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色誤人 第53節
先救己,才能救民。 崔茵微微蹙眉,故意問道,“若我不愿呢?” 他眉目舒展,難得的,在眼中看到一種勢在必得卻又狡詐的神色。 他說,“夫人若不愿意,那蕭某只能做個小人,食言一回?!?/br> …… 旨意來的突然,大司馬夫人出身崔氏的消息很快傳滿了荊州,眾人一肚子疑惑,只是礙于蕭緒桓的面子,無人敢詢問。 崔茵不知道他們前些日子到底去了哪里,但從張氏的反應來看,蕭緒桓與楊盛的合作似乎出了些岔子,楊友大概是與他們起了爭執,連帶著張氏都不再來獻殷勤。 崔茵本來還有些忐忑,在這樣的關頭,雖說蕭緒桓早已預料到今日,也對一切胸有成竹,可李承璟陰魂不散總是要來給人添堵,崔茵心里還是有些愧疚。 這日楊夫人陪她帶著阿珩出門,去荊州一位老郎中家里拜訪。 小家伙慢慢長大,如今在阿娘身邊有人悉心照料,身體健壯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樣動不動就生病。 但崔茵還是隱憂,生怕他心疾發作,楊夫人知道后,派人去遍訪荊州,知道有位德高望重的老郎中已經退隱,只由兒孫經營著一家醫館。 楊盛向來和善,滿荊州的百姓都很是尊敬他,楊夫人派人去請,醫館的人卻十分為難,說老郎中脾氣古怪執拗,已經許多年不給人看診了。 因先前阿珩還在攝政王府名為世子之時,幾乎全建康的人都知道攝政王長子先天患有心疾,崔茵怕再惹出麻煩,請楊夫人替她保密,仆役去醫館請郎中時,也不曾透露是大司馬夫人相求。 太守府的仆役回來無奈的搖頭,說醫館中的人無能為力,請不動那位老郎中。 崔茵不想放棄,請楊夫人帶她去求見。 街巷上很是熱鬧,阿珩坐在馬車里興奮得很,小手一直試圖撥開車簾朝外看。 楊夫人看著容貌肖像的一對母子,覺得他們和這喧囂的塵世格格不入,像是從畫里走下來的仙人。 尤其是這位大司馬夫人,沒有敢問她為何一會兒說是姓陳,一會兒又是崔家女。 崔茵察覺到楊夫人的目光,知道她沒有惡意,對她笑了笑。 “楊夫人覺得我很奇怪吧?!?/br> 她摸了摸阿珩的腦袋,對楊夫人道,“如夫人所見,珩兒和我長得很像,是我親生的孩子?!?/br> “只不過他的生父并不是大司馬,楊夫人,我是二嫁之身?!?/br> 楊夫人覺得并不是很意外,但她不理解崔茵為何忽然愿意主動與她言明此事。 崔茵了然道:“我有求于夫人,希望夫人幫忙替我尋郎中,自然瞞不了,再者說那日建康的旨意送到太守府上,人人都知道我本姓崔,想必流言甚多,若日后夫人聽到,還請替我解釋一二?!?/br> 楊夫人猶豫了片刻道,“其實夫人不對外說,也沒有敢質疑,頂多不過是幾句流言蜚語罷了?!?/br> 她也是女子,知道普通女子二嫁尚會被人拿來說嘴,何況是大司馬之妻,只要崔茵不說,沒人敢在明面上質疑。 與其讓人人都知道,用另一種目光看待她,不如仗著身份,隱瞞下去。 崔茵搖搖頭。 她想起旨意頒布的那天早晨,蕭緒桓看似強勢不容她反悔,不給她思考的時間,其實何嘗不是看出來自己那顆多憂敏感的內心,怕自己一再加深愧疚。 她擔憂的從來不是自己的境遇,是自己會給他帶來什么麻煩。他總是用這種把錯歸到自己身上的方式,減輕她內心的負擔。 再沉穩強大的人也有凡人的弱點,比如蕭緒桓,也會吃醋,也會在感情里懷疑自己,會自卑。他為她做的已經太多太多了,光說是沒用的,他不在乎別人的目光,自己又何必再遮遮掩掩。 她也想光明正大的與他并肩,讓他知道自己的心也如磐石無轉移。 曝露在天光之下見不得人只有虛情假意,既然情意是真的,又有誰會因為身份而質疑。 *** 楊夫人將太守府的拜帖交給老郎中家里的老仆,老仆一看是太守夫人,也不好直接拒絕,進去與老郎中回話。 老郎中姓鄭,已經七十多歲了,如今閑居在家,留著長長的白胡子,眉毛也花白,蓋住了半只眼睛。 “太守夫人……還是同夫人說另請高明吧,荊州名醫多得是。?!?/br> 老仆道:“太守夫人帶著另一位夫人,還有個小孩,說是請您給看心疾?!?/br> 老郎中抬抬眼,目光忽然頓住,“給那小孩看心疾?” 他忽然想到,近些日子,大司馬帶著家眷來了荊州,能讓太守夫人陪同來找他看病的,也只有那位大司馬夫人了。 他咂咂嘴,“大司馬是個好人?!?/br> “請吧,就說我只給看看,治不治的了還另說?!?/br> 阿珩本來以為阿娘是帶他出來玩,最近走路走得穩了,拽著阿娘的手自己走進了屋子。 抬頭對上一個白胡子郎中的眼睛,頓時嚇得往崔茵身后躲。 老郎中給阿珩把了把脈,忽然臉色微變,“敢問夫人,這小公子的病,先前可有請過別的名醫診治?” 崔茵如實道,“遍尋名醫未果,都說是無法醫治,只能用藥吊著?!?/br> 她想了想,又道,“前些日子,有位荊南的郎中給了一個藥方,說是以心血入藥,方可醫治?!?/br> 老郎中盯著阿珩看了一會兒,低聲道,“不瞞夫人,幾個月前,曾有建康的貴人來尋老夫,重金請老夫帶著一份藥方去建康給貴人治病?!?/br> 崔茵微怔,抬眸看向他。 老郎中捋了捋胡子,“老夫沒有答應,醫者仁心,那種術士偏方,事關人命,豈能兒戲?!?/br> “那藥方出自師傅當年一門客之手,江湖術士,從未有人將藥方視為真,老夫有一師弟,姓程,若沒有猜錯,先前給小公子看病的那位仙醫就是他?!?/br> 崔茵聽完,冷汗涔涔,一陣后怕。 當時太過著急和慌亂,竟信以為真。 她抱緊了阿珩,輕聲問道,“老先生,那這樣的心疾,究竟還有沒有可能治好?” 老郎中點了點頭,又搖頭,“老夫無能為力,但聽說西蜀古羌土司那里有許多與漢人不同的藥方,最擅疑難之疾?!?/br> 崔茵道謝,帶著阿珩出來。 楊夫人見她表情凝重,安慰道,“小公子吉人天相,夫人且看開些?!?/br> 她想著老郎中的話,西蜀的羌醫,或許也有機會呢,蕭緒桓這次,不就是要去解決西蜀嗎,她漸漸舒了一口氣。 心里卻忽然想到,蕭緒桓前些日子對她說,他要做的那件事,暫時還不告訴她。 只是一個西蜀,又有什么不能說的呢? 她把阿珩交給楊夫人,請楊夫人先帶他回去,自己另乘了一輛馬車,往城郊軍營的方向去了。 蕭緒桓不在,值守的衛兵來與沈汲稟報,門外有位夫人求見。 自從那天長談過后,沈汲漸漸放下了對崔茵的偏見,聽衛兵這樣說,知道崔茵或許是專門來找自己的,連忙出去。 崔茵笑了笑,“沈大人,多謝你愿意見我?!?/br> 沈汲面露慚色,擺了擺手,“職責所在,還請夫人莫怪沈某從前之行事?!?/br> 他知道崔茵來尋他,定是有要事,便道,“不知夫人尋在下,有何要事?” 崔茵抿了抿唇,垂眸道:“沈大人知蕭郎君一向心細,萬事都替我思慮周全,可我思來想去,總覺得虧欠太多?!?/br> “他曾對我言,此次來荊州,有些事過后才能與我說,不知是何是?” 沈汲聽完,面色漸漸凝重下來。 崔茵追問道:“沈大人有何為難?我只是覺得,蕭郎君已經替我做了太多,我對他要做的事卻一無所知,幫不上什么忙,知他決定之事不會輕易改變,才來問沈大人?!?/br> 沈汲欲言又止,頓了頓,忍不住道,“夫人,確有一事,襄臣不與你說,是不想讓你參與進來,但——” “茵茵?!?/br> 天邊綺霞紅云,落日余暉,轉頭看去,一人一騎不知何時停在了一旁,霞光落在他身后,映得鎧甲之上泛起如血的亮光。 蕭緒桓翻身下馬,走到她面前,打斷沈汲要說的話,轉頭對崔茵笑了笑。 “夫人可是來尋我?” 崔茵沒料到他會突然出現,一時沉默住了。 沈汲想了想,將方才崔茵的話轉述給他,“夫人還是親自問襄臣吧,在下告退?!?/br> 崔茵咬唇,抬眸看著他。 “郎君,究竟是何事?我閑在家中,無事可做,若這件事與我有關,為何不告訴我?” 蕭緒桓摸了摸她被晚霞映襯如同牡丹般嬌艷的臉頰,笑了笑。 “夫人在郡學授書,撫琴習字,不是很好嗎?” 崔茵搖頭,“那不一樣,我什么都幫不上你?!?/br> 他收回手,垂眼溫柔地看著她, “不需要夫人為我做什么,我只希望夫人無憂無慮?!?/br> 作者有話說: 第58章 這大概是他們第一次吵架。 春草默默想著, 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但她永遠是站在娘子這邊的。 收拾好衣物、妝匣, 正想將東西搬走, 回頭,卻發現門邊已經有人站著看了許久。 春草的手哆嗦了一下,硬著頭皮把東西搬過去, 不敢抬眼看蕭緒桓的臉色。 “大司馬,夫人說,她去陪小公子住幾天?!?/br> 說完垂著腦袋, 恨不得將手里的東西盯出花兒來。 春草以為他會生氣, 卻沒料到蕭緒桓只是平靜地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她手里的東西,一言未發, 轉身離開了。 “他可有說什么?” 崔茵瞥了一眼窗外,枝葉掩映下的庭院里已經空空蕩蕩。 春草說沒有, “大司馬什么都沒說?!?/br> 阿珩抬頭看了看崔茵, 手里本來在玩一個繡壞了的香囊,粉雕玉琢的一張小臉忽然嚴肅了起來,伸手按在阿娘顰蹙的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