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漢家有俏夫郎 第15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綜漫]救世主們的后日談、[綜武俠]江湖吃瓜需謹慎
唐老三也知這次鄉試頗有難度,拍了拍董瑞新的肩膀沒有多說些什么。 勝敗乃兵家常事,董瑞新這次倉促參加鄉試,本就是報著見識一下,試驗一番的打算。 答的不盡如人意,倒也沒有太過沮喪,反而重整體精神,與唐老三一起討論起了明日要考的策論。 這場雨下后,整個府城里邊的郎中算是緊俏行業了。 不管是哪個藥堂的,做郎中都是忙的不得了,藥館里也是人滿為患。 好在這次監考的知府大人,是個仁愛子民的好官。 下雨之后,特意就在考棚之中燃了炭火。 這才免得書生們在考棚之中,更多的感染了風寒。 在這次考試結束以后,知府也是跟學政大人緊急研究,修繕了一下貢院當中的一些破損的屋舍,架起了瓦片。 這一舉,很是在讀書人當中引起一陣追捧與贊揚。 畢竟作為監考官。 知府大人只要能夠保證鄉試完完整整的進行完,沒有行差踏錯就可以了,反而做多錯多。 但是他能在下大雨之時,為學子們想到碳盆,又在事后修繕房屋。 可見是真心替學子考量的,書生們心中自然都是感激的。 別小看這份人情,日后這些讀書人,雖說只有十之一二能夠踏上官場。 但是這樣潤物細無聲的恩情,日后必定要為這位知府大人的仕途添磚加瓦。 就算再擔心,再憂慮,鄉試還是要繼續的。 趙向北照例駕著馬車,將兩人送進貢院當中。 這才帶著唐曉福換了身衣服,去到銀樓當中買了一些手鐲和釵子,準備回家送給李氏,團哥兒,還有王儀。 唐曉福手中雖說還有一些珍珠,想要穿成珍珠項鏈送給李氏。 奈何這東西在現在太過珍貴,拿出一顆就很扎眼了,更何況是一串。 對于唐家這樣的普通農戶人家懷璧其罪的道理,唐曉福還是知道的。 只能選擇了一顆尚且圓潤的珍珠,送到銀樓當中打成一支步搖,包在木盒當中,準備送給自家姆么做禮物。 而上次活動當中種植的暖陽花,唐曉福也特意留下了一些。 這暖陽花的功效,十分神奇,只要種下一株暖陽花,在二十平方米的范圍之內,都能維持在一個二十五六度左右的溫度,長達二十個小時。 唐曉福想了想,最近他獲得的產煤符,還有暖陽花,怎么都是跟取暖相關的,心中有些微微不安。 這邊地理位置相對偏北,冬季的時候皚皚白雪,最低也能夠達到零下20多度。 唐曉福想到這里忽然有些恐慌,冬季不會越來越冷吧? 可是還沒等他繼續恐慌的情緒進行下去,之后第三場次的策論,卻意外的天氣熱了起來。 艷陽高照,正中午的時候有將近三十度。 這溫差大的唐曉福有一些不適應。 唐老爺子擔心唐老三夜不能眠,也是被這溫差搞得風寒了。 唐曉福將人帶到藥房當中,給老郎中把了把脈,吃了一些治療風寒的藥,這才算放下心來。 唐曉福這會兒也怕家里人中暑,就特意從空間中買了一些濃縮藿香正氣水。 兌在水中,讓每個人喝了一大碗,看眾人神色還算好,這才放下心來。 趙么么除了每日做三餐打掃衛生之外,唐曉福也讓他回到家中,照顧家中的小孫兒。 等到趙向北駕著馬車將唐老三和董瑞欣接回來的時候,倆人渾身的衣服就仿佛是被淹過的咸魚,一般上面甚至能看到鹽漬的顆粒。 一進門,唐曉福就利索的給兩人一人灌下去一大碗原汁原味的藿香正氣水。 辣的他倆齜牙咧嘴,差點吐出來。 唐曉福也沒含糊,直接就從井水當中撈出,早就鎮好的大西瓜,切成幾瓣,讓兩人吃下解暑。 鄉試考完了心頭一塊大石落下。 唐老三和董瑞欣盡管面色疲憊,臉上也有了些笑容,吃著口中冰涼可口的西瓜,董瑞欣問道:“唐兄,可要在這兒等到放榜呀?!?/br> 唐老三咬了口西瓜點點頭:“這小院租賃的時間還有一段時間正好能將榜看完再回去,董兄呢?” 第172章 中了! 董瑞新苦澀的一笑,低頭飲了口茶水。 “我這次考試本也機會渺茫,就準備先行回去了。家中月哥兒懷了身子,我不放心?!?/br> 唐曉福和趙向北相視一眼。 連忙說道:“要不然董大哥在這等幾天,咱們一起回去路上也有個照應。月哥那邊李嬤么么和村長家周么么都在,應當無礙。你一人上路,這路途又遠,難免要讓家人擔心的?!?/br> 唐老爺子在旁邊聽了,也是點點頭出聲。 “瑞新,三年之后再下場鄉試,就時機成熟了。這回去的路程多是密林,不如就一起走吧,也就是多當個十天左右的?!倍鹦乱姶蠹叶紕?,也就順勢點點頭。 唐家人也沒在提鄉試的事情,倆人九天在貢院之內鄉試,委實是太耗費精神。 好好的睡了幾天之后,人也逐漸精神了起來。 本地有許多書生都沒有離開,等待放榜。 平時唐老三也會接些書院同窗的請帖,帶著董瑞新一起出席一些詩會。 自從上次唐老三偶然得到陸大先生的指點。 陸大先生對于他的天賦頗為認同。 幾次邀請他到府邸去考教學問。 見他學識扎實,言談舉止,品行方方面面都十分的喜歡,于是就想收唐老三做弟子。 這古代收徒弟,可是極其重要的事情。 自古天地君親師都是要行叩拜之禮的,可見這師父與雙親幾乎是同等地位。 但是陸大先生學富五車,人脈頗廣,是當世難得的大儒,能夠破天荒開口收唐老三做學生,唐老三那自然是喜出望外。 當下就跪下認了老師。 唐老爺子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后,也極為的高興。 跟唐曉福一起置辦了一套體面的拜師禮,跟著唐老三一起,上門拜了陸大先生為師。 陸大先生對于這個小徒弟,也是極為看重的。 擺了酒席請了書院的先生,以及曾經的好友,算是過了明路。 在所有人的焦急等待當中,官府放榜了。 一大早,趙向北和唐曉福就跟著唐老三和董瑞新一起來到了官府旁邊的茶樓。 特意多花了銀子,訂了2樓靠窗的雅座,能夠一眼看到樓下張貼的紅榜。 這會兒下面里三層外三層圍的都是人,四名膀大腰圓的衙役,端著大的木托盤,里邊放著紅紙。 幾人來到公示牌前,其中一名瘦高個兒的衙役,咚咚咚敲了三下銅鑼,高聲說道:“張榜!閑雜人等,退后!” 人群呼啦一下讓出一條道來。 那幾個衙役也是挺胸抬頭,緩緩的將手中的紅紙貼到那公示牌上,這才三敲鑼鼓轉身離開。 這衙役離開公示牌,人群就呼啦一下的擁擠了過去。 這會兒唐老三和董瑞新再也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早就已經沖到樓下,擠到人群當中了。 唐曉福這會兒心里也仿佛敲鑼打鼓一般的十分激動,坐在窗邊點著腳,就往公示牌那邊看。 “向北,你快看快,看看,有沒有三哥的名字?!?/br> 趙向北本就武藝高強,練過養生功法之后,五感更是敏銳。 一眼就看到了那榜單之中位于中上的第12名,正是唐老三的姓名。 他連忙轉身抓住唐曉福的手,開心的說道:“三哥中了中了中了第12名了?!?/br> “呀?。?!中了!” 唐曉福歡呼了一聲站了起來,別提多開心了。 下方人群也傳來一陣一陣的歡呼之聲,但是有上榜的,自然也有落榜的。 有那滿頭白發依舊落榜的秀才,更是掩面哭泣。 幾家歡喜,幾家愁 一時之間眾生百態,看的唐曉福也是唏噓不已。 不過這會兒唐曉福心情十分激動,扔了幾個銅板當茶錢,就拽著趙向北連忙下樓。 碰巧看到唐老三和董瑞新,他們兩個擠出人群一身的衣服,狼狽不堪,滿是褶皺,頭上的發簪都快擠掉了。 唐曉福噗嗤一笑:“三哥,我都說讓你在茶樓上等著就好了,何必擠進去呢?,F在咱們要趕快回小院兒了,不然一會兒來報喜的,不給賞錢就不好了?!?/br> 唐老三這會兒撓撓頭,笑出一口大白牙,眼睛精精亮,滿是開心的神色。 眾人后知自后覺的發現,旁邊的董瑞新滿臉落寞。 他見眾人看來苦笑一聲。 “我早有預料會名落孫山,此情回去必定是要勤學苦讀一番,三年之后再參加秋闈才好?!?/br> 唐老三沒有多說什么安慰的話,上前拍了拍董瑞新的肩膀。 “我那里有不少書,里邊也有一些書院先生講課時時的注解,如果你需要的話不妨拿回去謄抄一份?!?/br> 董瑞興聞言,眼睛一亮,連忙拱手朝著唐老三深深施了一禮。 “多謝唐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