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書迷正在閱讀:最怕蟲的我穿到蟲族以后、[綜漫]返祖妖怪也可以當咒術師嗎、邪祟前男友找上門了、[綜漫]我有特殊的破案技巧、狐貍精的自我修養、違規戀愛、荒山明月(兄妹骨科,高h)、一個普通的np文女主、在恐怖游戲里高潮不斷(無限 h)、纏她(1v1 年下)
一個是慣常愛惹事的,他不知道給在身后處理過多少麻煩事;一個是統共見過三次,就有兩次被人盯上,差點惹出亂子的。 不過比起宮里那個能鬧騰的,這位納蘭姑娘也未免有點太過無辜。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納蘭家的人腦子里都在想什么? - “奴才給皇后娘娘請安?!?/br> “納蘭小姐不必多禮,瓔珞,給納蘭小姐賜座?!?/br> 富察皇后這是第一次見到這聽聞許久的納蘭小姐。 只覺百聞不如一見。 她帶著驚嘆與贊賞的目光流連在面前微微低著頭恭敬坐在下面的人身上,從來對弟弟滿意的她,生平第一次對傅恒生出了一點點的不滿。 這么好的姑娘,府里不惜劃去人家的名字也要給他謀來,就被這不知好歹的臭小子一口拒絕,鬧得本來不錯的關系也僵了起來。 更別提如果入宮,看這姑娘的相貌,才是能有大造化的人。 那邊,魏瓔珞低著頭上前給時春搬好墩子,時春看了她一眼,微笑道:“多謝瓔珞姑娘?!?/br> 魏瓔珞面上平靜無波:“納蘭小姐客氣了?!?/br> 時春笑著移開視線,魏瓔珞退下,站在皇后身側,松了一口氣。 兩個人都從來沒有想到竟然會這么快再次看到對方。 時春也沒有想到這個在選秀時才剛剛入宮、看上去還受到排擠的小宮女,這么快就成了皇后身邊的心腹。 真是個厲害人,足見她的眼光還是沒有失誤的。 “本宮一直很想見見納蘭家的二小姐,聽額娘說你秀外慧中,今天一見,真的讓本宮眼前一亮?!?/br> 富察皇后微笑著說,她只著一身淺色的簡衫,容顏秀美如蘭,嫻雅無雙,臉上的神色卻帶著幾分疲憊與孱弱,上了口脂依舊給人一種懨懨的感覺,頗有幾分憂郁。 “多謝娘娘夸獎,奴才常與富察夫人相遇在佛寺里,繼法源寺之后,上次在護國寺,竟然又遇上了。娘娘可有收到富察夫人帶回來的護身符?” 時春笑著問。 皇后被挑起了興致:“哦?竟然有那么巧嗎?額娘確實愛去佛寺,本宮沒想到納蘭小姐小小年紀,竟也愛往那些地方跑嗎?你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可都嫌那里枯燥無趣?!?/br> 時春說:“那里清靜些?!?/br> 富察皇后被她這副老成樣子逗笑,想起自己那也總是一幅老成樣的弟弟,用帕子捂了捂嘴。 “確實,不過本宮倒沒想到,竟然還有人去寺里躲清靜的?!?/br> 時春笑彎了眼:“奴才有的時候確實有些不著調的想法,額娘便常就此說奴才,不過今日能逗娘娘一笑,也算是值當了?!?/br> 明玉提著水壺從內殿出來,倒滿熱水往回走,正遇上踏出門的爾晴。 “娘娘囑咐你做什么去?”明玉隨口問。 爾晴看了眼內殿的方向:“讓我找那只藍寶石步搖出來,應該是想賞給里間那位吧?!?/br> 明玉有些驚訝:“那只步搖那么珍貴,娘娘竟然要賞出去?我看娘娘被納蘭小姐逗得開心,卻沒想到娘娘那么喜歡她?!?/br> 爾晴一笑:“你懂什么,娘娘固然有些喜歡她,但賞她步搖,更多的是因為她被富察侍衛退了婚,娘娘心善,自然要安撫一二?!?/br> 明玉說:“你要說這位納蘭小姐,長得可真夠美的,家世也好,當初若是留在宮里只怕也是如舒貴人般,封個不低的位分。但與富察侍衛訂婚,自然也很好,況且看起來,也覺得很般配,怎么就退婚了呢?”她言語間帶著幾分羨慕,又難掩一點點的喜色,說道。 “般配什么,”爾晴平靜道:“連婚都退了,這話可就別說了。不過就算與富察侍衛退了婚,她又哪里需要我們同情,人家出身正黃旗,祖上又有出息,在哪里都有出路。不像我們,包衣出身而已,就算家里再爭氣,又有什么用?連前途都看不到?!?/br> “爾晴,”明玉有些困惑地看著她:“你祖父都是刑部尚書了,你又何必總是自怨自憐的,反正只要盡心服侍皇后娘娘,娘娘自然不會虧待了我們的。做娘娘宮里的人,還不夠有前途嗎?” 爾晴勉強笑了笑:“這是當然的,我也不過是突然有些感嘆罷了,我的話你不必放在心上。我就是今天見了納蘭小姐,才真正意識到,這滿洲正兒八經的貴女,日子是怎么過的?!?/br> 明玉安慰地拍了她的肩:“你快去尋步搖吧,別多想了,你就是總亂想,憑你這長相和祖父,哪里比人差了,我們只比她們差了個旗籍而已?!?/br> 爾晴點點頭,才想起什么似的說道:“對了,你快回去吧,我剛剛看見屋里的茶壺快到底了,你快加點熱水。屋里只有瓔珞一個人在,畢竟她才來宮里不久,我怕她不知道該怎么做,你去看著點?!?/br> 明玉撇撇嘴,臉上寫著厭煩:“想到她就討厭?!?/br> 她嘟囔一聲,走進了內殿。爾晴看著她走進去,面色帶著一點恍惚地邁步走去庫房。 只差了旗籍? 她的唇抿出一點點苦澀的笑紋。 對于這大清來說,差了一個旗籍,就等于差了一切。 --------------------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起,到九月前,作者出國,開始隔日更。 第19章 一笑泯恩仇 時春走后,富察皇后笑著和瓔珞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