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書迷正在閱讀:最怕蟲的我穿到蟲族以后、[綜漫]返祖妖怪也可以當咒術師嗎、邪祟前男友找上門了、[綜漫]我有特殊的破案技巧、狐貍精的自我修養、違規戀愛、荒山明月(兄妹骨科,高h)、一個普通的np文女主、在恐怖游戲里高潮不斷(無限 h)、纏她(1v1 年下)
福隆安先是失望地皺了下臉,待聽得有一張自己的好弓,也有些意動,只是目光還是忍不住往旁邊阿瑪臉上瞟,觀察傅恒的反應。 傅恒把他的反應盡收眼底,倒有些好笑。這個兒子生得既像他,眉眼也有時春的影子,就連性子都既有他的豪邁,又有時春的內斂和謹慎,就嫡出的獨子來看,也未必不好,更穩重些,也讓人放心。 傅恒不由懷念起他小時候來,因著是幼子,也算是老來子,他自小被額娘嬌慣,天生膽子又大,是兄弟幾個人里幼時最跳脫無畏的。他小時候贏了什么,總也是趁著機會問阿瑪討要一些寶馬神兵,也提出對火炮感興趣,只可惜李榮保后來已經退下來,又性子嚴肅,只呵斥他胡鬧。 他做阿瑪的,常年打仗,本來就極少能陪伴愛子成長,福隆安又極懂事。如今他好不容易央求他這一次,傅恒也不忍心拒絕。 他心念一動,想著既只為了瞧一眼那火木倉,也沒什么,更不必要遮遮掩掩。最近就有個機會,到時候帶福隆安一道去就是了,反正有他在一旁看著,也出不了問題。 他對時春道:“這倒也沒什么,不至于你說的那么嚴重。福隆安也不動手,只在旁過過眼,明日皇上要去軍機處檢驗那批槍械,我帶著福隆安一道去好了。正好他也許久沒進宮,昨日皇上還問起他,一同吃頓飯也好?!?/br> 時春思索了一下,傅恒若說要悄悄帶福隆安去軍機處玩鬧,那她是不會同意的。但既然明日皇帝也去,君臣有分寸,福隆安想來也造次不了。何況皇帝一向喜歡福隆安,由傅恒帶著見見也正合適。 她又看了眼一連期盼看著她的福隆安,略無奈地伸手點了點他的眉心:“你啊,記得明日聽阿瑪的話,別妨礙其他大人做公務?!?/br> 福隆安素來內斂,現下也不由喜盈于色,甚至一反前些日子對阿瑪恭敬有余親密不足的態度,坐到了傅恒旁邊對阿瑪問東問西。時春含笑看他們父子倆,心神一動,想到了此刻還在圓明園的六阿哥。 永琮那孩子,說來也兩三年不見皇父了,離宮前又是那副景象。福隆安甚至都短暫地對阿瑪感到陌生,永琮乍逢大變,又被太后教養了這幾年,也不知成了什么心境,倘若有一日紫禁城里父子再見,難說還是昔年的父慈子孝。 第二日,傅恒帶了福隆安去軍機處。 軍機處都是肱骨大臣,大多年紀能做傅恒的阿瑪,頭一次見傳聞里傅恒的獨子,都滿是新奇,圍著考校學問、逗弄福隆安說話,不多時便都稱贊有加,讓傅恒大人很是得意了一把。 待得皇帝下了朝,又批了一批奏折,才想起今日說好要去找傅恒試驗那批火木倉。他移步軍機處的靶場,剛到就讓人倒茶,自己先在場外坐了。 剛坐下沒多久,就看傅恒匆匆趕來俯身請安,正巧這時候茶水被奉上,皇帝接過來一飲而盡,卻看到傅恒望過來一言難盡的眼神,跟著他視線一轉頭,才發現奉上茶水的竟是福隆安。 皇帝不由大笑出聲,見福隆安要行禮,也擺手免了,伸手在他頭上摸了一把,對傅恒道:“朕可真是沒意識到倒茶的是咱們富察家的小公子,你今兒怎么把這小子帶過來了?!?/br> 福隆安道:“回皇上,昨日奴才與阿瑪跑馬,僥幸贏了阿瑪一道馬身。阿瑪便依諾帶奴才來見識那贊巴拉特火木倉?!?/br> 皇帝驚訝:“你竟跑贏了你阿瑪?” 他看了眼在苦笑的傅恒,更是龍心大悅笑起來,拍著福隆安的肩:“好樣兒的,不愧是我們大清的好兒郎,年少有為!” 皇帝試槍,因著此前未見過這種型號,初時還經常打歪,到后來準頭便好許多,只是還不比傅恒在前線練手熟了,幾乎把把都中準星。 皇帝略有些尷尬,只因他素來自認自己文武全才,便做不經心把火木倉遞給身邊人,讓李玉小心捧了給福隆安摸摸,他則轉頭表揚起傅恒這次繳獲這批軍火有功,又關懷起他家事來。 “你這成婚也十來年了,府里還只守著納蘭氏一個,膝下也僅有個福隆安,就沒想過再多給富察家開枝散葉?” 傅恒恭敬道:“這事與內人無關,主要還是奴才常年在外打仗的緣故。前線已經夠令人焦頭爛額,奴才實在沒那氣力再讓府里鬧將,內子也與奴才相濡以沫,這夫妻情誼便足夠了,再多別人也不成樣子。福隆安懂事,有他一個在家,奴才就已經放心。有福再多幾個子女自然更好,若沒那福氣,只福隆安便足夠了?!?/br> 皇帝心道這小舅子倒的的確確是個難能可貴的情種,當初賜婚的時候幸好沒給他瞎指,不然還真是要禍害他一輩子了。只是他也可惜,富察家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以傅恒的風采和納蘭氏的家教,這如此好的家門更該多育子孫、為大清誕下棟梁之才才是。 皇帝看向一旁的福隆安,越看這孩子的行事便越喜歡。其它倒是另一碼事,只這福隆安身上的穩重和超脫年齡的成熟就讓人刮目相看,比宮里的幾個阿哥都懂事。 他不自禁地想起永琮,這個曾經最疼愛的兒子,泛起幾分思念之情,卻又頭疼永琮離宮前的性子,全然沒有一點讓君父放心的地方,甚至還不如永瑢聰慧。 只是永琮如今也不在他身邊,他想管教也沒法子,又擔憂太后和令妃對他寵愛太多徹底教歪了嫡子,但讓他放下身段向令妃服軟,他也不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