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書迷正在閱讀:得不到反派就成為反派、[綜漫同人]以警界吸血鬼之名卷死酒廠、帝庭春深、勇敢的師尊不懼表白、亞顏、小馡總真香打臉實錄、皇叔[女尊]、清穿之四福晉不愛種田、為奴十年后她死遁了(高H)、將撿來的弟弟吃干抹凈
“主公,人不在這里,不如屬下去東明門撥些人手,讓將士們去其他殿里尋?” 秦楚慢慢走過大殿,凝眉掃過各處角落,神色倒還算沉著: “不必,宋典是我的人,如果真的挾皇子走了,至少會留下訊號?!?/br> 十一年前老太監被剁了手指,又被陽安長公主提供的甜棗給迷暈了眼,半推半就地替秦楚當了多年的眼線。 就在前幾天的密信中,他還隱晦地提起過常侍們對局勢的態度。先帝一死,宦官最大的倚仗轟然倒塌,這些人只好抱著何皇后董太后,提心吊膽地過生。 宋典說:“何大將軍早有加害之心,若哪日宮闈生變,還盼亭主看在昔年情分上,幫一把仆?!?/br> 他既然把這話說在前面,此時窮途末路被逼逃離,就絕對不會放棄伏楚這根救命稻草。不管是為了秦楚的目的,還是單純想自救,宋典都一定會留下能指引方向的暗號。 秦楚的目光略過紅方地毯、雕花屏風、黑檀木匱……忽然伸手摸上了支撐宮殿的湖綠棟梁,兩指并攏,指腹從上方緩緩向下,在光滑的正梁上一路向下—— 然后摸到了細微的凹陷。 這幾個字是用細弱的工具匆忙寫上去的,字形凌亂,痕跡愈向下愈淺淡,但是仔細辨認還是可以看出原意。 “上西門,”她不動聲色地提起劍,將原本的小字盡數劃去,在綠梁中央留下一小塊人為的坑陷。待確認字跡再難辨別后,她轉頭命令: “所有將士去上西門,再派一人回京郊營帳告知馬孟起,讓他領小隊人馬在上西門瀍()水前與我匯合,龐令明帶人守好大營?!?/br> “諾!” 何進已死,外戚身后的士族還在宮內亂殺,并未意識到皇子與常侍的逃離。 歷史的車轍又一扭轉,史書記載的“谷門出逃”不再存在,早被削弱的宦官集團迫不得已,深知殺害何進后前途未卜,只能帶著年幼弱小的少帝陳留王,從先帝西園附近逃離出城。 北宮火勢正旺,宮殿受損卻不多,可見距離袁紹放火、何進身死,并未過去太久。 而宋典留下的記號直指瀍水與上西門。 ——她的時間還多,足夠迎接少帝,搶占先機了。 第66章 劉辯咬著唇, 牽著趙忠的手,慢慢地向前走。 小皇帝出生以來就沒走過這么遠的路,更沒東躲西藏還被人催著前進, 此時就算有人牽著,臉色還是止不住地泛白, 寬大冕服下的雙腿不斷顫抖著。 八歲的陳留王劉協跟在他身后,看著他步伐愈發沉重的皇兄,小心翼翼地喊了一聲:“陛下……” 從上西門向南,跨過瀍水以后, 就是一片黑暗,尤其今夜月光慘淡,他們的每一步都走得極吃力, 莫說嬌生慣養的兩個孩子,就算是幾個宦官, 也有些力不能支了。 陳留王那一聲呼喚出來, 劉辯沒有回頭,幾個宦官倒是先轉頭了。 趙忠走在最前面,無須的臉被月光照得煞白, 配合著他滿臉的褶子與欲哭無淚的表情,簡直像只詐尸的吊死鬼: “殿下別急,再走一段路便能到白馬寺了……” 白馬寺北背邙山,南面洛水,距離雒陽主城十多里, 京中篤信佛教的貴族常會乘車前往此處求佛拜法, 因而此處裝潢也格外堂皇?;鹿賯冞x擇此處歇腳, 倒也算聰明。 當然, 劉辯劉協對此自然是一無所知的。他們既不知道常侍們的“用心良苦”, 也不知道白馬寺離京十多里,光靠兩只腳走,恐怕得行到第二日白天。 真要跑到白馬寺,也不過就是落個腳,修整完以后還要去哪里呢?大約連領頭的趙忠也沒敢細想。 劉家兄弟乖乖點頭,繼續顫巍巍地跟著上前。 護在劉辯身邊的宋典卻知曉趙忠之意,聽他說完后腳步一頓,不自主地抬頭望了眼灰蒙蒙的月牙,心里一塊石頭總是落不下來。 他暗自思忖:“也不知亭主能否找到……” 他只留下“上西門”“瀍水”兩道線索,實在是出于無奈——郭勝趙忠是出了城門,才決定了行進路線的。在此之前,幾個宦官也不過是思量討論著“從西園逃跑”而已。 秦楚畢竟好一段時間不在雒陽了,從上西門一帶開始,她能查找到這里嗎? 小皇帝和陳留王若是被找回去,他會有什么下場?秦楚能保他到哪一步? 老宦官心里一團亂麻,就沒看腳下,一個不注意,差點被腳下石子絆了一跤,好在他眼疾手快,借著劉辯的肩穩住了身子。 北宮都燒起來了,小命也快保不住了,這點尊卑誰還放在心上?宋典起身后默默放下手,只當未發生過此事。 顯然劉辯也不太在意——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意識到宋典的逾矩,居然還好心地伸手扶了把他,有些擔憂地問道: “宋典,你還好嗎?” “臣無事,陛下不用擔心?!彼蔚涿銖姷爻冻鰝€微笑,柴巴巴的丑臉也不比趙忠好看多少。 他本想轉頭再說點什么,寬慰下劉辯,也好讓自己安點心,然而眼睛一晃,忽好像然看到了一點火光。宋典狠狠一抹眼睛,再往東方一看,頓時有些挪不動腳了: “那是……?” 走在他身側的劉辯有些困惑地尋聲望去,連帶著劉協也慢了下來。 宋典徹底停了下來。 --