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成首輔的極品長姐[種田]、撿來的小山匪黑化了、頂流來了也得犁地、穿成校園文女配的單親媽、穿成狀元后扶持長公主登基、穿到游戲里撿了崽崽和他爹、穿進瑪麗蘇校園文成了卷王、師父撿回個小奶娃
憑心而論,連提吃東西的姿態還是很賞心悅目的。 但宋青遠幾乎從沒有與人同吃一塊蛋糕的經歷。因此,即使對著一張英俊的面容,他這頓甜點還是吃得有些辛苦。 好在這塊蛋糕也不是很大,沒一會兒便被兩人吃了個干凈。 連提走后,江鐸進來收拾桌子。 正當他端著空了的盤子離開時,身后傳來宋青遠的聲音:明日不必囑咐廚房再烤蛋糕了。 江鐸: 小的明白。 作者有話說: 小宋總:租客和房東的友誼。 連提:啊對對對 第80章 進入九月后, 田里的莊稼便陸陸續續到了收獲的時候。 因為宋青遠在在春天時修了排水灌溉的水利設施,后續的施肥工作也在博彥的督促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所以今年田里莊稼的長勢都十分喜人。 但要說長得最好的, 還是宋青遠派人種下去的大豆。 主要是大豆這種作物不挑土地,對溫度、降水之類的要求也不高,產量自然就比其它作物要高。 只是大豆也有個麻煩問題,那就是大豆在完全成熟后的幾日內, 豆莢就會炸開, 里面的豆子散落一地,收割起來會很麻煩,造成的損失也比較大。 可若是收割的時間太早, 大豆的含水量又太高,到時候若是晾曬不徹底, 很容易霉變。 這可愁懷了博彥等人,眼看著地里的豆莢一天天開始發黃,他們卻想不出一個有用的辦法。 最后無奈,只好到宋青遠這兒來尋求幫助。 一大早,宋青遠剛吃完早膳, 回自己殿里準備處理公文, 就看見迎面走來了博彥幾人。 幾個農官面色愁苦,垂著腦袋, 活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樣。 見了宋青遠,三個人就像看見了救命稻草一般, 眼神「唰」地一下就亮了起來, 三步并作兩步到了宋青遠面前。 這是怎么了?宋青遠有些疑惑地看向三人。 看宋青遠來時的方向, 應該是從宮殿北面過來的。大清早他不在自己殿里, 反而從外面回來, 其實是有些奇怪的。 但博彥等人根本來不及注意這些,行了一個禮后,就趕緊把這幾天遇到的問題講了一遍。 收割大豆的問題? 宋青遠垂著眼想了想。大豆的收割時間確實有些短,只不過他在后世見過的都是機械化生產,所以便便忽略了這個問題。 但他能怎么辦呢? 宋青遠有些無奈地看向面前的三人,總不能指望他把大型聯合收割機給造出來吧? 不能多加派些人手嗎?我記得今年種的大豆也不是特別多啊?宋青遠想了想,問道。 他記得播種的時候人手還挺足的來著。 更何況現在油坊每日榨油剩的豆粕也給了百姓,最近更是有專門割了牧草販賣的,百姓應該能空得出時間收割莊稼才是。 因為榨出來的豆油基本都是送去工坊,不會拿來食用,工人們在榨油時沒有那么講究。剩下的豆粕不是很干凈,宋青遠就干脆都給了百姓們,讓他們拿去喂養牲畜。 殿下,您是知道的,咱漠北原來根本沒有這么多地可以種,都是殿下今年建了水渠,又改良了土地后才多了這么多耕田,因此百姓家里根本沒有那么多收割莊稼的農具。 博彥嘆了口氣,又自責道:這事也怪我,之前完全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原來是這樣。 宋青遠點了點頭,是鐵不夠用嗎? 如果是漠北的鐵供不上建造農具的,他倒是可以讓秦子箴從燕云運一點回來。 只不過鐵這種東西管得很嚴,怕是要費上幾番周折。 倒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博彥搖了搖頭,這點鐵礦區那邊還是能生產出來的。 宋青遠輕輕皺了皺眉,他想不出還有什么原因。 博彥見宋青遠的表情,不由地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趕緊解釋道:是因為百姓家里并不富裕,出不起置辦農具的錢。 還有一個原因博彥沒有說。宋青遠改良后的許多農田都分給了附近的百姓,但百姓們對種田一事沒什么經驗,也難免心生顧慮。因此,并不敢花大價楠`楓錢請鐵匠打諸如鐮刀一類的農具。 之前耕田和播種時,他們都是向官府借了曲轅犁和種子,約定收獲后把三成糧食上交給官府。 宋青遠這才明白過來,揉揉眉心道:我倒是把這方面給忘了。 他隨口說了一句「這倒不是什么大事」,便看到博彥幾人眼巴巴地看向了自己。 宋青遠被看得心里直發毛,趕緊招手示意幾人跟上。 就像宋青遠覺得這不是是什么大問題一樣,博彥等人也不明白為什么殿下可以如此輕松。 直到宋青遠把人帶回了自己殿里,他們才明白:原來有一種能力,叫做「鈔能力」。 宋青遠指著江鐸對博彥說道:這是我府上的管家,置辦農具的錢你們問他拿就行。 頂著博彥等人因為過于震驚而有些發木的眼神,宋青遠看向對方:有什么問題嗎? 鐵器花費巨大,光城西一片村子就有上百戶人家,殿下要不還是算了吧博彥勉強回過神來,結結巴巴地開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