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漢家有俏夫郎 第86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綜漫]救世主們的后日談、[綜武俠]江湖吃瓜需謹慎
唐曉福幫打下手,李氏執針縫衣,團哥兒在袖口繡了幾處竹,十分雅致。 做了兩身長衫,李氏用年前唐曉福買回來的白色細棉布,給唐老三做了身里衣,剩下的邊邊角角做了幾塊帕子。 這古代可沒有現代的面巾紙,就算是男子,身上也要帶一個帕子。 當然不講究的人家也到處都有,只不過讀書人大多注意儀態外表,隨身穿個帕子,手臉碰到臟污,也避免尷尬。 第二天一大早,唐曉福就讓趙向北帶著個二十兩的金條,換了行頭,去縣城里面兌換成銀子。 一切安排妥當之后,倆人又重新去到縣城蕭家,跟柳地主簽了合同,再到縣衙過了紅契,這山地的地契拿到手中,花了大概五百五十兩的銀子。 看著手里邊guntang,新出爐的地契,唐曉福笑得眉開眼笑。 不管在什么時候,大天朝的人對于置產,那都是有一種迷一樣的狂熱愛好,唐曉福也不例外。 這邊敲定好了事宜,唐曉福也沒有瞞著家里邊兩個老人。 只不過這山地到底花費頗巨,銀子來了不好明說。 唐曉福只說是那城中都尉蕭磊與自己和買的一塊山地。 由自家開挖魚池,種上果樹,養魚之用。 李氏和唐老爺子知道了嚇了一跳,得知是跟消毒為何買的,心中這才算安心了不少。 只當蕭都尉是為了報答兒婿的救命恩情,這才讓利幾分。 壓根也沒有想到那塊地完全就是唐曉福自己買的。 唐家二老也不是那種瓜分自家哥兒的產業給兄弟的人。 但是考慮到時候不管是圍籬笆,種果樹還是養魚,都需要一家子共同承擔。 索性這些事情唐曉福都想好了,都說親兄弟還明算賬。 不管是哪一方,只要從始到終出了力,都要分得一些利潤。 只不過這山林地契,最終是在唐曉福他們一房名下。 村里人如果有功夫來幫忙的,都是按天給工錢。 把事情擺在明面兒,各方心中自然不會有怨言。 這山地買下來,等到春來之時想要種果樹,就不能讓村人隨意上山了。 唐曉福對外就說這是蕭都尉賣下來的山地,要種果樹 自家與他家頗有些交情,這才請了自家人看顧。 這古代階級分明,村里人見過最大的官,也不過就是縣太爺罷了,對于這身披鎧甲,手握利劍的都尉大人,自然十分敬重,沒人敢放肆。 唐曉福給出二十文錢一天,請人幫著做溈山柵欄。 這種事情村里的壯勞力也是樂顛顛的都來報名,要知道這會兒冬天正是農閑的時候,二十文一天,就在自家門口做些不太出力的活計,還能貼補家用,這種好事誰家不想要? 唐家的門檻簡直就要被踏破了,拉關系的,套交情的,送吃食的人絡繹不絕。 唐老爺子也是個精明能干的人,對村中哪家哪戶壯勞力干活老實,都是清清楚楚。 選了幾個手腳麻利不無偷懶的人,不到五天,就將這位山的籬笆扎好了。 唐曉福經常拉著趙向北往山地的跑,盤算著哪出種什么水果哪,出用來挖魚塘,日子倒是平平順順的過去了。 縣城的救濟糧終于告罄了,各家各戶對于自己手中的糧食那看得更緊了。 農閑時節好多,人家一天只吃一頓飯。 而村口也迎來了第一批討飯的人。 第101章 流民之亂 村口走過來一行二十多號人,老少都有,衣衫破破爛爛,腳步蹣跚的往村里走。 一個個餓的都是面黃肌,瘦骨瘦如柴。 進到村里邊就四散到各家門前去討飯。 他家門前來的是一個老漢,懷里用破棉絮抱著個小孩兒,三四歲的樣子,哆哆嗦嗦的對李氏懇求。 “好心的菩薩,您施舍一點吃食吧,一點小孩子能吃的就行,大人餓點沒什么,孩子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br> 唐曉??粗切『簝龅哪樁加行┌l青了,心中實在有些不忍。 但是這老漢身后前來討飯的還有不少青壯年。 如果這會兒給了,只怕這些人就會當他家心善,好欺負,都圍上來,到時有多少糧食也是不夠的。 唐曉福想了想,去后罩房里面拿了一件家里人不要的舊棉衣。 棉衣表面已經破破爛爛滿是補丁,看上去灰撲撲的不起眼。 他又從灶房里面摸出了兩個新煮的地瓜,塞在棉衣當中。 快步的跑了回來,放在李氏手里邊。 李是一過手,看了唐曉福一眼,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盡管有些不忍心,轉身還是冷一下臉來,不耐煩的把懷里一團破衣服丟給那個老漢,擺擺手。 “去去去,就這破衣服了,你要的話就拿走,我家還吃不上飯呢,可沒有糧食給你們??烊e家,別在我家門前擋著出門?!?/br> 趙向北和唐老二都是人高馬大的,這會聽到聲音,站在院子里邊。 那些個遠遠圍著的流民有些害怕的去別家了。 那老漢接到手里的衣服,就摸到里面熱乎乎的地瓜,神情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抱著懷里的孩子,瑟瑟發抖的往后退了兩步,連連躬身。 “多謝這位善心人的衣服,小老兒感激不盡?!?/br> 李氏看那些討飯的青壯散開了,嘆了口氣。 又用竹筒裝了熱乎乎的米湯,塞在那老漢手里面。 “快走吧,這個點米湯給孩子暖暖身子?!?/br> “謝謝,謝謝?!?/br> 老漢眼眶微紅,連連躬身,如果不是懷里抱著孩子,只怕這會兒就要跪下感謝了。 李氏眼角,轉身關上了籬笆門。 唐曉??吹睦先艘律酪h褸,幾乎不怎么能夠保暖,凍的手腳都有凍瘡,眼眶發酸。 他上輩子生長在一個和平的年月,就算是街上要飯的乞丐,最起碼衣能蔽體。 趙向北前握住唐曉福的肩膀:“別難過,有些事情,你我有無能為力?!?/br> 唐曉福仰頭深吸一口氣將自個兒靠在趙向北的懷中。 “我知道?!?/br> 趙向北知道唐曉福心腸軟,將人用力的抱了抱,在他耳邊低聲說道:“等這些人走遠了,找個合適的機會可以送點吃食給他們,但是現在不行?!?/br> 唐曉福握緊趙向北的手點點頭,心里好受了不少。 唐曉福知道,這會兒他什么也不能做,盡管空間里有不少吃的東西,但是來了不明。 而且如果真的給了,讓這些人填飽了肚子,只怕他們就會賴在村里,到時這么多外鄉人就太危險了。 唐曉福一直站在院里邊,看著那一老一少。 那老頭小跑了兩步,到旁邊一個暗巷里面,將懷里的熱米湯,喂那孩子小口小口地喝下。 然后用破舊棉衣將孩子包住,將一個地瓜塞在孩子懷里,小聲的叮囑。 “安安,快吃?!?/br> 那小孩喝了點熱米湯,臉色好了一些,聞到懷里香香的地瓜,就嗷嗚嗷嗚的吃了起來。 “安安乖,慢點吃,別噎著,再喝點米湯?!?/br> 老漢憐愛的拍了拍小身子,縮在墻角警惕的四周看去,確定沒有其他人注意他們。 老人將另一個地瓜,掰下一半,大口大口的往下咽,餓極了一般。 可就算是這樣,剩下的半塊地瓜他也不敢多吃,小心的包起來,塞在懷里貼在心口的位置,這可能就是他們爺孫倆的晚飯。 這會兒村里人對糧食可是寶貝的,大多數人家討飯上門是不給的。 有那些個家中富裕一些,心腸軟的,可能會給幾個土豆地瓜,這就已經算是天大的恩惠了。 但是在這些流民當中,那些個瘦小病弱的老人每每討到東西,也會被那群人中身高馬大的青壯年搶了去,幾次發生爭執。 一下午的時間,唐家門前陸陸續續來了三四批討飯的人, 除了第一次來的那不是爺孫倆,李氏就再也沒有給過東西,頂多是給一碗熱水。 傍晚的時候,唐曉福和李氏在灶房準備晚飯,李么么挎著籃子,帶了半筐雞蛋來。 李氏連忙迎了過去,見他手里邊提著雞蛋就故作不悅的說道:“不過是一點子紅棗和桂圓,哪值得你拿這么多雞蛋來?!?/br> 唐家疼孩子,給自家的小哥兒每幾日就要吃個雞蛋,在村里邊也不是什么秘密。 李么么不由分說的將雞蛋塞在李氏手里。 “這紅棗桂圓可是金貴東西,如今在縣城內這樣好品質的也是買不到的。我兒瑞新馬上就要成婚了,我多換回來給兒子夫郎煮湯泡茶,好好給他養養身體,早起誕下孩兒?!?/br> 李氏接過來籃子遞給旁邊的唐曉福,看著李么么捂嘴輕笑。 “我看村長家的月哥兒,那可是個身子好的,一看就好生養,放心吧??靵砦堇镒?,外邊死冷寒天的。福兒,給你李么么上壺茶水來?!?/br> 唐曉福清脆的答應著,燒了壺茶水拎到廳堂當中,就看李氏和李么么倆人竊竊私語半晌之后。 李氏掩嘴驚呼:“真的嗎?真有人能舍下那臉面不要,干這種事兒?” 李么么八卦的點點頭:“那可不是,我聽得真真的,那些個討飯里邊的年輕哥兒,要上個一兩斤糧食就能陪漢子一次。若遇個年輕貌美的,還能多要一些,村里邊那些個光棍眼睛都冒綠光?!?/br> 唐曉福坐在一旁,聽到內容也反應過來,有些驚訝。 “不會吧,我看今兒來的那些哥兒,都是嫁過人的發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