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97節
書迷正在閱讀:十萬個為什么[無限]、難捱、貓的旅館APP、姜六娘發家日常、樓上樓下、穿成蓮花精后、真千金考公上岸后紅炸了、女反派重生之后、非強迫寵愛、殊色誤人
第106章 李明拿到支票后和楊雪爸、余彭的助理去銀行兌支票, 能兌得了再讓他們去倉庫拿茶葉。 這是一張七十五萬港元的支票,折合人民幣331,858人民幣, 三十萬揣在身上李明有種如在夢中的感覺。心臟撲咚撲咚地跳,幾乎要跳出喉嚨。 原來資本主義的錢那么好賺! 好在何老師沒聽到他的心聲, 否則肯定會忍不住罵罵咧咧一頓。資本主義的錢才更不好賺!他們挨家挨戶地上門推銷一天下來才賣了十幾盒茶葉,哪里好賺了? 拿到支票的第二天,他們痛快地在港城耍了一頓。蘇葉的股票賺了好幾萬,不宰她一頓何老師都不能原諒自己。 蘇葉欣然接受, 她也不小氣, 白天帶他們去逛了港城最大的百貨市場, 逛得眼花繚亂, 每個人都買了一點特產。 晚上他們去了一家高級餐廳, 狠狠地點了魚翅撈飯、澳洲龍蝦、鮑魚炒飯、牡蠣奶油意面、黑森林蛋糕……幾個人吃得直吮拇指, 吃到肚子撐得要扶著墻出去才心滿意足。 離開大陸之前蘇葉把港元兌換成了人民幣,怡和給她賺了將近六萬人民幣, 這一趟港城之行也算是滿載而歸。 …… 港城。 吳明自從那天把信交給余彭之后,再也沒有出現過。余彭和一群大陸的老板有種做夢似的感覺。一方面股票跟坐了火箭似的直漲, 另一方面吳明帶給他們的感受太過驚奇。 余彭他們把神棍捧成大師, 為此還買了幾十萬的茶葉這些事,在圈子里鬧了不少笑話。 “拿七十五萬買茶葉,你們錢咬手了?” 余彭心想,別人這么想不稀奇,那是他們沒見識過吳明。 他眼中的吳明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 知識淵博。談起米國、經濟、科技、政治、金融頭頭有道, 談吐極佳,連買的股票賺了三倍都能喜怒不形于色, 騙子要是都像他那樣,他們就是被騙了也不冤枉。 何況余彭不覺得吳明是騙子。他們沒有一個人覺得吳明是騙子。 七十五萬茶葉雖然多,但這還是大家你爭我搶、每個人搶著付七萬五港元得來的結果。大家都不想錯過他們的“龍鳳機緣”,當天一萬五斤的茶葉每人分了一部分拿回公司。 余彭把吳明的信交給黃夫人,兩天后在警察的協助下很快找到了被綁架的富豪黃家旗,“三狼案”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破案了。 吳先生在信里提到了,起卦算出三人作案,他們在和電影、劇組有關的地方。警察根據線索快速地找到黃先生。 黃夫人找到余彭千謝萬謝,托他向吳先生表示謝意。 “彭仔啊,你們要是找到吳先生,跟他說那棟樓我給他留著!” 那些嘲笑他們被神棍大師騙了的老板紛紛被打腫了臉,這位大師還真有幾分本事!他連黃夫人送的那棟樓都不要,可見大師壓根不看重那點錢。 他們開始向余彭打聽吳明大師的身份??上в嗯砀静淮罾硭麄?。 當時跟余彭玩得好的那一圈老板,逐漸在商場嶄露頭角,他們從一群鄉下來的土包子搖身變成港城巨富的大老板。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秘密——找過吳明批命。吳明當年批過的命一一驗證,他批命中帶桃花煞的那位老板英年早婚,卻遭老婆花錢買兇綁架,幸好當年吳大師提醒過他,他僥幸保住了性命。 后來港城富豪圈的老板都希望被吳明批命,他們年年都在找吳大師,一年又一年,“吳明”這個名字被越炒越傳奇,漸漸成為了傳說。 很多年后蘇葉在別人口中聽聞了港城“吳大師”的名聲,心里不得不感嘆,難怪點家男頻的杰克蘇們那么愛裝逼,原來裝逼還有這種神效! …… 三狼案落下帷幕后,余彭想起吳明所說的“留下所有的龍鳳”,他心里暗暗揣測“所有”的意思恐怕不簡單,如果他每年都買茶葉,豈不是他才是擁有所有龍鳳的人? 他立即做下決定,他要和茶葉商訂下合約,每年都買茶葉。 后來余彭打聽后才知道,這是大陸的某個村產的茶葉,國營性質的、并非私人售賣。茶葉的包裝有兩種盒子,一種是大紅大紫的盒子,另一種是綠色鐵罐子。 如果寄來紅色盒子,那一年的股市肯定大紅大漲;倘若收到的是綠罐子,余彭就會清倉輕倉等待大跌。如此反復持續了十年,他安然無恙地躲過了好幾次股市震蕩。吳大師說得沒錯,全部的龍鳳才是他的機遇。它成了余彭的秘密,直到死他都沒有把它說出來。 當然這是后話了。 …… 上溝村。 蘇葉揣著一本厚厚的存折回到了村里。這一趟他們賣茶葉賺得盆滿缽滿,茶葉一共賣了33.1萬元,扣除關稅、扣除承諾分給省城的利潤部分,再減掉租金、運輸、人工成本,蘇葉最后帶了18萬元回到上溝村。 何梅梅得知這個消息,驚訝得睜大了眼睛。 竟然有十八萬!果然跟著蘇葉的身邊每一天都是驚喜,她摸著存折說:“這輩子我都沒見過那么多錢呢!” 她的心臟撲咚撲咚直跳,油然而升起一股敬佩。她知道蘇葉一向是有本事的人,但沒想到她這么厲害?他們拉了一車的茶葉離開,不到半個月帶回了這筆巨款。 要擱在解放前,蘇葉絕對有當大地主的潛質。 周毅得知這個消息很高興,他很清楚這筆錢對于這個貧困的村子意味著什么。 蘇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設想,放在饑荒的這個背景下,怎么看都讓人覺得不可能實現。但這個人能把茶葉賣了十八萬這么不可思議的事情都做到了,建設新農村恐怕也不困難。 周毅開始好奇,蘇葉心目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什么模樣的? 最吃驚的莫過于目睹了全程的何老師。 大家都以為他們這趟一定是吃盡了苦頭才帶回這筆巨大的財富??峙麓蛩浪麄兌疾粫嘈?,那段時間蘇葉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帶著劉剛到處吃吃喝喝,做出的最大的努力就是每天堅持看報紙、有空就去港交所裝裝逼,拽幾句港城人聽不懂的英語。 這一趟何老師真的被蘇葉炫到了,他充分地認識到聰明人的腦子跟普通人的長得就是不一樣。 至今他都沒看清楚蘇葉是如何讓那群港城老板心甘情愿買茶葉,她是如何取得他們的信任,她又是如何買中牛股,這些何老師全都不知道。 她嘴里談論著的米股,和老板們款款而談的經濟、科技、政治、金融何老師都聽不懂。他唯一能肯定的就是他的智商被蘇老師摁在地上吊打。她當初去一中當人民教師真是大材小用了! 這種人才就應該去更大、更廣闊的天地,何老師想:恐怕上溝村也不一定能留得住她。 …… 知青宿舍。 蘇葉在知青宿舍稍作休息,把從港城買回來的伴手禮送給了學生們。 她買了港城才能買到的絲襪,每個女同學都分到了一條,女生們感動極了。蘇老師去了那么遠的地方還惦記著她們。只要是看過港片的女生對絲襪都有著無限的憧憬,可是它在大陸根本沒有賣。 她們只能夢里想想。 劉剛買了榴蓮酥,這是一種熱帶的水果糖,味道十分特殊,大伙飽餐了一頓。李明則是買了汽車的模型,港城的玩具制造業發展得特別好,家家戶戶小孩基本人手一只玩具。 雖然他買不起汽車,但能買模型。這也是大陸買不到的東西,每個零件驚喜程度令人驚嘆,這是國內工廠遠達不到的水平。 這個汽車模型后來被整個知青宿舍的男生拆了裝,裝了又拆,樂此不疲。以至于后來有的男同學甚至因為這架模型,高考報了機械專業。 這也是后話了…… 次日。 蘇葉把存折拿給馬根生看,馬支書拿著放大鏡吭哧吭哧地數了好幾遍存折里那串零,露出震驚而滿意的笑容。 馬根生受到了驚嚇,整個人從凳子上摔了下來。 “這……這本存折是真的嗎?”馬根生不敢相信這本存折是真的。 他翻過背面看,農業銀行那兩穗谷子的標志明晃晃的,普通人吃了雄心豹子膽也不敢造銀行的假吧? 十八萬是什么概念? 上溝村全村人啥活也不干,光靠著這筆錢都能舒舒服服地過上好幾年。去年茶葉賣了五千元,已經足夠他們在饑荒中安然過日子,何況今年茶葉賣了十八萬?馬根生壓根沒想過村里的茶葉能賣這么多錢。 存折一下子變得十分燙手。 他怕自己把這筆巨款公布出去,錢太多了嚇著大伙,又擔心錢太多了滋生了村民的惰性。這真是一個甜蜜的負擔! 好在這筆錢現在要歸蘇葉管了,這些煩惱統統留給她傷腦子。 蘇葉用這筆錢購買了全新的農具、化肥,以及十頭牛、十頭騾子,前前后后花了兩萬元。民生方面,她花了一萬塊買了棉花、布匹,每家每戶能分到二十市尺布、五斤棉花。除此之外,她還添購了一批學習、辦公用品。 城里的工人每個月發一尺布,全年加起來也不過十幾尺,上溝村村民每家每戶卻分到了二十尺布、還有五斤棉花,這個舉動著實讓村里人激動了很久。 他們的福利待遇竟然頭一回趕上了城里人,他們的好日子要來了! 潔白的棉花輕又軟,縫進衣服里暖進人的心窩子里,過冬都不愁了。棉花彈成棉被,小伙子娶媳婦別提多有面子。這年頭誰家彈得起一床新棉花,只有上溝村的人才彈得起。 何梅梅興奮地拿著喇叭宣傳,“鄉親們,辛勤的勞動才能致富!” “吸收文化知識才能讓人進步!” 他們高興地用油漆粉刷著墻,在墻面寫下一條條標語:“勞動致富”、“堅持科學發展觀,發展科技農業”、“堅持毛x席思想不動搖”、“女孩也是傳家寶,不得遺棄、虐待、溺斃女嬰”…… 蘇葉花錢把村里的公共設施修繕了一遍,整個村的面貌煥然一新,每個人都能吃飽穿暖,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整個村子由里到外散發著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 省委辦公室。 張英沒想到蘇葉在很短的時間內把茶葉賣出去了,沒有靠政府幫忙,聽說他們還接到了一筆穩定的大單子,某位港商一次性和上溝村簽了十年的茶葉合同。 張英泡著金鑲玉,越喝越是覺得這茶味道確實不錯。 他跟助理說:“這個蘇葉還……有點本事?!?/br> 李助理微微一笑。 這是領導頭一次表揚年輕人。李助理見過蘇葉幾次,“后生可畏”這個詞用來形容蘇葉一點也不為過。年紀輕輕,理想、抱負一樣不少,關鍵是她還很有能力。 假如她未來從政,一定能干出一番業績。 縣政府。 徐愛華接到了省委的電話,讓他們積極和港商聯系,務必確保茶葉的質量。他才知道上溝村的茶葉被港商看上了,并簽了十年的合約。這筆單子每年只能能給清溪縣帶來十萬元的財政收入,縣長高興得心花怒放。 十萬元不少了,相當于一座工廠給縣城帶來的經濟效益,況且這個節骨眼上工廠大批虧損,還要靠著政府銀行養著,相比之下上溝村的茶葉實在是太爭氣了! 徐愛華給上溝村的金鑲玉茶推薦去了全國茶葉展銷大會,給它爭取一個走向世界的機會。不過這是后話了。 …… 知青宿舍。 這一趟從港城回來之后,知青們對劉剛和李明的港城之旅非常感興趣,李明談起他怎么把茶葉賣出去時,尾巴得意得快要翹上天了。 在他的意識中茶葉全是他賣出去的,村里因為這次賣茶葉添上了農具、有了錢采購肥料,村民穿上了新衣服,他感到十分驕傲。每天都在知青宿舍里跟同學們描繪當時的場景: “說是遲、那時快,我踩著三輪車忽然就被一列汽車包圍住,幾個大老板下車問我茶葉的價格?!?/br> 他繪聲繪色地描述著大老板是怎么包圍住他,大老板是如何激動地翻著他們村的茶葉,又是稱贊茶葉禮盒龍鳳畫得精美。 在他的口中大老板們開著豪車,穿著高檔西裝,指尖夾著雪茄香煙,隨便一揮手就有一群保鏢馬仔替他們賣命。這樣傳奇的場面聽得大伙如癡如醉,腦子里浮現起了電影里的畫面。 劉剛每次聽到這里都不忍心戳破李明可憐的幻想,次次看著他都欲言又止。 李明根本不知道機遇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這一切全是蘇老師用智慧籌劃而來的。哪里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李明不知道那些老板是如何尊敬蘇老師,稱呼她為大師。被一群老板攔住買茶葉,這些場面都是小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