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臣(科舉) 第12節
書迷正在閱讀:白月有光、被淋濕的他、逢春 (糙漢 1v1)、快穿:性愛娃娃也想變成人、隔壁王叔叔(產奶NP高Hluanlun)、醉酒后我在直播間對室友表白了、失憶后我喊死對頭老公、病弱Alpha成了影帝的家貓、論撩到同桌的特殊技巧、我娶個什么玩意兒
謝良臣從始至終都一副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卻被對方平白無故威脅的模樣。 同時,他也欣慰的摸了摸自己的小短腿,不得不說,有時候人小腿短也是有好處的,因為他出手的隱蔽性大大的增強了。 有了前頭的事做鋪墊,黃氏此刻對謝良臣的刁難也有了動機,再加上世人天生喜歡憐憫弱者,一個潑賴蠻橫的人,對比一個弱小無助的孩子,誰是“惡人”幾乎一眼即明。 黃氏最終被人架走了,而謝良臣則被眾人安撫憐愛了好一陣,他乖乖的朝她們道謝,等人都走了,這才端起木盆回家。 這次遭遇他算是大獲全勝,不過此事也有個副作用,那就是黃氏總是逢人就說他是個jian猾的,以后長大了肯定也沒什么出息,定要變成街頭混子。 一開始并沒什么人信她的話,不過時間久了,她說得多了便也有人將信將疑。 都在猜測謝家這二小子是不是真的不是個良善人,畢竟那次謝石頭追打他,父子兩人繞著圈跑的事大家都還記得呢。 后來這件事傳到謝石頭夫妻兩人耳中,他們皆氣憤不已,說黃氏亂嚼舌根,想要去找她理論,謝良臣卻全無所謂。 他深知為人若太過善良,并不是什么好事,有時“不好惹”反而會省去很多麻煩,譬如牛大頭后來每次遇見他,就只敢瞪他而不敢輕易出手。 等麥子也割完曬干,田里的稻谷也差不多該收了。 這樣農忙的日子持續了將近兩個月,謝家才總算把糧食都收進了倉里,一家人除了才幾個月大的謝小花,個個都瘦了一大圈,也黑了不少。 趙荷花想著一家人辛苦,便準備殺只雞來給大伙補補,哪知等把雞捉來,卻發現這雞身上的毛似乎掉了不少。 最開始她還以為是鬧了雞瘟,嚇了一跳,等發現圈里的雞個個雙眼有神,不像是害病的樣子,這才放下心來。 謝良臣從容的從雞圈前走過,驚起咕咕聲一片,甚至等撒完雞食,半天都沒有雞敢靠近。 趙荷花不明所以,不過也看出來這群雞有點怕自己的二兒子,所以干脆自己過去喚了幾聲,讓那些受驚的蘆花雞過來啄食。 趁著這個機會,謝良臣便又撿了好些雞毛收著,想著他收集的羽毛已經夠做好幾支筆了,便打算暫時放過這些雞,省得真給薅禿了。 難得能吃rou,一家人都很期待,謝良臣也一樣,甚至他還很沒出息的借著幫忙的由頭,一直待在廚房里沒走。 其實幫忙是假,他不過是想看看趙荷花到底會怎么做,是整只做成烤雞還是干脆做成炒雞丁。 不過他流著口水看了半天,最后卻只看見趙荷花將剁碎的雞塊合著一大堆其他的東西混著一鍋煮了,而且同樣沒放多少鹽...... 在灶前燒著火的謝良臣頹了,同時暗下決心,等以后自己長大,他非要把這能讓人嘴里淡出鳥來的日子給改過來不可! 趙荷花混著雞rou燉的是去年冬天是儲藏的蘿卜和現從竹林里挖的竹筍,因為煮了一大鍋,所以她就讓大兒子和二兒子各端了一碗去謝家大房和公婆屋里。 謝良臣去的正是謝平家,兩月沒來,謝平比之前黑瘦了不少,且見著他來,他臉上的神情非但沒有欣喜,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嚴肅。 “狗剩你跟我來?!?/br> 見侄子眼神懵懂,謝正拍了拍他的肩,將謝良臣手中的碗遞給妻子,又讓她一會也盛一碗剛點的豆腐,便轉身去了書房。 謝良臣跟在謝平身后,心中也開始盤算起來,看他這伯祖父的樣子,像是生氣了,而且似乎是在生自己的氣,于是也開始回想他最近到底有沒有闖什么禍。 想了半天他也沒想出來他到底干了什么,因為謝良臣覺得自己這段時間堪稱勞動模范,實在是乖得不像話,他前世的老爹要是知道,估計能驚呼祖墳冒青煙。 才剛進屋,還不等謝良臣賣乖,謝平就先出聲道:“你把前段時間我教給你的文章全都背一遍?!?/br> 謝良臣剛作揖到一半,聞言只好直起身,把《三字經》《千字文》從頭到尾默背了一遍。 或許是因為要教謝栓子,所以即便再忙,謝良臣每天仍會將學過的知識復習一遍,因此雖兩月過去,可他倒沒把學過的東西忘了。 見他能流利的背誦全文,謝平臉色好看了些,然后又讓他默寫,謝良臣繼續照辦,等謝平再choucha了幾個問題之后,謝良臣就明顯發現他這個伯祖父的怒氣值消了不少。 只是雖是消了不少,不過看臉色,似乎對自己仍有不滿。 不過看破不說破,對方沒有提出來之前,謝良臣自然也不會問,因為若是對方想讓他知道,遲早會開口。 果然,考教完他的功課之后,謝平便長嘆一聲,背著手起身,然后踱著步子站到了他身前。 但聽他語重心長的對自己道:“狗剩,你可想過將來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實在是宏大了些。 要按謝良臣自己的想法,那肯定是家財萬貫,不愁吃喝,而且最好這朝代能變得再好一點就更好了,因為如今這社會比起前世來,實在堪稱貧瘠且乏味。 但他不傻,自然知道不能這么說,于是給了個萬金油的答案:“成為一個有用的人?!?/br> 這樣籠統的答案自然不能讓謝平滿意,但見他捋了捋胡子,面朝窗外,微仰著頭,沉聲道:“古人有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你可知這四句話的含義?” 這四句話出自宋朝理學家張載,意思是說,作為一個人,或者說一個有抱負的士人,應當將這四個目標作為自己奮斗的終身理想。 即:為了世人的發展,作為士人,應當在認清世界發展的本質和規律之后,為其他人也構建出良好的理性價值觀,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并加以引導。 “為民立命”則是要求士人將百姓的命運放在心上,傾聽他們的心聲,消除他們的苦難,同時要為百姓創造他們命運的正確方向,為他們謀福祉。 至于后兩句的道理也差不多,就是要求士人繼承先賢的學術成果,讓它們不至于斷絕,最好還要能傳播發揚下去,并最終為后世太平開創光明的未來,為盛世打下基業。 幾乎大部分的讀書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抱負,謝平雖讀書沒什么成果,可與其他的讀書人一樣,都是有一腔熱血在的。 謝良臣沒學過其他的經書,自然不知其中的“為天地立心”,實際上來源于孔子的“仁心”,更不知“為民立命”也是由孟子的“立命”思想轉化而來,只是張載更注重于“教”而已。 所以一頭霧水的他只好搖頭,“不明白?!?/br> 謝平當然也知道他不懂這四句話的意思,因此轉身盯著他道:“我雖不強求你能做到這四點,可你既然進了學,讀了書,那就該明白事理,更不可成為一個無禮之人,你需知曉,對于文人而言,名聲大過天?!?/br> 聽到這,謝良臣明了了,他這伯祖父是聽說了黃氏的誹謗,所以敲打他來了。 不過對于做人做事,謝良臣自有自己的一套道理,他雖不是惡人,不過也不打算當圣人。 因為古往今來,那些固執堅守底線的名人,許多最后不僅沒有實現理想,反而最后落得個凄慘收場的實在數不勝數。 便如岳飛,要是他抵死也不回京城,實際上皇帝拿他也沒轍,可他不能抗旨,所以后來還是回去了,且最終為人所害,不僅家亡,他忠心的國也同樣破了。 第17章 心照不宣 “伯祖父說的是,侄孫記住了?!敝x良臣一副受教的樣子應下了,只不過自己又在心中加了一句,下輩子一定。 糧食全都收回來了,平頂村家家卻仍有一件大事要干,那就是給官府納糧。 謝良臣前世出生時國家的糧食已經年年豐產,農村種植的不管是稻米還是麥子都是不用上交一粒給國庫,不過據他老爹說,他們那一輩當時生產力還不行,所以還需交公糧。 因此,他早就對于這種一村人成群結伴,據說很有可能還要趕幾天的路去交公糧的事好奇不已。 所以等聽說過謝石頭要去縣里交公糧,他第一次使出了耍賴技能,表示自己也想跟著去瞧瞧。 “去縣里可是要走好幾天的路,你人小腳力也不行,跟著去湊什么熱鬧?!敝x石頭直接拒絕。 謝良臣仍試圖說服對方,開口道:“可你們一路上又要挑著擔子,又要生火做飯,有個幫手不是很好嗎?”說著他指了指自己,意思他就是那個幫手。 謝石頭無奈的拍了拍兒子的頭,好笑道:“我們不用生火只帶干糧,而且你以為走幾天的路是那么好玩的事?到時候你別說幫忙了,恐怕腳磨破了還得我擔著你走,還是算了吧?!?/br> 說完謝石頭也不再理他,而是跟妻子商量路上要帶的東西去了。 本來照理說趙荷花也是要跟著去的,因為他們不能只交一擔稻谷,還得另外上交一袋麥子,只不過因著女兒還太小,所以她必須得留下。 大融的土地稅規定,每畝地需繳納的稻谷為三斗,也就是近40斤,至于其他例如布、麻、綾等,因為他們這里不是養蠶之地,所以需得折算成銀子上交,大概有數兩。謝家總共有田三畝左右,因此一石的稻谷就足夠了。 在古代出行比不得現代,尤其是帶著這么多的糧食上路,若是沒有大部隊一起,路上很有可能會遭遇劫匪。 所以,即便擔一石的稻谷已經很沉了,可謝石頭還是將麥子分成兩個小包,分別搭在了擔子兩頭,而不是選擇后面自己單獨再去一次。 謝平因為要跟著兒子一起去納糧,也停了對謝良臣的教學,一行人天沒亮就啟程動身,浩浩蕩蕩的朝縣里去。 榮縣屬云陽府轄下九縣之一,地處西南,多山而路險,且因為山多,所以道路阻塞難行,只有一條官道從榮縣通往云陽府,再從云陽府通往省城江州,除此之外,全都是蜿蜒的小道。 這次納糧平頂村的人幾乎都來了,謝正作為村長,又是村里唯一一個有童生功名的人,因此大家都以他為首,尤其是在將糧稅交與官府之時,多半也是他從旁協助。 例如,稅吏在造冊時是否按照繳納實數記載,以及若是對方要想收取好處費,那么他們該怎么辦等等諸多事宜。 隊伍走了大半日,眼見日頭毒辣,謝正便讓大家在樹蔭底下暫做休息,等吃過午飯后再重新啟程。 因著稻、麥新收,所以大家路上的干糧都是用新打下來的粟米做的團子,要不就是粗麥餅,雖然比不得富豪之家的珍饈,不過也是眾人難得能稍微吃得飽一點的時候了。 幾個村民坐在樹下歇氣,等將手里的干糧吃完,便問謝正道:“村長,聽說今年咱們縣里換了個新縣令,你說這新的縣令大人是個好的還是個貪的?” 謝正也沒見過這位新縣令,只知他似乎是替補上任,原本要調到本縣的縣令在上任途中生病去世,吏部便臨時選了這位縣令過來。 “我也不知道,不過縣里交稅向來都是有慣例在的,想來這位新縣令初上任,應該暫時也不會大改?!敝x正斟酌著道。 事實上,每年平頂村的村民們交稅糧時,都會比實際要交的多備一些,一是怕路上有損耗,二是縣衙收稅的稅吏總要克扣一點,他們舍些出去,納糧也順利些。 這規矩幾乎已成了定例,不僅他們這里如此,全國幾乎所有地方都這樣,差別只在多少而已。 聽謝正這么說,大家安心了點,等簡單吃過午飯,一行人就又挑著擔子開始趕路。 謝家二房那邊是謝安和謝鐵柱來納糧,等晚上休息時,兩家人便把油氈布鋪在了一起,而謝石頭則跟大哥輪流守夜,讓老父謝安和伯父謝平休息。 至于謝正,他則要時不時在營地附近巡邏,以防有賊人靠近。 剛走到營地邊緣,謝正便發現不遠處的草叢里有異動。 他以為是野獸想要伏擊人,于是立刻就拿了只火把在手里,同時示意另外幾個青壯拿上家伙跟自己一起,若真是野獸,則定要將其嚇跑,免得對方趁夜偷襲。 一行人小心的朝那處搖晃的樹影靠近,眼見越來越近,那灌木卻突的不動了,眾人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難道是這畜生發現了他們,此刻正積蓄力量準備一躍而起傷人不成? 謝正想著不管是狼也好,虎也好,總是畏火的,便打算先取一段樹枝點燃了丟過去瞧瞧,哪知樹枝還未脫手,那樹叢里便竄出個人來,生生把他們唬了一跳。 謝良臣抓了抓臉上被蚊子咬的紅疙瘩,尷尬的朝眾人笑,等對上謝正的目光,他難得心虛的低下了頭,小聲叫一句:“大伯父?!?/br> 見出來的是謝良臣而不是野獸,眾人提著的心總算放下,謝正讓其他人繼續巡邏,自己則提著這小侄子來到了謝石頭面前。 乍見到兒子,謝石頭還有些愣,等知道他是一個人偷偷跟在后頭跑過來的,氣得就要拿棍子抽他,好賴才被謝平給攔了下來。 不過他也對于謝良臣偷偷跟出來的做法也十分不贊同,訓道:“世道艱險,父母既命你守家,你身為人子怎可任意妄為?” 謝良臣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對,可是他必須要了解這個世界的具體民情,若不走這一趟,他覺得自己即便學會認字了也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而且他需要錢來買書,買筆墨紙硯,可若是他連這里賣些什么東西都不知道,那這一切就都是空談而已。 不過此刻顯然不是解釋的時候,他只需誠懇認錯就行。 “伯祖父教訓的是?!敝x良臣乖乖應下,然后又束手朝謝石頭低頭道,“爹,我錯了?!?/br> 謝石頭簡直被這滾刀rou一樣的兒子氣得肝疼。 早知道他是個固執的,沒想到膽子也越來越大,上次自己要教訓他,他就敢繞著圈的跑,這次更是不得了,竟然一個人就偷偷跟出來! 而且現在被人抓了現形,他還知道服軟,認錯的態度好得不能再好,一副任他打罵的模樣,倒是讓他不好下手了。 見謝良臣認錯態度良好,謝平又問:“你到底為什么非要跟出來?” 真正的原因不能說,謝良臣只好找一個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便道:“我看我爹實在是辛苦,所以就想著以后納糧時能跟著幫些忙?!?/br> 說著謝良臣跑回之前自己呆的地方,拿出個竹背簍,“我可以幫我爹背一點麥子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