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21節
書迷正在閱讀:十萬個為什么[無限]、難捱、貓的旅館APP、姜六娘發家日常、樓上樓下、穿成蓮花精后、真千金考公上岸后紅炸了、女反派重生之后、非強迫寵愛、殊色誤人
第22章 蘇葉回到軍區大院后, 寫了兩封信。在六十年代干這種“投機倒把”的事,不僅要做得小心謹慎,還要做得名正言順。 蘇葉的信, 一封寫給本地的報社,另一封寫給校長。 在給報社的信中, 蘇葉描述了一群孩子憑借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利用課余時間賺錢資助了困難的同學的好人好事。 做好事必須得留名,偷偷摸摸把好事全做了,別人都不知道?;仡^吃虧了找誰撐腰去? 蘇葉可不是這種老實人。 蘇葉還親手把信送到了報社的門口。 日報社接到這封好人好事的投稿信, 非常感興趣。本地報紙專門空出幾個版面宣揚這種“為人民服務”、“學習雷鋒”的先進事跡。編輯同志收到信后, 陷入沉思。 夏記者讀完信, 興致勃勃地說“這可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我去聯系這位蘇老師, 問他們愿不愿意做個專訪?!?/br> 平時“好人好事”、“先進精神”版面刊登的多半是學生拾金不昧、工人同志為了完成指標集體自愿加班、為了挽救集體財產同志不犧……資助貧困學生倒是頭一回。 這年頭念書是困難的事, 有了國家的資助, 高中、中專、大學學費不僅全免,每個月還有十塊錢的補貼涵蓋伙食費。社會全把目光看向了這三個部分, 卻忽略了兒童的教育。 其實,條件真正困難的孩子往往連小學、初中都沒念完。 很快, 蘇葉接到了記者同志的采訪邀請, 她和記者約了周末的時間。 …… 周末。 蘇葉犧牲了自己到郊外“改善”生活的時間,陪著學生走街串巷地一個個家訪。孩子們對夏記者的到來感到很奇怪。 夏記者摸著相機,笑了笑“今天夏叔叔是在報社工作的,今天就和你們蘇老師一起陪你們走這一趟?!?/br> 他們先來到馬建國的家里。 馬建國家住在一個老舊的筒子樓里,父母親雙雙去世, 僅靠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在巷口接點裁縫活, 艱難度日。爺爺去年生病,這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馬建國懂事地退了學,回家接點零活補貼家用。 他們提出要資助馬建國重返校園,他的爺爺奶奶不敢相信,蘇葉再三保證他們有錢,還當場掏出了十五張大黑十。 “你看,這是我們掙的錢。保證讓他有書念,娃兒念完初中考上高中、中專,以后可不就能出人頭地了?” “等中專畢業了,他就不用那么辛苦,能吃國家糧、領國家的工資,多好呀!” 兩個老人家聽得眼淚嘩嘩地沖下來,哭得像個老孩子。 蘇葉根本沒法看下去,只好把頭偏向了一邊。夏記者把馬建國不足10平米、破舊的家拍了下來,還拍了一張他拉著三輪車載廢石料去換錢的照片。 接著,蘇葉他們來到了錢小荷家。 錢小荷的父母正準備給女兒說親,他們聽到要讓錢小荷重新回學校念書,直搖頭反對。因為家里孩子太多,口糧不夠。錢小荷的爸爸要用她換五十斤的糧食。 “老師啊,我們家三個孩子,要是都供了飯都吃不起了!”錢小荷母親說,“她哥哥說媳婦也要錢……” 那個酒鬼父親醉醺醺地伸出一個巴掌,說“要讓她去念書?行,給夠我這么多糧食,我就讓她去念?!?/br> 蘇葉聽得內心直吐槽,這種青黃不接的時節,誰能一口氣掏出這么多糧食? 一袋糧食就把活生生的姑娘給賣了,多么令人齒寒。 同學們聽了都為錢小荷捏了一把汗,他們擔憂地看向蘇葉。 蘇葉嚴肅地說“同志,你大概是不了解華國的法律,女子未滿十八歲不能結婚。小荷才十五歲,你們這樣的犯法的?!?/br> 夏記者點點頭,附和道“我在報社工作的,如果真碰到這種事我會盡責地報道出來,以后錢同志的工作、津貼、評優評先進,領導可就要考慮考慮了?!?/br> 錢爸到底還是捧著國家鐵飯碗的人,聽到這句話到底是老實了。 他把火氣全發在女兒身上,沖著她破口大罵“還看著干啥?給我滾去干活,不嫁人明天就去上班掙錢!” 楊雪看著蘇葉,眼巴巴地懇求“蘇老師幫幫小荷吧!” 物傷其類,楊雪家里也有很多孩子,但她爸爸卻沒有逼她退學,反而為了她的學費到處奔波、拼命干活。相比之下,錢小荷多么不幸! 錢小荷去年已經退學,她不是蘇葉的學生,但蘇葉見了這種事總不可能袖手旁觀。 蘇葉把錢小荷拉了出去,彎下腰嚴肅地對她說“你的爸爸mama都靠不住,今后小荷更要多為自己做打算。聽老師說,女孩子一定要念書,念書才有出路。周一就去學校上課吧,學費、課本我們都幫你準備好了?!?/br> 錢小荷聽了心里一陣感動,眼淚嘩啦嘩啦地滾了下來,“謝、謝老師!” 同學們也站出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小荷別擔心,有蘇老師在呢!再說我們可以努力干活,資助你把初中念完!” “小荷來和我們一起學修手表吧!我們教你,我們這段時間掙了錢,別怕,咱們不缺錢!” “小荷一定要聽蘇老師的話,周一要來上學?!?/br> 走去第三個輟學的同學家的路上,大家已經是惴惴不安、滿心復雜了。 蘇葉堅持著領他們走完了一個又一個同學的家,像錢小荷那樣奇葩的家庭畢竟少,而馬建國那樣條件困難的家庭更多…… 蘇葉深切地領悟了“貧窮”的概念,一家比一家還窮,別說念書就是生存都是難題。 夕陽西下,他們完成了十次家訪,基本把同學都勸回了學校念書。 初三1班的同學們聚在學校門口,他們飽含深情地看著他們的科學老師說“老師,我們努力做翻新表吧!” “我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意義所在,我愿意為他們努力!” 蘇葉聽得心熱乎熱乎的,她摸了摸這群孩子的頭,一路笑瞇瞇地說 “都回家吧!這件事兒你們別cao心,跟上老師的步子就可以!你們回去該寫作業的寫作業,該玩的玩,今天的事都別往心里去,小小年紀甭想那么多。今天謝謝大家啦,再見!” 學生們大笑一聲,他們真是太喜歡蘇老師了!聽了她的話,大家才丟掉了包袱,重新開心起來。 明明蘇老師看上年紀也不大,但跟她在一起很有安全感,仿佛什么都不用cao心。 蘇葉笑瞇瞇地目送孩子們離開,自己著實是萬分汗顏。 蘇葉起初萌生這個想法,是從自己的職業出發,考慮如何能夠多賺糧食,但今天看到學生們一張張稚氣的臉,又瞅了瞅自己的糧倉,白白多了十斤大米。 既能賺糧食又能幫助人,這種感覺好像也不錯。 夏記者是最后一個跟蘇葉道別的人,他說“謝謝小蘇老師,這次給報社了很多珍貴的資料。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寫篇你們‘修手表’的報道?!?/br> 蘇葉連忙應了下來,“這絕對是我們的榮幸,夏同志如果想采訪,下次直接去我們一中的教師辦公室?!?/br> …… 蘇葉跟他們分別后,從背包里掏出了另一套衣服、鞋子,喬裝打扮換了副模樣。 蘇葉學生時代那會特別浪,混過二次元圈、也混過聲優圈,改造一下造型完全沒有壓力。 她掏出一條頭巾包住頭發,把兔毛做成的眉毛粘在眉上。蘇葉掏出小鏡子,用炭筆稍微修了一番容,用頭巾捂住半張臉,戴上一副破手套,最后她在路上撿了條木棍,佝僂著腰扮成老奶奶走在街上。 蘇葉沒有去黑市,晃悠到某條街她停了下來。 蘇葉眼尖地發現了買走她雞蛋掛面的中產階級女士,女士蹬著一雙黑皮鞋,拎著只黑皮包,衣著簡單樸素卻很有氣派,一副風塵仆仆的人民公仆模樣。 “同志,你要買大米嗎?” 蘇葉佝僂著腰顫巍巍地叫住女士,她伸出手說“俺有五十斤,三塊五毛一斤,賣完俺就離開?!?/br> 五十斤大米! 聽到這句話,方女士心跳驟停,連路都走不動了。 五十斤大米,這是一種什么概念?有了這么多的大米,一整年都不用愁沒精細糧吃了。平時要弄到一斤大米都不容易,上次方女士弄點富強粉過年還得求爺爺告奶奶,托遍了親戚的關系才勉強弄到了兩斤富強粉。 方女士目不斜視,慢吞吞地走進了一條昏暗的小巷子。 “哪有這么多米?”她狐疑地問。 老嫗聲音沙啞地說“給俺錢,馬上就有。俺侄子背過來?!?/br> “保證安全,咱大山里生產隊自己產的?!?/br> 這一刻方女士激動、懷疑、警惕的情緒交錯復雜。黑暗中,她的思想不停地進行著激烈的斗爭。 良久她說“這么多錢我身上沒有,你等等,我回家去湊一湊?!?/br> “半個小時,馬上回來?!彼√K葉的手,“千萬別賣給別人,我有錢,我全要了!” 方女士說完拔腿就跑。 她回到家翻出壓箱底的錢,湊來湊去只湊到了一百二十五塊,她繼而翻出了存折,想到來不及去取錢了,方女士敲響了同事的大門。 方女士急切地說“我琢磨著想買輛單車,還差點錢,能不能借我三十塊?” 三十塊也不過是半個月的工資,大家都是鄰居兼同事,方女士人品還是信得過的,女人便拿了三張大黑十出來。方女士如法炮制,跑了兩家,終于湊夠了一百七十五塊。 厚厚的一沓錢捏在手里,每一張都熱乎乎地燙手。 要是真買到了五十斤的大米,她這一趟都值了! 另一邊,窄窄的小巷里。 蘇葉此刻正坐在巷子的石板上,吊兒郎當地翹著二郎腿。她算算時間到了,便提取出了五十斤的大米。 大米用麻袋嚴嚴實實地裝著,打開口子嗅了嗅,滿是清香的味道??上Я?,這大米她注定無法全都擁有。 彈幕炸了起來她來了她來了,她帶了一沓大黑十來了。 主播快快收住你的二郎腿,要穿幫了!哈哈哈笑死我賣個東西跟做賊似的! 不止,主播得快扶起你的眉毛,它左右不對稱啦哈哈哈哈我笑得好大聲! 蘇葉關掉了彈幕,一點也不想看這幫人唯恐天下不亂的調侃。她掏出鏡子稍稍修飾了一番,確認無誤后拄著拐杖站了起來。 蘇葉擁有的大米太多,每次三兩斤地賣估計兩條腿都要跑斷,考慮到以后她還會擁有更多的大米,經常跑黑市也不是個事兒,跑得太頻繁扎人眼, 但一次出手大量的大米特別扎公安的眼,因此蘇葉謹慎地喬裝打扮起來。 方女士打開袋子看了看,淡淡的米香味飄出,她幸福得快要窒息。 這是上等的優質大米,普通大米黑市都要賣四塊一斤,她只花了三塊五毛就買到了,一次還買到了五十斤!方女士捂住心臟,才不至于讓自己快樂得暈厥過去。 這一口氣可省去了多少事,五十斤精細糧就是天天不睡覺連續排上一整個月都買不到。 她穩了穩情緒,謹慎地把那袋大米翻來覆去翻了好幾輪,沒發現里面摻有沙子,她這才放下心來。 方女士把錢交給老嫗,一眨眼老嫗人都不見了。 方女士哭笑不得,這膽子也未免太小了吧,膽子跟老鼠似的。她滿足地把五十斤大米挑到背上,快樂而痛苦地把它背回了家。 逢人見了方女士便問“這啥東西呀,重不重,要不要幫你拎一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