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臣(科舉) 第85節
書迷正在閱讀:白月有光、被淋濕的他、逢春 (糙漢 1v1)、快穿:性愛娃娃也想變成人、隔壁王叔叔(產奶NP高Hluanlun)、醉酒后我在直播間對室友表白了、失憶后我喊死對頭老公、病弱Alpha成了影帝的家貓、論撩到同桌的特殊技巧、我娶個什么玩意兒
起身洗漱穿好衣服,盛瑗剛準備讓丫頭穗兒去找謝良臣,打算與他一起去給公公婆婆請安,他卻先進來了。 “娘子怎么不多睡會?”謝良臣含笑道。 經了昨天的事,兩人的關系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從前的曖昧、尷尬全變作了親密。 盛瑗聞言一笑,嬌嗔道:“你還說呢,咱們現在去給爹娘敬茶也不知道晚不晚,要是晚了該得罰你?!?/br> 謝良臣上前握住她的手,湊近她耳邊低聲道:“好好,該罰我,誰叫我昨天做了壞事,耽擱了娘子休息?” 盛瑗臉一下漲得通紅,握著拳頭便在謝良臣胸前輕捶了一記,“怎么我以前就沒看出你臉皮這樣厚!” 謝良臣握著她的手,感嘆果然是不一樣,上次會試眾人在酒樓慶祝,那侍酒的女子靠近他,他不僅沒什么別的想法,甚至還想思路跑偏,想起前世的笑話來。 如今同樣的動作在盛瑗做來,他卻只覺得對方無比的可愛。 當真感情這事,從來都是唯心主義。 夫妻二人收拾好,便攜手去了正廳,向盛平顧和謝石頭夫妻都敬了茶。 趙荷花對這個兒媳婦還是很滿意的,因為不僅是兒子喜歡,更因為對方既不柔弱又識文斷字,很是大方能干。 之前在平頂村時,因為兒子在京城,盛瑗就常常過來陪她說話,每逢節日還幫著一起做點心,打理內務。 雖然照理說盛瑗還未嫁過來,這樣有點不太和規矩,但是這舉動卻著實貼心,所以這三年下來,趙荷花幾乎把她當半個女兒看待。 這是她本人的人格魅力,而除此之外,盛家這次竟然還陪嫁了十分豐厚的嫁妝,這點也是趙荷花沒想到的。 畢竟以前她只以為盛家兩爺孫就是尋常百姓,便是盛平顧教著自己的兒子,趙荷花也不過猜測他以前是個學問高深的教書先生。 哪知這次盛家陪嫁過來的各種木制家具都十分豪華,而且還陪嫁了一大批的綾羅綢緞,金銀器皿。 雖然這些東西都是盛瑗的嫁妝,歸她自己處置,但是趙荷花知道,盛瑗既有如此底氣,那么至少不會拖累兒子,甚至還能提供助力。 畢竟對方的能干她是見識過了的。 所以滿意之下,她便封了個大紅封過去,同時還拿出了自己特地命人打的金鐲子。 盛平顧則是給了小夫妻一人一個玉墜子,上頭系了同心結,其意思不用說也明白。 “你們既是成了夫妻,以后該當相敬如賓,互相禮讓遷就,萬不可使性子賭氣,更不許任性胡來,可知道了?”盛平顧前半句還是看著謝良臣說的,后半句卻看向了孫女。 沒出嫁前他可以縱著她,護著她,可嫁了人,到底不同,不是家中驕養的女兒了,也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來。 兩人都恭順應了,這才起身。 謝栓子和謝良材也都給了兩人新婚禮物,謝栓子給他的一處店鋪的地契,謝良材則送了一副百子千孫圖。 見到地契,謝良臣嚇了一跳,立刻就要往回推,謝栓子卻阻止他道:“二弟不必推辭,這菌絲的買賣全賴你當初鉆研才有的規模,這些年家中因此掙的錢不算少,可你卻幾乎沒從家中拿銀子,如今咱們既是各自成家,爹娘又把祖屋留給了我,這地契便是你應得的?!?/br> 在平頂村,凡是男子成親,除了長子以外,都要分家出去單過。 以前謝良臣還沒成親,所以大家仍在一處,現在他既然也成了親,自然就不同了。 同時謝良材也一樣,他現在雖還跟著大哥大嫂,可是等他以后成親,他也會另立門戶。 “是啊,你也別推了,等良材以后成親,我和你娘也打算再湊一份同樣的出來,何況你現在還管著小花?!敝x石頭也出聲道。 謝家現在的產業雖不多,分布卻極廣,尤其是謝明章的水泥。 江南的老爺們不喜歡,但是沿海地區的百姓卻不一樣,因為用水泥建的房子實在堅固,而那些地區又多狂風,用這建房子正正好,于是兩兄弟一合計,便開始朝東邊發展,如今已經做得很大了。 “如今我已經成了商籍,狗剩你可會覺得大哥給你丟臉了?”謝栓子有點遲疑的道。 狗剩這名字謝良臣已經快有三年沒聽到了,咋一聽還有些不習慣,不過自家親兄弟,叫了也就叫了。 “大哥說的哪里話,你和明章從商那是你們的自由,再說你們也沒干作jian犯科的事,我又為何會怪你們,嫌你們給我丟臉?” 看他神色不似作假,謝栓子松了口氣。 見丈夫傻乎乎的,旁邊趙慧娘便暗掐了他一把,讓他別忘了提自己之前說過的事。 謝栓子還真忘了,此刻見娘子朝自己使眼色,一下卻記起另一件事來,笑道:“對了,忘記告訴爹娘,慧娘她又有喜了!” 趙慧娘不知是羞的還是氣的,臉紅得很,頭也低了下去。 哪有在別人成親第二天說自家有喜這種消息的,她讓丈夫提的是另一件事好不好? 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十分的開心,紛紛祝賀兩人,趙慧娘的臉也徹底紅了個透。 等道完喜事,她見謝栓子是真忘了,沒辦法,她只好自己提了。 “二弟,我家承遠今年已是四歲了,聽人說若是要開蒙,這個年紀是最好的,我們私心想著,要是二弟有時間,能否也抽空教教這個搗蛋鬼?”說著,趙慧娘還把兒子朝前推了推。 她剛查出懷孕,要回鄉自然得胎氣穩固之后,如此就得至少三月的時間,既是要住這么久,趙慧娘也想自家才高八斗的小叔子能傳點文氣給自己兒子。 謝良臣一直見大哥夫妻倆眼神暗戰,還以為他們要干嘛,沒想到卻是這件事。 “承遠天資聰穎,品性純良,我亦十分歡喜他,既然大哥和大嫂有意,我自是不會推辭?!敝x良臣笑道。 謝良臣成了親,謝栓子又即將為人父,謝承遠則拜了師,謝家三喜臨門,歡樂的氣氛一直彌漫在謝家的小院里,直至謝良臣銷假準備回國子監。 而在同一天,盛平顧也向謝家人告辭,表示自己要回平頂村了。 謝良臣一直留他,盛瑗也很舍不得,一直拉著他的袖子不肯放手。 盛平顧再一次把袖子從孫女的手中拽出來,嘆道:“你都是出嫁的人了,怎么還學小孩子耍賴?” 盛瑗才不管,再次伸手去拉盛平顧,“誰叫您非要回去?您一個人回鄉,叫孫女怎么放心?!?/br> “誰說我是是一個人了?”盛平顧干脆把手背到了身后,“學堂里的學生們還等著我回去上課呢,我可不是一個人?!?/br> “老師,您一個人待在家鄉我們確實不放心,不如便留在京城吧?!敝x良臣也勸。 盛平顧仍是搖頭,“我一個鄉下教書的老頭子,自然該回我的草屋,在你們這我反是閑得慌,就連串門都沒個去處,還不如三合村來的自在?!?/br> 他雖是這么說,但謝良臣卻還聽出了別的意思。 或許三合村確實比京城讓老師更自在,同時他應該也是想表明自己已經心灰意冷,只想在偏遠山村了此殘生的意思。 這番作為的目的何在,謝良臣相信自己應該是要占一部分原因的。 于是在盛平顧的堅持下,他還是乘船回榮縣了,謝良材因為還要跟著他學習,所以也跟了去。 重新回了國子監教書,謝良臣的生活看似沒變,但因為多了個親近之人,其實還是不一樣了。 比如不管他多晚回家,屋中總有一盞油燈為他點燃,他衣裳要是破了點小口,還未等他發現便有人已經給他縫好,甚至就連桌上的飯菜,慢慢也移換成了他喜歡的菜式。 他自認自己并不挑食,所以幾乎也不顯露對什么的特別喜好,可是盛瑗還是發現了他喜歡吃什么,然后在他面前的便嘗是自己喜歡的菜式。 這種被人關心著的感覺很好,謝良臣也覺得兩人的感情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逐漸加深。 與他這邊的溫馨甜蜜不同,此刻大融朝廷上卻即將有一場大風暴來襲。 作者有話說: 第62章 發難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 京中逐漸有小道消息傳出,說有人克扣軍中糧草以及士兵的餉銀。 這消息開始只是在市井間極隱晦的傳播,知道的人并不多, 哪知戶部卻直接派人出來辟謠,表示每月錢糧都由按時發放,并不存在克扣糧餉的問題。 北桑國一直虎視眈眈,甚至傳出風聲要南下攻打中原,因此邊境風聲這兩年是一年比一年緊。 此刻傳出軍隊有人貪贓枉法,若是查出, 主使者的罪名絕對不止是貪污這么簡單,恐怕會按照通敵叛國處理。 所以等又有人傳出有士兵討薪不成反被關入牢中,甚至有人做了逃兵后, 朝堂上一片嘩然,紛紛要求徹查。 吵了幾天, 最后融景帝下令,由刑部負責查明此事,大理寺協同辦理。 消息傳出,京中各個報刊都進行了跟進, 不過刊載的都是刑部和大理寺已經公布的事, 對于官方還沒發出正式通告的消息, 大家目前也都很謹慎。 謝良臣從聽到說有人克扣糧餉之后便明白推墻行動開始了,戶部之所以故意高調的出來澄清自己已經將糧草餉銀發放到位, 不就是想引起關注嗎? 只要大家的視線集中起來,那么后頭的事自然也就順水推舟了。 不過要想真正把對方扳倒, 這里頭還有許多細枝末節的事要做,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相關證據的取證以及證人保護。 謝家小院。 屋內, 謝良臣剛教謝承遠讀完《三字經》, 侄兒奶聲奶氣的聲音聽著十分的可愛,尤其是對方學他背著一只手裝嚴肅正經的時候,簡直快把人萌化了。 書聲朗朗,盛瑗端著點心進來,沖謝承遠招招手:“遠哥兒,過來喝口茶歇歇吧?!?/br> 哪知謝承遠聞言卻抿著小嘴搖了搖頭,先是朝她揖了一禮,后才極認真的道:“多謝二嬸,小侄現在剛背完一半不能半途而廢,等小侄讀完這篇再歇不遲?!?/br> 他說得一板一眼,看著形似個老學究,盛瑗也失笑,同時跟謝良臣感嘆:“遠哥兒這性子倒是與大哥不太一樣?!?/br> 謝良臣聞言看過去,看見侄兒嚴肅的臉,也點頭,確實不一樣。 他大哥謝栓子是個性格十分隨和的人,做事也懂變通,平時與家人相處臉上更是常帶著笑,可他這侄兒性格卻十分嚴肅認真,做事力求一絲不茍,甚至到了有點強迫癥的地步。 比如長輩給他盛了飯菜,他是一定要吃完的,甚至連粒米都不剩。 趙荷花最開始以為孫兒是太餓了,于是又給他盛,結果已經吃飽了的謝承遠也不說,只又繼續吃。 結果最后吃撐了肚子難受,趙慧娘發現不好,又去找了消食的山楂丸來給他。 然后他們問謝承遠為何不說,他道長輩關愛,自己身為兒孫怎可辜負好意?所以他便沒開口,同時又不想浪費食物,所以才會把碗里的飯菜全吃了。 最開始謝良臣也只以為是家中教育得好,小侄兒明白糧食來之不易,可后來當他發現,每次自己教他讀書時,他都要先將桌上東西擺正,且要相互對稱,且一旦做一件事就必須昨晚,若是還沒做完就被強行打斷,就會一個人生悶氣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這個小侄兒恐怕是有強迫癥。 這種習慣不能說好,但也不能說壞,畢竟有強迫癥的人大多比較自律且重規則,要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也容易得多。 “是不一樣,不過我倒是覺得遠哥兒這樣也不錯?!敝x良臣笑笑。 盛瑗再次看了一眼那邊的謝承遠,見他小小一個,圓頭圓腦的十分可愛,突然就想到要是她以后也能有個這樣可愛的孩子就好了。 見妻子盯著侄兒發呆,而且臉似乎有點紅,謝良臣不解的出聲喚她:“夫人在想什么?” 盛瑗回神,這才發覺自己剛才竟開始想著以后兩人要生幾個孩子了,臉愈加紅了。 雖是兩人將來肯定會當父母,但讓她現在直接說出來,盛瑗還不怎么好意思,于是找補道:“我在想夫君交給我的那個書肆似乎位置太偏了,要不要搬個地方?!?/br> 因著報刊的逐漸興盛,所以京中有些小書肆便開不下去了,謝良臣剛好手中有點錢,便把其中一家買了下來。 只是因為官員本人是不能從商的,所以謝良臣買了之后便沒動,等他與盛瑗成親,他這才把鋪子轉到了對方名下,正式開張。 聽她是在考慮這件事,謝良臣直接搖頭:“不必搬了,那里所處位置雖算不上繁華,不過附近百姓也不少,再說咱們要賣的書也與別家不同,書店在那里正相宜?!?/br> 與別家書店基本上賣四書五經不同,謝良臣的書店主要都是一些農書和工學書,而且他還特地做了分類。 比如一本《齊名要術》或者《天工開物》太厚,百姓們買不起,他便按著章節做了細分,專門整理出各種工具小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