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考公上岸后紅炸了 第72節
蘇甜也不再強求,只是嘆了口氣,“那好吧,我還有幾十樣失傳已久的美食沒做給別人吃,那就先這樣吧?!?/br> “……”祁老沉默半晌,終于忍不住,似乎咬著牙在問,“什么忙?說好了,就再幫你一次……” - 一次是不可能只有一次的。 蘇甜把祁老套路得死死的,讓他針對另外一到九號地都對癥下藥,開了專門的中藥肥料。 其實對于祁老來說也不算什么麻煩事,他只不過是去地里走一走,研究研究那些甘藍苗,再開方子罷了。 比給人治病還簡單,因為植物比人體的構造簡單得多。 并且有亂石村村長維護著,他住在這里清清靜靜,沒有人會過來治病求藥。 而充實的一日三餐里,都有蘇甜給他做的失傳已久的古籍美食,簡直他都快樂不思蜀,再也沒想起自己在深山老林里的那個小木屋。 亂石村的村民們,也看到了嶄新的希望。 那些石頭地……都有了活神仙開的肥料方子……有救了!都有救了! 大家更加熱情澎湃地投入綠甘藍的種植養護,每天精心伺候著,按時澆水、施肥,努力學習新的套種方法,種下更有經濟價值的中藥材。 綠甘藍也不辜負大家的付出,正一天天茁壯成長著,漲勢良好,成活率喜人。 大伙兒都在期盼著等待綠甘藍收獲的那一天。 日子從來沒有這么有盼頭過。 - 與此同時,蘇甜也不止專注于這十塊地的試點。 已經初步有了成效,就可以擴大規模,讓村民們把其他石頭地也都種起來。 農民的日子耽誤一天就是錢。 村里的大伙兒都走上正軌,蘇甜漸漸也沒那么多事要忙。 但她閑不住,很快又把目光落在村東頭那些閑置的石灘地上。 這些地也是村里的一塊心腹大患。 占村里石頭地的三分之一,卻一直難以利用起來。 因為氣候的原因,這些地偶爾荒著,偶爾因為汛期又會被水淹沒,變成淺淺的一片水灘,根本無法種莊稼。 蘇甜盯著地圖研究了好幾天,最后去找施村長商量。 “村長,我想去隔壁泗水村一趟?!?/br> 施村長現在對蘇甜已經是只有一個“服”字,聽到她的任何工作計劃第一反應那都是狠狠支持。 “去,我陪你去?!笔┐彘L提起公文包,走了兩步才問道,“小蘇啊,我們這次去泗水村,是要去干嘛呢?” 蘇甜淡聲道:“找他們村長商量一下,把他們那條淺水河堵一下,改個道,這樣我們的村民就能多出三分之一的石頭地可以種了?!?/br> 聽她喝蛋湯似的語氣,施村長還以為是什么簡單的日常事務。 沒想到居然是河水改道這樣的大事! 他震得瞳孔一顫,停住腳步道:“小蘇啊,要泗水村同意淺水河改道可不容易,你——” “我知道施村長,所以我已經仔細研究過了?!碧K甜拿出地圖告訴施村長,“你看,這里如果改道,正好可以利用這里的地形流過去,不會對泗水村造成panpan任何影響?!?/br> “……甚至他們也有好處,這一片河灘地也不會再被淹沒,能空出比我們更多的石頭地,也能種綠甘藍這些?!?/br> 施村長很快被蘇甜說服,他和隔壁的水村長是多年好友。 聽到蘇甜這么一分析,施村長也不由有些激動,“這樣的話,對泗水村也是一樁好事??!他們的經濟也能跟著上來一大截!” 原來蘇甜想著的始終不止是亂石村的百姓,還有更多人。 “走!我們這就去找老水去!”施村長興沖沖的,叫上蘇甜,一塊往泗水村去了。 - 泗水村。 水村長也是通情達理,很有眼光的人。 他對于亂石村提出的方案第一反應就是拍板道:“這事能行!老施,我們這就向上級打報告申請!” 不過很快,他又露出些許為難的表情,“只是如果改道,有一部分靠泗水河為生的村民只怕要鬧,他們平時都在河里捕魚的,也有養些小魚小蝦的,雖然不富裕,但勉強也能維持生活?!?/br> “......你們也知道,大家伙都沒讀過什么書,只要聽到生計被斷就得著急,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明白我和他們說那石頭地也能種出錢的消息,會不會相信......估計挺麻煩的?!?/br> 水村長摸了摸自己微禿的頂,似乎又愁掉了幾根頭發。 蘇甜倒是很有自信,她輕笑道:“沒關系水村長,他們要是有意見,你讓他們來亂石村找我就是。我不怕麻煩?!?/br> 作者有話說: 石頭地里種綠甘藍撒中藥肥料并套種中藥是看現實里某個新聞學的~ 請勿對號入座。 第45章 水村長沒想到蘇甜這小姑娘看上去年紀輕輕的, 長得又漂亮,能力居然也這么強。 說出來的話不知道為什么,就是覺得很熨帖, 愿意放一百個心相信她。 于是兩村就這么敲定合作, 由蘇甜給上級打申請。 鎮里、縣上早就聽說石頭地的改造已經小有成效, 只是沒到正式驗收的時候,都很期待到時候的結果。 聽到下面匯報這么好的事情,當然更愿意全力支持。 泗水河并不大, 只是一條支流中的支流,改道的事情說小不小, 說大也不大。 不過改道后既不影響當地的自然環境, 還能提升村民們的生活水平, 那肯定是一件值得上心的好事情。 而且按照蘇甜的方案,根本不需要動用多少人力物力,只要利用泗水村附近的地勢就可以順利改道,方便得不可思議。 于是各部門反應速度都很快,全力配合各項工作。 很快就敲定半月后動工。 亂石村和泗水村也都各自忙碌, 籌備著動工前的相關事宜。 石智開學前, 上傳的最后一個視頻就是大伙兒熱火朝天的準備現場。 網友們都愛看熱鬧,明白是怎么回事兒后, 都熱烈地討論起來。 【哇!攤子鋪得這么大?是不是成果很驚人呀!】 【石頭地到底怎么樣了?我好好奇啊,怎么也不透露透露!】 【這都搞起基建來了?有意思有意思,我狠狠點一個關注!趕緊出后續!】 【期待所有石頭地都能被徹底利用起來!亂石村的村民們趕緊給我脫貧致富!我都快等不及了!】 【……】 彈幕看起來比誰都著急。 和彈幕一樣著急的,還有隔壁泗水村的某些村民。 水永紅就是其中一位。 她是泗水村土生土長的原住民,長大后嫁人也只不過從村東頭嫁到了村西頭。 村東種地, 村西捕魚, 除了生計不同, 倒沒什么區別。 泗水村的村民們都不富裕,土地也不好,但石頭地沒亂石村那么多,捕魚、養小魚小蝦每年也有一定的收入。 屬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地,說不上貧困,但日子也說不上好,只能說是過一天是一天。 水永紅家在泗水村算是比較好的那一撥,她娘家的兄弟多,壯勞力多,所以種地的收成也比較好。 嫁的丈夫從小在河邊長大,捕魚是把好手,兩人又只有一個兒子,不需要養那么多小孩,所以生活還挺寬裕。 水永紅平時沒事在家,就喜歡用手機上網,看看視頻、直播什么的。 她能說會道,知道很多外面的新鮮事兒,泗水村不少村民們也都愛聚到她這里,聽她說說話。 今天,水永紅敲鑼打鼓要和大伙兒說的,就是泗水河改道這件事。 她已經上網查探了不少消息,其實改道變動得不算大。 只是原本河水從許多村民家門口經過,現在卻要繞到泗水村的外面去。 但按照水村長的說法,這是一件大好事。 “大伙兒不僅會有更多的地可以種,想要去捕魚也還是可以的嘛,只要多走幾步路就過去了?!?/br> 聽起來的確很好。 因此泗水村的村民們都沒有多想,安心配合著改道的工作。 可水永紅這會兒卻大聲提醒著,“你們大家可不要被水村長忽悠了??!現在是什么?是亂石村那邊的干部提出要改道啊?!?/br> “……他們亂石村要改咱們村的河,你們說憑什么?怎么管得這么寬吶?” 水永紅拿出自己從網上搜到的消息,“你們看,就是這個叫蘇甜的,她為了讓亂石村能多出更多的石頭地來種,才要咱們的泗水河改道?!?/br> “……但我們呢?我們得到什么了?我們以后捕魚那多走的是幾步路嗎?是一個多小時??!” 住在附近的村民們幾乎都來了,聽到水永紅這樣說,大伙兒都不由沉默,一個個陷入沉思。 有人小聲開口道:“那咱們不也正好多了很多地出來嗎?” 水永紅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叉腰道:“是,是多了很多地,但咱們多出來的都是石頭地??!” 她苦口婆心道:“你們想想,那亂石村為什么那么窮,還不是因為石頭地里種不出什么東西來?所以咱們要那么多石頭地有什么用?咱們種什么???” “……”她說得挺有道理,但之前也有人認真聽水村長做了承諾的,當下就反駁道,“永紅姐,水村長都說了,亂石村現在把石頭地種得可好了?!?/br> 水永紅手一擺,“水村長胳膊肘才不向著我們拐呢!他就是個老好人,和稀泥!還不是上面讓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我就不信他,他說石頭地種得可好了,你們見著了嗎?說不定就是故意撒謊,先把咱們哄著,等到時候改道了,咱們想反抗都難了?!?/br> “……再說,亂石村的石頭地就算種得好,那也是他們的干部好,教他們種出來的。難不成他們村的干部還會跑到咱們這邊教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