井水完全凍住了村里人,日后可用什么水吃飯呀!” “我看他罵人就是故意的,讓村子里邊沒水喝,耿家的這倆小子心腸太歹毒?!?/br> 村里人你一嘴我一嘴的說的越發刻薄。 唐曉福微微蹙眉。 被千夫所指的耿家兄弟,也不是個好脾氣的。 耿家大郎握緊拳頭,目眥欲裂的看向周圍指責他們耿家的其他人,重重地呸了一口,滿臉譏笑的大聲吼道:“呸,憑什么我們兄弟就得大冷天的頂風冒雪來守這什么水井?我家人不多,也沒那么多講究。我看這雪水也挺好,可以喝也可以做飯。以后這看井的活我們更加不管了,你們誰想用這口井,誰就看著吧?!?/br> 說完,耿老大就抱著手臂站在那兒,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可把同行的村民氣了,說他什么的都有。 但是耿家兄弟脾氣,那是一脈相承的臭,不管別人說什么都是梗著脖子不肯有轉還余地。 老村長這會兒也是眉頭皺的死緊,滿臉陰沉看著耿家兄弟,重重的敲了一下手中的拐棍,冷聲說道:“好,你們耿家說了,那么日后耿家就不用飲著四口井水的水了,以后村子里面的活動也跟你們沒啥關系,自可自行離去?!?/br> 村長這話說的話里有話,可見他是真的生氣了,耿家兄弟相視一眼,眼中有些顧忌,不過還是咬咬牙轉身離開了。 村里其他人都是竊竊私語,有擔憂的,有不以為然的更有看熱鬧的。 這一瞬間老村長仿佛老了好幾歲。 他拄著拐棍兒身前有些佝僂的走到唐家人身邊,有些為難的說道:“向北呀,你是咱們十里八村最好的獵戶,我也知道你會些武藝,不知道能不能盡力試試,將井口鑿開,哪怕是一兩個也好?!?/br> 趙向北到底是生在這個村子,長在這個村子。 平常老村長對他也上算照顧,沒到要看著這樣一個老人家為難。 趙向北手掌背后捏了捏唐曉福的手心,讓他安心,于是點點頭。 “我也不確定能不能成,只能盡力一試?!?/br> 老村長瞬間臉上閃過欣喜之色,連連點頭。 “你能出手,盡力一試就好就好,大家都是理解的?!?/br> 趙向北點點頭,于是走上前去,拿起。之前眾人又來著急冰面的大石臺, 將石臺高高舉起,順著麻繩種種丟下,只聽咚的一聲巨響,但是那冰面牢固只是被砸了個坑,卻未有裂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